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六经辨治脾胃病

 司空医馆 2018-09-12

章浩军

六经之名最早见于《内经》,其与脾胃相关联,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太阴者,脾土也。阳明者,胃土也。胃纳水谷,借脾气运行,充于脏腑,而经脉以和,四肢以荣,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为太阴阳明论。”此已点明六经之中包含脾胃,而脾胃又是六经之基础,太阴脾土与阳明胃土更为自然界与人类生存的基础。

医圣张仲景继承《内经》脾胃论学术理论,在其所撰之《伤寒论》中,尤为注重脾胃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作用,处处体现出其“顾护胃气”学术思想。六经辨证仲景不仅为伤寒所设,同样,可成为诊治百病之辨证纲领,故凡病离不开六经。对此,清代著名医家柯韵伯专门提出:“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而晚清名医舒驰远亦在其所作《伤寒集注》一书中指出:“汉儒张仲景著《伤寒论》始创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大开六经法门。匪特专治伤寒,凡百杂病,要皆不出六经之外,治法即在其中”。

余历经三十余载,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三阳三阴病之中,探寻脾胃证治规律,再验诸临证,终有所获。正可谓“六经之中有脾胃,脾胃之中用六经”。

六经辨治脾胃病概要

余对《伤寒论》与脾胃病相关条文进行分析、归纳,不断整理出仲景六经辨治脾胃各病的证治规律,并在临证加以实践。对呕吐等脾胃十一病,从其证候特点、病理机制入手,用“吐、利、痞、痛、秘”等五字即可概括。

证候:吐——呕吐、吐酸、反胃、嗳气、呃逆;利——下利、便血;痞——痞满;痛——腹痛、胃脘痛;秘—— 便秘。

病机:吐者胃气不降反而上逆为其直接病机;利者脾气不升反降而为病机关键;痞者脾胃升降之机失司,气机痞塞不通而致;痛者又有“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不同;秘者,闭也,气机闭结所致,古称其为“结”。

六经与脾胃之关系: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胃行气于三阳,为六腑之本;脾行气于三阴,为五脏之本,其体表营卫,体内气血阴阳,均靠脾胃后天的生化之水谷精微来补充,脾胃功能失常,则正气衰弱,外邪易于侵袭,脏腑易于失调,故脾胃无论是在内伤杂病还是外感热病中均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脾胃作为六经生理之物质基础,二者关系紧密关联,其在病理上,凡六经之病,均可见有脾胃病证。因而,将脾胃病用六经辨证来诊治,其病机分析层次更加清晰,证候规律性归类更加明确,治法更加简单,用药更加具体,故能达到辨证精准与治疗效果更佳之目的。

六经辨治脾胃病之优势:余考在临床脾胃之呕吐等十一疾,既可为疾病之名,又可系症状之称,其或可单独而见,但更多是二个或二个以上同时出现,在此案此时或为主症,而在彼案彼时又可转变为次症。观六经辨治脾胃病之优势:一者,症随机转,应用六经辨证较能及时、动态辨析之。如“腹满而吐、时腹自痛”同时出现,可辨为太阴病,此时腹满为主症,腹痛仅为次症;若腹痛上升为主症,彼时则可辨为少阴病,其病机已从太阴脾虚转为少阴阳虚,机变主症亦变。二者,更能全面反映人体正气之盛衰程度。如“便秘”以六经辨证而论,从阳明热结到少阳阳微结,从太阴阴结到少阴纯阴结,体现出阳气由盛至弱再至衰之全进程,六经辨证较固定不变之脏腑辨证,更能精准反映人体正气情况以及邪气犯人深浅部位之变化,从而提升辨证水平,提高临证疗效。

六经之脾胃

一、 太阳之脾胃

太阳主表,统一身之营卫,营卫调和,则卫外功能固密,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袭。一旦外邪侵入人体,太阳首当其冲,邪正交争,营卫失其调和,此即太阳病产生的主要病理机制。太阳与脾胃关系,主要表现太阳营卫与脾胃在生理上、病理上之间联系以及太阳病与脾胃病治法方药相互关联中。

