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三章 补虚药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第二十三章 补虚药

 

一、含义

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有称为补益药或补养药。然补虚药是专为治疗虚证而设,《素问·三部九候论》云:“虚则补之”“衰则补之”,证不虚者不宜用,误用不仅有“误补益疾”之弊,还有可能导致气血阴阳进一步失衡等新的病理变化,故不宜称为补益药或补养药。

根据其药性、功效与应用的不同补虚药补虚扶弱有气、血、阴、阳之侧重,故补虚药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4类。

虚证是对人体阴、阳、气、血、精、津等精微物质不足以及脏腑功能低下所致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素问·通评虚实论》云:“精气夺则虚”,《医学正传》又日:“虚者,正气虚也”。其形成原因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两个方面但以饮食失调、七情内伤、房事过度或久病失治误治等后天失调为主。虚证的证候纷繁,临床表现各殊,常见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自汗盗汗、二便闭结或滑脱失禁、脉虚无力等。若将其临床表现以气血阴阳为纲脏腑为目加以概括可分为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四大类,气虚证又分为脾气虚证、肺气虚证、心气虚证、肾气虚证以及元气亏虚证等;阳虚证常见心阳虚证、脾阳虚证、肾阳虚证等血虚证又有肝血虚证、心血虚证的不同;阴虚证可见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气虚与阳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减退、机体功能衰退,在临证中表现为“形不足”;血虚与阴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精血津液的亏损可表现为“精不足”。对于虚证的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难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从汉代至今,历代临床医药家将上述理论付诸实践,积累了大量补虚药的临床用药经验,创制了一大批补益气血阴阳的经典名方,使补虚药成为实现中医补法的一大类十分重要的药物。

二、功效与主治

1. 共有功效与主治   补虚药共同具有补虚的功效,均可主治虚证。所谓补虚,就是以补充气血阴阳等精微物质不足或纠正脏腑功能低下的治疗作用。根据虚证的分类,其中以纠正人体脏器虚衰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称为补气,具体有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补元气以纠正人体阳气虚衰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称为补阳具体有补肾阳、补脾阳、补心阳;滋养营血,以纠正营血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称为补血,常见的有补心血、补肝血养阴液以纠正阴液亏虚的病理偏向的治疗作用称为补阴,具体有补肺阴、补胃阴、补肝阴、补肾阴、补心阴、补脾阴等。

2. 兼有功效与主治   补虚药常兼有收涩、祛寒、清热、养肝明目等功效。其中兼有收涩功效者具体又有固表止汗、固精止遗、涩肠止泻之别适宜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脾虚泄泻,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早泄等补阳药兼有辛味者多兼有祛寒功效,适宜于阳虚感寒部分补阴药药性寒凉兼能清热,对阴不制阳、虚热内生者,有标本兼顾之效部分药物兼有养肝明目之功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昏花等。

三、 性能特点

1. 药性   补气药、补阳药以振奋脏腑之气、温煦脏腑之阳为主,根据四气的确定原则,多偏温性;补阴药以滋养津液、清虚热为主,性多偏寒凉。

2. 药味   补虚药以补虚扶弱为主要功效,根据五味理论中“甘能补”之说,补虚药多为味甘之品。其中兼有祛寒、活血化瘀等功效者多兼有辛味兼有固精止遗、涩肠止泻功效者多兼有涩味。

3. 归经   补虚药专为虚证而设,虚证以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为纲、脏腑为目,涉及多个脏腑经络,故补虚药的脏腑归属有异。总体来看,补气药大多能补脾肺之气,故大多归脾、肺经;补阳药以温煦肾之阳气为主,主归肾经补血药以补心肝阴血为主,多归心、肝经。

4. 升降浮沉   气虚证、阳虚证多表现为机体活动能力减退、机体功能衰退,血虚证、阴虚证多表现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精血津液的亏损,根据阳动阴静、阳气升腾、阴气沉降的特性,补气药、补阳药其作用趋势偏于升浮;补血药、补阴药作用趋势偏于沉降。

5. 毒性   根据狭义的毒性,常见的补虚药中除仙茅有毒外,其余药物在常用剂量下无毒。

四、 配伍应用

1. 针对各种虚证的配伍   临床应用补虚药,应充分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关系。在生理状态下,人体气血阴阳能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在病理状态下,又能相互影响。所以,一方面就某一类虚证的治疗,多不止使用单一类的补虚药,常辅以其他类补虚药另一方面单一的虚证并不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虚证并见是十分普遍的。

