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一、含义

 

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心藏神,主神明,心为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中心;肝藏魂,主疏泄,肝与人体精神思维活动亦密切相关。可见,神志不安病证是人体心、肝两脏功能失常,特别是心的功能活动失常所致。神志不安常见症状为失眠、心悸、心烦不安。神志不安的原因很多,自古以来有许多论述。如《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表明外受惊恐、内扰心神是导致神志不安的原因之一。《景岳全书·不寐》云:“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凡如伤寒、伤风、疟疾之不寐者,此皆外邪深入扰也,如痰、如火,如寒气、水气,如饮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内邪滞逆之扰也。舍此之外,则凡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知此两者,则知所以治此矣。”又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或为惊惕,或为恐畏,或若有所系恋,或无因而偏多妄思,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景岳全书·惊恐》又曰:“心脾血气本虚,而或为怔忡,或为惊恐。”《济生方》云:“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又云:“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综观各家论述,神志不安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者,多由惊恐,或热邪内盛、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或痰火内扰等所致;虚证者,多由心血不足、阳气内虚、阴血暗耗或心肾不交等所致。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惊者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对实证神志不安,多用质重、沉降之品,以重镇安神、平惊定志;对虚证神志不安、心神不宁,多用味甘养正之品,以滋阴补血、养心安神。故有将安神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的观点。安神药对神志不安有普遍适用性,上述分类有使安神药应用拘泥于虚实证候之弊。而且有些药物安神既非质重,又不养心,无法确定其归属。因此本章不再分类。

二、功效与主治

1.共有功效与主治  安神药均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均可用于治疗神志不安所致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心烦等。也可用于惊风、癫痫、癫狂等的辅助治疗。

其中矿物类药物具有质重沉降之性。前人认为重则能镇、重可祛怯,故此类药物以镇心安神或镇惊安神为主要功效;多用于治疗神志不安实证。实证一般多表现为躁动不安、惊惕失眠、头重胸闷。心火亢盛、心神不宁者,可见心烦、舌尖红,甚则神昏谵语;肝郁化火、内扰心神者,可兼见易怒、目赤;痰火扰心者,可兼见心烦、舌苔黄厚或腻;痰饮内停、水气凌心者,可兼见心悸、眩晕、喘咳、水肿;瘀血阻络者,可兼见胸闷、心痛、唇甲紫暗等症。植物类药物多具有甘润之性。因味甘能补益、质润能滋养,故此类药物多以补养阴血、养心安神为主要功效;多用于治虚证神志不安。虚证一般多表现为心悸不安、头晕目眩、虚烦不眠、健忘、脉细。其中心血不足者,可兼见面色无华、口唇指甲色淡、倦息乏力;阴虚者,可兼见心烦不寐、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心阳不足者,可兼见心中空虚、惕惕而动、形寒肢冷;心肾不交者,可兼见遗精多梦、虚烦不眠、腰酸等。

从古至今,安神药均用于治疗惊风、癫痫、癫狂,因为此类疾病的发生往往有外受惊恐的诱因。安神药能通过安定神志,缓解外界刺激而起到辅助治疗效果。此外,有些安神药具有重镇定惊之功,本身就有直接制止惊风、惊痫的作用。

所谓安神,就是药物安定心神以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作用,也是安神定志的简称。因心主神明,也有表述为宁心、宁心安神的。根据药物兼有的特性和作用,又有多种表述:兼有重镇作用的,称为重镇安神、镇心安神;其中重镇力强,不仅能镇心,还能直接制止惊风、惊痫的,称为镇惊安神;至于镇静,乃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的表述。兼有滋养补虚作用的,称为养心安神;其中兼有补血作用的称为养血安神;兼有补气作用的,称为补气安神。兼有疏肝解郁作用的,称为解郁安神。兼有清心作用的,称为清心安神、除烦安神。

2.兼有功效与主治  某些安神药物兼有养血、平肝、开郁、祛痰、活血通络等作用。

其中兼有养血功效者,可补养心、肝阴血,用于心肝阴血不足证的治疗,尤其是因阴血不足所致的神志不安证,尤为适宜。兼有平肝作用者,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证,对于肝阳上亢、扰动心神之神志不安病证尤为适宜。兼有解郁功效者,可用于治疗肝气郁滞证,对于肝气郁滞、神志不安者尤为适宜。兼有祛痰功效者,可用于治疗痰浊壅滞之证,如咳嗽痰多、痰蒙心窍等,对痰浊蒙蔽心窍所致神志不安尤为适宜。兼有活血通络功效者,可用于瘀血阻滞诸症,对于心脉瘀阻之神志不安尤为适宜。

此外,有些安神药物还兼有敛汗、润肠、定喘、开窍、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分别适用于治疗虚汗不止、肠燥便秘、气喘、窍闭神昏、视物昏花以及热毒证等。

三、性能特点

1.药性  安神功效对证候寒热没有直接作用,故其药性多为平性。其中兼能清热者,药性偏于寒凉;兼有祛寒、通阳者,药性偏于温热。

2.药味  部分安神药物治疗虚证神志不安,其药味多为甘味;也有少数安神药治疗阳气浮越神志不安,其药味则具咸、酸。

3.归经  神志不安与心藏神、主神明,肝藏魂、主疏泄等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安神药主治神志不安,故多归心、肝经。

4.升降浮沉  神志不安乃神不内守之表现。

不论清热以安神、养心以安神、解郁以安神、重镇以安神,均须使精神内收,才能达到安神效果。故本类药物安神作用均表现沉降之性。

5.毒性  本章朱砂服用过量易引起中毒,具有毒性。

四、配伍应用

1.针对实证神志不安的配伍  心火亢盛、神志不安者,配伍清心泻火药物;肝郁化火、内扰心神者,配伍清肝泻火药物;痰火扰心者,配伍清热化痰药物;痰饮内停、水气凌心者,配伍温阳化饮药物;瘀血阻络者,配伍活血化瘀药物配伍;肝阳上扰者,配伍平肝潜阳药物。癫狂、惊风等证,须与化痰开窍或平肝息风药物同用,本类药物多作辅助之品。

2.针对虚证神志不安的配伍  心血不足、神志不安者,配伍补血药物;阴虚者,配伍养阴清心药物;心阳不足者,配伍温补心阳药物;心肾不交者,配伍滋阴降火、交通心肾药物。

五、使用注意

1.注意因证选药  应用安神药时,一般虚证神志不安,多选用养心安神药物;实证神志不安,多选用重镇安神药物。神志不安兼热者,选用清热安神之品;兼痰者,选择祛痰安神之品;兼肝郁者,选择解郁安神之品;兼肝阳上亢者,选择平肝安神之品;兼阴血不足者,选择养血安神之品;兼气虚者,选择补气安神之品。

2.注意证候禁忌  矿物类安神药如作丸、散剂服,易伤胃气;远志易致恶心、呕吐。故脾胃虚弱者应慎服上述药物。

3.注意中病即止  安神药多为对症治标之品,不宜久服,应中病即止;尤其是矿物类安神药物和有毒之品,更应注意剂量和疗程。

4.注意用法  矿物类、金石之品易伤胃耗气,入丸、散剂服时,须酌情配伍养胃健脾之品;入汤剂时,须打碎先煎。有毒药物要依法炮制,缓解毒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