1、太阳营卫与脾胃之生理相联

生理上,太阳居人之表,为六经之蕃篱,主皮肤而统营卫。其发挥人抵御外邪之屏障之能,主要系依靠营卫来显其功,即营卫和则百病莫见。营气与卫气二者仅是清浊之不同而已,《灵枢·营卫生会》:“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卫气不受脉道约束,行于脉外,具有护肌表,御外邪,泽皮毛等作用,即《灵枢·本脏》所言:“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然水谷精气又系脾胃所化生,因而,脾胃与太阳所统之营卫之气在生理上关系密切,脾胃之气足则营卫功能正常,而营卫之气和谐,则脾胃功能亦可正常。

2、太阳营卫与脾胃之病理相因

在病理上,太阳病出现脾胃病变,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中,虽无直接、明确的表述。但临床上,太阳病发病外邪犯表,正气与邪相争而趋于表,仍可以影响在里之气,进而出现脾胃病证。太阳病而常见脾胃诸症如下:

呕吐:呕吐可见于太阳病者,如《伤寒论》第3条:“呕逆。”其为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降,使其不降反逆而致呕逆;第12条:“鼻鸣干呕”,为太阳病中风表虚证,系因邪犯其表、肺主皮毛、肺气不利则鼻鸣;影响胃气而致其上逆则干呕;第33条:“但呕者”为表病及里,内干肠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而呕;第177条:“若呕者”,其为太阳之表邪并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影响胃气使其上逆则呕。故太阳病出现呕吐者多非主证,均为表病及里,或逐渐入里,其呕吐病机关键胃气上逆。

反胃:太阳病误治损伤胃阳,水谷不运而致胃反,正如《伤寒论》第124条:“……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平素胃气虚弱,误用吐复伤胃阳,阳气虚损无力运化水谷,因而变成“朝食暮吐”之胃反病。

痞满:太阳病本病虽未见痞满,但过汗或误吐、下伤正,正气虚而邪气内犯,腹之气机不畅,仍可致痞满。

腹痛:太阳病本无腹痛之症,但邪在太阳,若影响在里脾胃阳气之运行,仍可见“腹中急痛” 如《伤寒论》第100条:“法当腹中急痛”;或太阳病误治正伤邪陷,邪热与水互结,亦可见有“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便血:太阳便血系淋家误汗阴液得伤、内热更盛,热伤阴络,迫血妄行,所致尿血,如《伤寒论》第86条:“汗出必便血”,其所言之便血,当为尿血;太阳便血自下为邪有外去之佳候,邪热随下血而外泄,其病势得减,病情欲解,故可“血自下,下者愈”;太阳便血为瘀热内结下焦之蓄血,太阳病表不解,邪热随经深入于里,热邪与瘀血互结于下焦,若邪热与瘀血相结较深,血不能自下,则成太阳蓄血证。

下利:太阳病下利多属兼证、或然症。太阳阳明下利证,如32条“必自下利”,为太阳阳明合病既有太阳表证,又有阳明胃肠之下利症状,治宜表里兼顾;太阳表寒内饮或见下利,如第40条“或利”,此利为水饮内阻气机,清浊不分而同趋于下所致;太明表邪不解,热迫阳明,大肠传导失职而下利,如第34条“利遂不止”;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脾胃升降失司之痞利,如第157条“下利者”、158条“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太阳表寒里虚之利下不止,如163条“遂协热而利”。

3、脾胃病从太阳辨证治法方药

见于太阳病之脾胃病证,按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具体治法方药如下:

呕吐:呕吐病见于太阳者,其为太阳伤寒之呕逆者治以麻黄汤,解表散寒,表邪祛而里气自和,故不需专治呕而呕止;太阳中风之干呕者治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营卫和则里气亦和而干呕自止;太阳阳明合病之但呕者治用葛根加半夏汤,以葛根汤解外而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太阳少阳合病而呕者治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以降逆止呕。

反胃:太阳误治损伤胃阳之胃反呕吐者,张仲景治用:“大半夏汤主之”。

痞满:太明病误治伤正而致痞满者有三,一者以太阳表证误治伤正邪陷、气机升降失司之痞满,治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消痞开结;二者兼为中虚甚者,加重炙甘草以补中气,即为甘草泻心汤证;三者兼以水热互结、干呕食臭者,加生姜重其散水之功,则成生姜泻心汤证。此三证均属寒热互结痞证。 

