分享

什么是视振荡(Oscillopsia)?

 bxyao1234 2018-09-12

什么是视振荡(Oscillopsia)?


什么是视振荡呢? 视振荡是可以发生在任何方向的视觉环境来回往返运动的错觉。视振荡多由两大系统的障碍诱发:前庭眼动系统和视眼动系统。由前庭眼动系统障碍诱发的视振荡通常是头动性,多在产生头动的条件下发生。由视眼动系统障碍诱发的视振荡通常是非头动性,多在头静止的条件下发生。两者发生的机制不同。这里重点介绍由前庭眼动系统系统诱发的视振荡。

 

什么是视振荡(Oscillopsia)?

在前庭眼动系统诱发的视振荡中,视振荡是前庭视觉症状的一种。前庭-视觉症状通常指源自前庭病变或视觉-前庭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症状,包括前庭衰竭相关(非视觉相关)性运动错觉,视环境倾斜和视觉模糊。但是不指涉及视觉环境内有运动物体但视觉环境本身静止的视幻觉一类。例如,偏头痛视先兆所见的移动性浮子或闪光。

视觉症状是前庭障碍的常见症状,常见以下几种。

(1) 外在眩晕:视觉环境旋转或移动的错觉,包括在任何空间平面的持续性或跳动性视觉移动。与视振荡的区别是没有双向往返运动。外在眩晕是常伴有内在眩晕(身体运动)的视觉运动,但也可以不伴内在眩晕而单独出现。例如出现眼震时,即使没有自身运动错觉(内在眩晕),跳动性眼震本身可引发持续性视觉运动。病人可因存在眼震看到外在世界是旋转的,但闭上眼睛就感觉不到旋转了。因此,身体症状和视觉症状可同时或分别出现在同一个病人。所以把运动性视感觉与眩晕分别为外在眩晕与内在眩晕。

(2) 视振荡:视觉环境来回往返运动的错觉,这种来回运动发生于任何方向。需说明视振荡症状是发生在头动时还是头静止(如在钟摆性眼震异常所见)时。

(3) 视滞后:视觉环境落后于头动或在头部运动之后产生短崭漂移的错觉。视滞后的感觉一般很短崭,不到1-2秒钟。可以与头动性眩晕或头晕同时发生。 这种视环境的短崭运动不应视为外在眩晕,因为缺乏持续性运动或移动的感觉。

(4) 视倾斜:视觉环境偏离垂直线的错误知觉。症状性静止性视倾斜在头直立位时通常为发作性,非常短崭仅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但视倾斜不是SVV偏斜的同义词。如果视倾斜不是固定的而是处于运动中(有角度变化),应视为外在眩晕(视觉感觉)和内在眩晕(身体感觉)。所谓的房间倾斜错觉(房间倒置错觉)常用来指视倾斜角度90180度的特殊形式。

(5) 运动性视模糊:头动过程中或头动之后的瞬间视力(视敏度)减退或降低,是动态视敏度损害。前庭系统在头动时具有稳固视网膜影像的作用,前庭病变可损害此功能造成视网膜影像误差,因此导致在头动时或头动之后瞬间视敏度降低。视觉模糊感可以是持续性如行走时产生持续性头动,也可以是短崭性如头动性眩晕或头晕。有些病人在短崭性头动性眩晕或头晕感到的是视振荡或视滞后,而非视模糊。

那末如何区别视振荡与其他前庭视觉症状呢? 视振荡与外在眩晕都是具有视觉环境运动的视觉症状,关键的区别在于:外在眩晕是没有双向往返运动的错觉,而视振荡是具有双向往返运动的错觉。视振荡仅限于描述双向来回摆动的,可归入跳动视觉主诉的视觉运动。视振荡与视滞后和视偏斜的区别在于:后两者的错觉不具有视觉环境双向往返运动而且相对短崭,而视振荡的错觉具有视觉环境双向往返运动并且相对持久。 

如何区别头动性视振荡与非头动性(头静止性)视振荡呢? 视振荡可在两种情况下发生:是在头动时,还是头静止时。也就是说,视振荡即可由前庭-眼动系统也可由视-眼动系统诱发。由前庭眼动系统诱发的视振荡属于前庭视觉症状。前庭-眼动系统诱发的视振荡通常发生于头动时(头动性),是由于前庭眼动反射(VOR)功能障碍,在运动时不能有效将影象锁定在视网膜中心凹 ,从而造成视物往返跳动  通常在黑暗中或高低不平的路面行走或坐车时明显,需停下来才能看清路牌上的字,本质上是一种VOR损害所造成的动态视敏度障碍。


什么是视振荡(Oscillopsia)?

-眼动系统诱发的视振荡通常发生于头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所以一般是非头动性。在一般性头静止情况下,前庭通常没有受到到刺激,视振荡多因视-眼动系统的固视不稳造成。由于终止神经元丧失对兴奋性脉冲神经元的抑制,眼睛不能稳定固视,出现过多的扫视性眼动侵扰,视网膜物象不能锁定在中心凹造成的。这种固视不稳可表现为扫视性视振荡,例如:方波跳动,巨大扫视性方波跳动,视扑动,视阵挛等眼球不能稳定固视的情况。这种视振荡与头动性视振荡产生的机制不同。

根据概念和定义Oscillopsia应该译为视振荡,而不是振动幻视。这是建立在前庭眼动系统或视眼动系统损害基础上的,不能将影像锁定在视网膜中心凹所产生的症状,而不是一种幻觉。

视振荡的常见病因。(1慢性双侧前庭功能丧失,又称慢性双侧前庭病。可由单侧前庭病发展而成,也可由各种因素和疾病造成两侧病变。可源自迷路和前庭神经等外周性疾患,也可源自某些伴有双侧外周性损害的中枢性疾患例如:伴双侧前庭病的小脑共济失调(CANVAS)属于X-连锁共济失调的一个亚型。

 什么是视振荡(Oscillopsia)?


前庭功能评估在诊断双侧前庭病中居重要位置。前庭功能丧失大致有3种类型:高频前庭功能丧失,低频前庭功能丧失,以及混合性前庭功能丧失。评估应包括半规管和耳石器官。床边和实验室评估方法详见《眩晕诊治》第10章慢性前庭综合征。

2)前庭小脑共济失调。前庭小脑共济失调是一组以慢性进行共济失调,视振荡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前庭小脑损害综合征,因此也称为前庭小脑综合征。由先天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因素累及小脑和其他中枢结构。先天遗传性有多种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是其中一大种类,根据基因可分为SCA1-SCA36类型。后天因素见下表。

什么是视振荡(Oscillopsia)?

共济失调可表现为躯干和肢体的共济失调,也可表现眼球运动的共济失调。临床上对前者有较多认识,但对后者缺乏认识。前庭小脑共济失调在眼球运动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眼动异常可为疾病早期的主要体征,可先于其他躯体体征出现,有时甚至是唯一体征(详见《眩晕诊治》第10章)。小脑病变也可导致脑干眼动中枢不稳定产生过多眼动。因此应注重扫视和跟踪等眼动功能的检查。

 3)底节病变。某些基地神经节疾患可以累及眼动的皮层下抑制环路,导致脉冲神经元不能有效被抑制或终止神经元不能有效被兴奋,从而引发固视不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