(1) 气虚与阳虚气虚渐重可致阳虚;阳虚者其气必虚。故用补阳药治疗阳虚证,常辅以补气药一旦气虚、阳虚并见则宜补气药与补阳药并用。

(2) 气虚与血虚:气虚则生化无力,可致血虚;血虚生化无源,无以化气,亦可致气虚。治疗血虚证,常在选用补血药的同时,配伍补气药,使“气旺生血”;治疗气虚证,虽有配伍补血药物,以使“血足气生”之理,但临证治疗气虚证一般注重补气,少有加入补血药者,以防血药滋腻滞气之弊至于气血双亏者,自当补气与补血并用。

(3) 气虚与阴虚热病后期多呈气阴两虚;久病不愈,耗损气阴,亦可致气阴两亏。补气药与补阴药同用是治疗气阴两亏的常用方法。

(4) 阴虚与血虚血属于阴,血虚与阴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不足。血虚阴亏并见的病证,当以补血药与滋阴药并用。

(5) 阴虚与阳虚:阳虚,生化无力,可引起阴虚;而阴亏,生化无源,无以化气,必致阳虚。阳虚或阴虚日久不愈,均可导致阴阳俱虚,治之当以补阴药与补阳药并用。与此同时,还应根据互根之理于阳虚补阳,常佐以阴药,使阳有所生,且制阳药之刚峻温燥阴虚补阴,可辅以阳药,使阴有所化,并可防阴药之凝滞。正如张景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由此可以看出,从阴阳互根互用、气血的阴阳属性和相互关系来看,张氏的思想颇具指导意义。但中药中的补阳与补阴药是以寒热殊异而分的,正如张景岳所谓“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所以,用温补的补阳药治疗虚寒性的阳虚证一般不宜配伍寒凉伤阳的补阴药反之,用补阴药之清补,亦不宜配伍温燥的补阳药,以免更伤其阴津和助热。

2. 根据兼有病邪的配伍   补虚药还常配伍祛邪药,一方面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的证候,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另一方面补法不是治虚的唯一手段,亦可用泻法来达到补虚的目的:逐寒可以回阳,泻火可以益气,急下可以存阴,邪去则正安。如《金匮要略·虚劳篇》之大黄䗪虫丸,即是以泻药之体为补药之用,瘀去而能生新。

3. 针对兼症的配伍   气血津精亏虚、脏腑功能减退多伴见其他兼症,其兼有自汗、盗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多配伍收敛药兼有畏寒肢冷者,多配伍温里药兼气滞、血瘀者,多配伍行气、活血化瘀药,既消除兼症,又补而兼行。

此外补虚药的传统用法皆由口服,全凭脾胃纳受运化,并将药力施布全身,达于病所,若脾胃之气被损纵有灵丹妙药,亦无从奏效。临床使用补虚药,不论何种虚证,都应顾护脾胃,以促进运化,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

食补亦是补虚的重要方面。《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补虚,特别是进行病后调理的重要原则,所以俗语有“药补不如食补”的宝贵经验。谈到食补,有人便误认为非肥甘厚味不能为之。其实,辛荤易动火散气肥甘易助湿生痰。叶天士提出“胃喜为补”确属见解独到,颇有道理。一般患者乐意服用的饮食,只要适合,就不要乱加制止。这样不但饮食纳量相对增加,而且容易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增强机体的营养,以利补虚之用。

五、使用注意

1. 注意因证选药   首先忌不当补而误补,补虚药之于已病之体,方显疗疾补虚之功;而于身健无疾者,不宜妄加使用,否则可能招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百病反生。其次,避免当补而补之不当,一方面必须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补虚药,气虚证选用补气药,阴虚证主要用补阴药,阳虚证选用补阳药,血虚证选用补血药。另一方面对渐损之虚,非暂补可以挽回,必循序渐进,方可获效;对沉疴初有起色、胃气初复不受补者,当以开胃和中为先,兼以清淡平补之品缓缓调理,切忌投以大量峻补之品,否则欲速不达,反生不测。

2. 注意证候禁忌   对于正虚而邪盛或邪未尽者不宜过早或单用补法,以免“闭门留寇至于虚实真假之候,亦当辨明,所谓“大实有羸状”的假虚之证,若误用补法,必致助邪伤正;而“至虚有盛候”的假实之证,当补反攻,必致虚者更虚。补阳药性温热,阴虚火旺者忌用。

3. 注意中病即止   凡药物皆有一定偏性,补虚药也不例外。补气药甘能壅滞中气,补阳药易伤阴助阳,补血药与补阴药性多黏滞,易妨碍脾胃运化而生湿,不可多用、久用。

4. 注意正确煎煮与服用   虚证一般病程较长,故选择剂型时,补虚药多宜作蜜丸、煎膏(膏滋)、片剂、口服液等,以利保存和服用。如作煎剂,应适当久煎,使药味尽出。个别挽救虚脱的补虚药,则宜制成注射剂,以备急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