腹痛:邪在太阳,影响在里之脾胃阳气运行,见“腹中急痛”者,治以小建中汤调和气血,建中止痛,则能邪从外解,而腹痛自除;阳误治后水热内结之结胸证,治用大陷胸汤之峻下,泄热逐水破结; 

太阳外邪侵犯其里,而致脾胃升降失常之腹痛证,治以黄连汤以和胃降逆通阳行气则逆降气通而腹痛自除。

便血:太阳阳明便血为下焦瘀热互结之蓄血证,其血热瘀结,结而不甚者,治以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瘀热;若血热瘀结甚者,治当以抵当汤。

下利:太阳阳明下利证,治以葛根汤表里兼顾;太阳表寒内饮或见下利,治以小青龙汤加减;太明表邪不解,热迫阳明,大肠传导失职而下利,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脾胃升降失司之痞利,治以生姜泻心汤或甘草泻心汤;太阳表寒里虚之利下不止,治以桂枝人参汤。

二、阳明之脾胃

阳明属胃与大肠,二者关系主要可见阳明与胃阳土在生理上、病理上之间联系以及阳明病与脾胃病治法方药相互关联中。

1、阳明与脾胃之生理相联

生理上,阳明内属胃与大肠,为受盛、传导之腑,胃为津液之府,阳明为阳土、燥土,常赖阴津以濡润,方可和降下行,虚实更替有节,胃之性以通降为顺,喜润恶燥。

2、阳明与脾胃之病理相因

阳明居中,以灌四旁,“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因而,阳明病则易从燥化、热化,邪热内盛,甚则伤及伤津耗液,胃肠干燥,糟粕内结,和降失常,传导失职,腑气壅滞,成燥实内结,就其病理特性而言,仲景特称之为“胃家实”,故阳明病多热证、实证。

阳明病可常见脾胃病证如下:

呕吐:呕吐见于阳明者,一为太阳表证未罢,里热内阻犯胃而致呕不能食,如第185条:“呕不能食”;二为阳明病邪郁胃气不和,如第230条:“不大便而呕”;三者阳明中寒,胃气上逆致呕,如第243条:“食谷欲呕”。

哕: 阳明哕可见胃虚兼寒,如胃中虚冷水入作哕者,即《伤寒论》第194条:“攻其热必哕”及《伤寒论》第226条:“饮水则哕”,为胃阳虚寒冷之邪内居,胃气不降而逆则见哕;胃虚兼热为胃虚有热上冲作哕,如《伤寒论》第231条:“时时哕”;胃气败绝,三焦壅塞不通,气机不得通降,邪无去路,其哕为不治,如第232条:“腹满加哕者不治”。

反胃:阳明病胃虚水饮内停胃,胃气上逆而见胃反呕吐;其水停胃中,有碍脾气运化之功,津液不能上承,故渴欲饮水,水停越多则胃反呕吐愈甚,而渴亦未能得止。

胃脘痛:胃脘痛从六经辨治可分为阳明实证、太阴虚证、少阳虚实证等三大证型。大凡寒客经脉、燥热内结、肝郁气滞、痰瘀停积等各种病邪阻滞经络脉道 ,气血运行不畅均可致痛 ,古人谓之“不通则痛”, 属实证,若发于胃,则为胃脘痛之阳明实证;人之脏腑经脉气血失养所致,“不荣则痛”,为虚证,若发于胃,当属胃脘痛之太阴虚证;居二者之间之虚实夹杂证则多属少阳。

痞满:阳明热结腹满者,真正反映出阳明病“胃家实”之腹满实证、热证居多之主要病理机制。 

腹痛:阳明属胃与大肠,腹痛证是阳明腑证的主证之一。阳明热结腑实腹痛证,如《伤寒论》第239条:“绕脐痛”,为阳明热结在里,肠内燥结阻滞,气不下行之征。

便血:阳明便血系热入血室所致,为妇人感受外邪,经水适来适断,热邪乘虚内陷,阳明里热炽盛,热入营血,扰及血室所致前阴下血;阳明蓄血证系因阳明邪热与宿有瘀血互结而成,故大便之色必黑,状若黏漆。

下利:阳明病下利,属阳明燥屎内实、热结旁流者,如256条:“必下利”;阳明下利属寒者,为寒邪犯胃,水谷清浊不分而下利,如225条“下利清谷者”;阳明与少阳同病而见下利者,为少阳之邪未解,阳明腑实未成之证。

便秘:阳明病见便秘者为“阳结”,即阳明腑气结滞,阳气独盛,阴不足以济阳,而出现之大便不通。其中,又可细分为阳明阳结脾约证、阳明阳结腑实证。前者属阳明胃热肠燥津亏所致,以大便硬为主症;而后者为阳明腑气结滞,阳热内结,肠腑传导失司而致大便不通。

3、脾胃病从阳明辨证之治法方药

阳明病而见之脾胃病证,按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具体治法方药如下:

呕吐:阳明中寒所致之呕治用吴苵萸汤,能温中降逆而止呕;阳明热呕吐仍从少阳论治,方选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枢机,不专治呕而呕自止。

哕:仲景治哕方药仅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脉证治篇》中橘皮汤及橘皮竹茹汤等治哕之虚证二方;而其论哕之实者治宜通利前后未见方药,笔者认为可参照仲景以五苓散通前阴,承气汤攻下后阴来选方用药。

反胃:阳明胃虚水停而胃气上逆之胃反呕吐者者,治以茯苓泽泻汤,辛甘化阳,促进停饮从前阴而去。

胃脘痛:胃脘痛之阳明实证,治以小陷胸汤加减,辛开苦降,既消痰热之结,又开气郁之痞;胃脘痛之太阴虚证,治选小建中汤加减,温养中气,平补阴阳,调和营卫之功;胃脘痛之少阳虚实兼杂证,治选小柴胡汤加减,扶正祛邪,疏利少阳枢机,通达三焦,和畅气机。

痞满:阳明热结腹满证,治以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消痞除满。

腹痛:阳明热结成实之证,治以大承气汤之通下实热、通积除滞,而为除燥屎、愈腹痛之峻剂。

便血:肝藏血,血室隶属于肝脉,期门为肝经之募穴,血分热盛肝亦为实,故仲景在《伤寒论》中治以“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则能“濈然汗出则愈”;阳明蓄血证,是证仲景提出治“宜抵当汤下之”。

下利:阳明下利热结旁流者,治宜大承气汤,通因通用攻下热结;阳明下利属寒者,治以理中汤温中散寒;阳明与少阳同病而见下利者,治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便秘:阳明腑实热结证治以承气汤泄下热结;而阳明脾约证治以脾约麻子仁丸清热润肠通便。

三、少阳之脾胃

少阳属胆与三焦,其二者关系,主要表现少阳枢机与脾胃在生理上、病理上之间联系以及少阳病与脾胃病治法方药相互关联中。

1、少阳与脾胃之生理相联

生理上,少阳内属胆与三焦,而以胆为主,其脉循于胸胁,内寄相火,主枢机,位于半表半里。脾胃为化生气血之源,少阳内寄之少火仍须脾胃所生之气血支助。而胆气主降,胆气降则有助胃气下行。少阳与脾胃生理上关系密切。

2、少阳与脾胃之病理相因

少阳病发生之病因病机,仲景称之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可见血弱气尽,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是发病关键。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营卫亦弱,营卫弱则腠理开,而腠理开则邪气入,从而导致少阳病,故少阳病的产生与脾胃生化气血功能失常紧密相关。        少阳病其常见脾胃病证如下:

呕吐:呕见于少阳,一者以呕与不呕为有无少阳证之标志,如第61条:“不呕”知病不在少阳,再如第270条:“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能食不呕可知胃气尚和,故为邪不内传,三阴不受邪;二者如第266条:“干呕不能食”为从太阳转属少阳之呕;三者从第96条:“心烦喜呕”到第103条:“呕不止”,可知少阳之呕特征为呕剧次频。 

胃脘痛: 胃脘痛见于少阳病者,为少阳虚实夹杂证,因正虚邪犯、邪正相争,气机不畅所致胃脘痛。

痞满: 少阳病篇虽未提及腹满,但柴胡类汤证皆有论述胁下痞硬等。如第99条:“胁下满”,为少阳胁下满证,因邪结少阳,枢机不利而致。如第103条:“心下急”,第165条:“心中痞硬”,证属少阳阳明心下痞满证,为邪气留积于少阳半表半里及阳明里,气机被阻而致心下急或为心中痞硬。 

腹痛:少阳病篇虽未提及腹痛,但小柴胡汤证中之或然证有论及腹中痛。然少阳主枢,若少阳枢机不利,经气不畅,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其中肝木乘脾,则发为腹痛;少阳兼阳明,亦可因阳明里实,腑气不通,而出现腹痛。

下利:少阳兼太阳之表下利,如172条“自下利者”;少阳兼阳明之里下利,如256条“必下利”;少阳之邪未解,阳明腑实未成之下利证,如229条“大便溏”、165条“呕吐而下利者” 。 

便秘:少阳病见便秘为少阳阳微结,为阳气郁伏于少阳半表半里,热结尚浅。

3、脾胃病从少阳辨证之治法方药

见于少阳病之脾胃病证,按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具体治法方药为:

呕吐:少阳之呕方选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是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能疏三焦气机,调达上下升降,宣通内外,运行气血之功,为和法之代表方剂。少阳兼阳明之呕不止者,为邪气留积于里不去,胃气不降反升所致,方选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清里热,为少阳兼阳明双解之剂。

胃脘痛: 胃脘痛属少阳虚实夹杂证,治以小柴胡汤,是方能扶正祛邪,疏利少阳枢机,通达三焦,和畅气机。

痞满:少阳痞满证治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少阳枢机得利,则胁下满得除;少阳兼阳明里证,治用大柴胡汤宣通气机,兼散结滞,则心下急或心中痞硬能除。

腹痛:少阳邪犯脾络不和腹痛证,治以小柴胡汤并按方后“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是方用之可达泻肝利胆,和脾络而止痛之功效。

下利:少阳兼太阳之表下利,治以黄芩汤;少阳兼阳明之里下利,治与小柴胡汤;少阳之邪未解,阳明腑实未成之下利证,治以大柴胡汤。

便秘:少阳阳微结者因邪热结尚轻,故只需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之郁结,则便秘可自通。

四、太阴之脾胃

太阴属脾,二者关系,主要表现太阴与脾阴土在生理上、病理上之间联系以及太阴病与脾胃病治法方药相互关联中。

1、太阴与脾胃之生理相联

生理上,太阴属脾,为阴土,脾主运化,喜燥恶湿,以升为健,与阳明胃相表里,为三阴之表,所以邪犯三阴,必首先侵犯太阴。故而,太阴脾气之强弱,对邪是否内传少阴、厥阴至关重要。

2、太阴与脾胃之病理相因

太阴脾气素虚之人,邪气易直中太阴,易从寒化、湿化,脾阳虚弱,寒湿内盛,升运失职,升降失常,多属里虚寒证,太阴与阳明相表里,故在其病理特点上有“虚则太阴,实则阳明”之说。太阴病其可常见脾胃病证如下:

呕吐:呕吐见于太阴病属常见之证,故仲景在太阴病提纲即提及如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心下结硬”,太阴之病脾虚湿盛之证,寒犯中焦,胃气上逆则呕吐。 

哕:呃声低弱而不接续,面白肢冷,精神衰疲,不欲饮食,舌淡嫩苔白,脉沉细无力者,则为太阴胃气虚败之哕。

胃脘痛:胃脘痛属太阴虚证者,为太阴脾虚脏寒、胃络失其荣养而致胃脘痛。 

痞满:太阴属脾而主大腹,太阴之病腹满证为多见,故其提纲证第一症即是腹满,如第273条: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此为太阴脏寒腹满证,因太阴“脏寒”,脾阳不运,寒湿内阻,而见腹胀满。而太阳误下转属太阴时亦可见腹满时痛,如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

腹痛:大腹属于太阴,故腹痛为太阴病常见之症,太阴脏寒气机不通腹痛证,正如其提纲证《伤寒论》第273条:“时腹自痛”,太阴病为其脏寒即脾虚阳盛,脾之运化功能失司,寒湿下注气机不畅,则可见时腹自痛;若太阳误下后转属太阴者,为邪陷于里,病属太阴,若邪陷脾络不和而见腹满痛,如《伤寒论》第279条:“因尔腹满痛者”。

下利:六经中所有提纲,仅太阴病提纲可见“下利”, 即273条“自利益甚”。多因太阴脾胃虚寒,寒湿阻滞困脾,脾胃受纳运化失司,故寒湿下注而利。

便秘: “阴结”便秘,系病在太阴,为寒证、虚证,为太阴脏寒、阴寒凝结传导失常而致大便反硬。

3、脾胃病从太阴辨证之治法方药

见于太阴病之脾胃病证,按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具体治法方药如下:

呕吐:太阴之呕因脾虚寒湿中阻而胃气上逆而致,治用理中、四逆辈温补脾胃而呕止,如第277条:“……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故太阴之呕治重在温补中焦脾胃之气,脾健则运化如常,而胃气自顺,呕吐自愈。

哕:太阴胃气虚败之哕,治以理中汤合四逆汤,温阳益胃,降逆止呃。

胃脘痛:太阴脾虚脏寒之证,治以小建中汤温中健脾,调和气血。

若兼寒者,可加用理中汤,尤其重用干姜以温中散寒。 

痞满:太阴脏腹满者,治宜选“四逆辈”温中散寒,中补寒散则气机得通而腹满消除。而太阳病误下,邪陷于里,脾气不和之腹满时痛者,治选桂枝加芍药汤调表里、和脾气,则腹满时痛可除;若下后大实痛,为肠胃腐秽积滞而致,则需桂枝加大黄汤除邪以止痛。

腹痛:太阴脏寒气机不通腹痛证,治如第277条:“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太阳病误下后可见腹满痛证,治以桂枝加芍药汤调和阴阳、和解气机则腹痛得除;若腐秽积滞于肠胃不去者,其痛则属实,故以桂枝加大黄汤除邪实而止腹痛。

下利:太阴脾胃虚寒,脾胃受纳运化失司,故寒湿下注而利,治宜温中散寒,方如理中汤,甚则温阳祛寒,方用四逆汤。

便秘:太阴阴结,治以理中丸合枳术丸温补脾胃、行气通下。

五、少阴之脾胃

少阴属心与肾,少阴与心肾关系,主要表现少阴与心火、肾水在生理上、病理上之间联系以及少阴病与脾胃病治法方药相互关联中。

1、少阴与脾胃之生理相联

生理上,少阴内属心、肾。心属火藏神,心主血,主血脉,为君主之官,脾胃之气旺盛,其纳磨运化正常,血之来源充足,心血也随之盈满,而要使血于脉道中正常运行不致溢出脉外,更须脾气的统摄;肾属水藏精,内涵元阴元阳,为人身先天之本,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充足,不断滋养于肾,则肾中精气充盈。心阳、肾阳之充实壮大,元气之充足,皆有赖于后天水谷之供养,须脾胃之气为其保障。

然心属火为母,脾胃属土为子,火能生土,即脾胃运功能,亦有赖于心阳的温煦;脾胃纳运功能还须借助肾阳温煦,才能运化健旺。

故而,少阴与脾胃相关联,二者相互依存,关系密切。

2、少阴与脾胃之病理相因

病理上,邪中少阴者,损及心肾,心肾阳虚,水火失济,表现全身性虚衰的病理特点,临床虽多见肾阳不足所致,而为少阴寒化之证,但肾阳之虚弱,常因脾虚而及肾所致;少阴热化证则多因心血、肾精不足所致,但与脾胃气血化源亏虚,不能养心滋肾关系密切。少阴之病,而可常见脾胃病证如下:

呕吐:少阴病呕吐有寒热之分,其属寒居多,一者阳虚阴寒之邪上逆所致,如第282条:“欲吐不吐”为少阴病阴盛于下,阳扰于上,正虚邪僭,水火不济而致心烦欲吐不吐。又如第300条:“自欲吐”则为阳气外亡、阴邪上逆所致欲吐而非有物真吐。二者少阴病之呕多为“干呕”,如第315条:“干呕烦者”及第317:“或干呕”,前者,干呕为阳无所附欲上脱;后者,干呕属阴盛格阳之证寒气上逆而致,二者之呕,多为有声无物。三者少阴病呕吐常与下利并见,如第292条、第296条、第309条均可见:“吐利”。四者少阴病之呕属热者,可见于阴虚水热互结,如第319条:“咳而呕渴”。五者阳虚水停如第316条:“或呕者”。 

痞满:少阴热化水亏,或因外邪化热灼伤津液,复传阳明,腑气不通,皆可见腹胀满,如322条所言:“腹胀满不大便者”,少阴病腹胀满,常与不大便同时出现,多为阴病传阳,而成阳明腑实证,故少阴病腹胀满者,其辨治均可参照阳明热结腹满证。

腹痛:少阴寒凝腹痛证,如第307条:“腹痛”,为少阴病阴寒之邪内入,寒凝气机而致;少阴阳虚水停腹痛证,如316条:“腹痛”,此为腹痛为阴寒内盛,气机不畅所致;少阴寒盛于里腹痛证,如第317条:“或腹痛”,此处腹痛仅为或然症,亦属阴寒内盛气机不通所致;少阴阳郁腹痛证,如第318条:“或腹中痛”,为阳气郁滞,气机不畅而致。 

便血:少阴病持续日长 ,阳热来复,病由阴转阳,可由少阴之脏转出太阳之腑,病性由寒转热,其邪热可由少阴之里转为太阳之表,可见因邪热内移膀胱,损伤血络所致之便血,亦可由脾肾阳虚寒郁于肠,脉络受损而致便脓血。

下利:少阴阳虚下利证;少阴阴虚下利证,可因误用火劫强责少阴汗出而致津液内伤。

便秘:“纯阴结”为病结少阴,属虚寒之证,系太阴病“阴结”进一步发展而成。

3、脾胃病从少阴辨证之治法方药

见于少阴病之脾胃病证,按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具体治法方药如下:

呕吐:少阴阳虚寒阳脱之干呕,方以白通加猪胆汁汤或通脉四逆汤救阳回阳固脱而止呕。阳虚水泛或呕者用真武汤温阳行水而止呕。少阴水热互结之呕,用猪苓汤滋阴清热利水而止呕。

痞满:少阴腹满,因其多为阴病传阳,故其治当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腹痛:少阴寒凝腹痛证,故治以桃花汤温中散寒,涩滑固脱;少阴阳虚水停腹痛证,治以真武汤温阳利水之功,阳温水去,则腹痛自除;少阴寒盛于里腹痛证,治以通脉四逆汤去葱白加芍药二两,是方能阳温寒驱气机得通则腹痛自除;少阴阳郁腹痛证,治以四逆散加附子,是方因腹中痛则加用附子重在温阳通经以止痛。

便血:少阴病阳虚寒凝血腐,下利便脓血,证属虚寒,按仲景提出“桃花汤主之”,治以其方以温阳固涩而使下利脓血得止。

下利:少阴阳虚下利里证,治宜温阳祛寒,轻者可用四逆汤,重者宜白通汤、通脉四逆汤急回外越之阳;少阴阴虚下利证,治以猪肤汤或猪苓汤;阴虚下利便脓血证,每多寒热夹杂,故宜用桃花汤涩肠固脱。下焦滑脱不禁证,不论阳虚下利或阴虚下利,可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肠止利。

便秘:少阴纯阴结,治以四逆汤加减急温其阳,散其阴寒内结,不攻其便而便自通。

六、厥阴之脾胃

厥阴属肝与心包,厥阴与脾胃关系,主要表现厥阴肝木与脾胃在生理上、病理上之间联系以及厥阴病与脾胃病治法方药相互关联中。

1、厥阴与脾胃之生理相联

生理上,厥阴内属肝与心包,以肝为主。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主疏泄,喜条达,肝所藏之血,赖于脾胃资生,脾胃健旺,水谷精微不断化生,营血充足,肝藏血才能盈满。

而脾胃之升降纳运,又须肝气之疏泄,才能使脾胃升降适度,纳运健旺,脾与胃、肝与胆均为表里关系,肝气主升,能助脾气升清,胆气主降,亦能助胃气下行。因而,厥阴与脾胃生理上关系密切。

2、厥阴与脾胃之病理相因

厥阴病为邪犯厥阴肝经所致,但其病理变化多涉及脾胃。邪入厥阴,肝火内盛,乘脾犯胃,疏泄失职,更会影响脾胃纳运,而脾胃主运纳,为人体气机枢纽,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全靠脾胃之升降,中气转运,脾升胃降了,则阴阳顺接,若中气不运,胃逆脾陷,则阴阳不相顺接,而致厥阴病。

从上,脾胃虚弱则易招致三阴受邪,而三阴受邪亦可由脾胃亏虚而始、而发展。因而,邪入深浅与脾胃虚弱程度关系密切。

厥阴病其可常见脾胃之病证如下:

呕吐:厥阴病呕吐,一见厥阴病属寒热错杂之吐蛔证,如提纲第326条:“食则吐蛔”,其食则吐蛔,因于下寒,胃肠虚寒,得食则蛔闻食臭而上出。二为阴寒格阳拒食不纳而吐,如第358条:“若食入口即吐”。 三见厥阴病浊阴上逆作呕,如第377条:“干呕”。四见厥阴转少阳之呕,为脏邪还腑,自阴出阳,如第379条:“呕而发热者”。

痞满:厥阴腹满者多因邪实内结气机不畅而致,如第381条:“伤寒哕而腹满”,是证以呃逆为标,而腹满为本,呃逆系因腹满之下焦不通利而作,或因水湿阻滞膀胱气化不利,气逆上冲于胃;或为实热内结肠道,腑气不通,胃气上逆而致。

腹痛:厥阴冷结下焦腹满证,如《伤寒论》第340条:“小腹满”,此为厥阴阳虚,寒邪聚结在膀胱关元,阻碍下焦气化,见有小腹满,

便血:厥阴阳复太过便脓血,以厥阴内寄相火,阳气来复,阴邪消退,则发热,若发热持续不已,则为阳复太过,病情向热证转化,而致便脓血;厥阴热盛阴虚之便脓血者,阳热盛而阴血虚,势必热灼营血,血络灼伤,化腐成脓,故见“必圊脓血”。

下利:厥阴下利有寒热之分,寒厥下利者,如370条“下利清谷”;

热厥下利者,如371条“热利下重者”;寒热错杂下利,其病机属上热下寒,如338条“……又主久利”及357条“泄利不止”。 

3、脾胃病从厥阴辨证之治法方药

见于厥阴病之脾胃病证,按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具体治法方药如下:

呕吐:属寒热格拒而致之厥阴呕吐,方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之而阴阳升降之机复常,寒热格拒自愈、呕自止;属上热下寒之吐蛔证治以温下清上、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乌梅丸;为肝胃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而呕方选吴茱萸汤温中降逆止呕;厥阴转少阳而呕者从少阳论治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解而止呕。

痞满:厥阴腹满者多为邪实内结,下焦气机不畅而致,若属膀胱气化不利而见前阴不利,可按太阳膀胱蓄水证治疗,治以攻利为先,当利小便、逐水邪;若为肠道热结腑气不通则后阴不通,可遁阳明热结证治之,则宜通大便,泻实热。水去、便通,则气机通利而腹满自愈。

腹痛:厥阴冷结下焦腹满证,治当如尤在泾所言:“必以辛甘温药,如四逆、白通之属,以救阳气而驱阴邪也”。

便血:厥阴阳热盛而阴血虚而见便血者,治当用清营凉血和络之柏叶阿胶汤。

下利:厥阴寒利者,治以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厥阴热利下重,治以白头翁汤清热止利;厥阴寒热利,属之上热下寒证,或治以乌梅丸清上温下,或治以麻黄升麻汤。

综上,六经与脾胃二者紧密相联,在生理上相互依存,而六经病与脾胃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脾胃病应用六经辨证,在理论上可行,在临证实践中可以执简驭繁,提高疗效 ,便以推广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