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胶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阿胶(《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马科驴属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熬制而成的胶块。主产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地。一般在10月至翌年5月为阿胶生产季节。将驴皮浸泡去毛,切块洗净,分次水煎,熬炼,浓缩,冷凝,切块,晾干。呈整齐的长方形或方形块,质硬而脆,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玻璃样光泽,所谓“黑如翳漆,黄透如琥珀”。气微,味微甘。上等的阿胶以断面光亮、质脆味甘、无腥气、经夏不湿软者为佳。直接捣成碎块或烘软切成小块用;或以蛤粉或蒲黄文火拌炒成阿胶珠用。

【历史】本品以地得名。《本草经集注》云:“出东阿,故日阿胶也。”《图经本草》也谓:“出东阿故名阿胶,今郓州皆能作之。”本品系用驴皮熬制,故又名驴皮胶(《千金·食治》)。其他异名有傅致胶(《神农本草经》)、盆覆胶(《本草经集注》称“厚而清者,名为盆覆胶”)等。传统上以山东东阿县东阿井水熬制者最为著名,又称为东(阿)阿胶、真阿胶。

阿胶药用记载始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载阿胶,列为上品,称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轻身。”《名医别录》记载其“治丈夫小腹痛,虚羸劳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养肝气”。说明此时阿胶已是临床常用之品,多取其滋阴补血、安胎止血之效。汉·张仲景《伤寒论》中阿胶出现4次,入3方《金匮要略》中出现9次,入8方,主要取其补血止血之效,用于治妇科及血液病等。此后,其主治范围不断得到补充,如《千金翼方》称其“主心腹内崩劳极”、《千金·食治》谓“治大风”、《药性论》称“坚筋骨,益气止痢”。至《日华子本草》谓阿胶“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除用阿胶治疗出血症之外,又用于大便秘结、肠风下痢、阴虚燥咳等。之后,用阿胶止血的适用范围较汉唐进一步扩大,又用其治疗咳喘、便秘,以至目疾诸症。明·《本草纲目》日:“疗吐血、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肿疮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堪称对阿胶功效和应用的较全面的认识。清·《本草纲目拾遗》指出阿胶“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则提出了阿胶补肾的作用。

【性能】甘,平。主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应用】

一、虚诸证

1. 血虚证   见面色萎黄无华、指甲苍白、头晕眼花等症本品甘平滋润入肝经,乃血肉有情之品,有良好的补血作用。历代将阿胶作为良好的补血药,《本草纲目》云“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成无己日:“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心肝血虚之面色咣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乏力等症,历代均作为主药使用,单用一味即有效果,临床上还常与熟地、当归、白芍等补血药同用。根据气能生血理论,在临床上也常配以黄芪、党参等益气之品,以增强补血之功。如《圣济总录》阿胶酒,用本品80g与黄酒500g用文火煮沸待冷,收人瓶中,每日早、中、晚空腹各温饮20~30ml治血虚不荣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证。《益寿效方》用本品与党参、山楂同用治疗气血两虚、神瘀气短、面色无华、食欲缺乏等证。如取材于明代医家张景岳“两仪膏”的“复方阿胶浆”,药物组成为阿胶、党参、红参、熟地、山楂等,具有补气养血之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如贫血、白细胞减少及免疫力低下等,药物上市30余年,效果良好[临床合理用药,2011,4(6B)15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众多含阿胶的成药,如山东阿胶膏、阿胶三宝膏、阿胶补血膏、阿胶补血口服液等,临床上多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神经衰弱,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等疾病的治疗。《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生血灵颗粒,用本品与皂矾、黄芪、山楂、大枣合用,补气养血、消积理脾,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生血片,以绿矾、海螵蛸、紫河车、阿胶、肉桂同用,功能为补气助阳、益精生血,目前多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继发性贫血等。如临床报道,用生血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00例,每日3次,每次2片,饭后服。结果基本治愈15例、缓解21例、明显进步17例、进33例,总有效率为86%[辽宁中医,1977(01)19]。

2. 气虚血少   而见心动悸、脉结代气血耗伤、阴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可见心动悸阴血亏损、脉道空虚、加之心阳鼓动无力则见脉结代。本品能大补阴血,使阴血得生、心动得安、脉结代自复。在使用时,常与益气温阳之品同用,共奏滋阴养血、温阳复脉之功。如张仲景《伤寒论》炙甘草汤·,方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冬、麻仁、大枣组成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之脉结代、心动悸以及肺虚劳症。此方为阿胶补血作用临床应用于心动悸的肇端现代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证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二、出血诸证

阿胶性平味甘质黏,既可补虚,又能止血,历代作为止血之常用药,如《神农本草经》用于治“女子下血”,《日华子本草》用于治“鼻洪、吐血、血痢”,《本草纲目》除将阿胶用于以上出血证外,还用于治“血淋”。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胶艾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均用阿胶止血。阿胶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出血,最适用于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者,用于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均有效。因其止血作用较为缓和,故对各种慢性出血有一定的效果。若涌涌而出势如决堤之出血,则非本品单独能治,必须配合其他止血专药以治之。

1. 吐血   如《金匮要略》黄土汤,本品配灶心土、干地黄、白术、附子等药,治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血失统摄之吐血、便血、崩漏等症,以温阳健脾、养血止血。又如《圣惠方》用本品与蒲黄、生地配伍治大衄、口耳皆出血不止。《圣惠方》(卷三十七)当归散以本品与黄芩、干姜、白芍、当归同用,以治吐血不止、心胸疼痛者。《千金翼方》生地黄汤以阿胶与生地黄、大枣、甘草同用,治忧恚呕血烦满。《全生指迷方》阿胶散以本品与杏仁、马兜铃、牛蒡子、炙甘草、糯米合用,治吐血、脏血发作无时。

2. 咯血   如《仁斋直指方》用本品与人参、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同用治肺破嗽血者。临床报道,阿胶配田七、白及、白茅根、麦冬、天花粉等治疗肺结核咯血67例,疗效满意[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9)22]。

3. 便血、血淋   张仲景即善用阿胶为主治疗便血、尿血,妇人出血亦较多用。治尿血多配滑石、猪苓,用量多不大,如猪苓汤中阿胶用量1两治便血或血痢,多配黄连、黄芩,阿胶用量比较大,如黄连阿胶汤中阿胶用量3两治妇人出血,多配生地黄、当归、艾叶。又如《圣济总录》阿胶芍药汤,以本品与赤芍、当归、甘草同用治疗便血如小豆汁;《医林类聚》(卷一四一)阿胶丸,以本品与白芍、黄连、白茯苓同用治先便后血《圣惠方》阿胶散,以本品与赤石脂、当归、黄连、芍药、干姜合用,治疗脓血痢绕胳疼痛者。《本草纲目》用“阿胶二两、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治孕妇血痢。《宣明论方》阿胶梅连丸,以本品与乌梅肉、黄连、黄柏、当归等药合用,治阴虚下痢五色者。

4. 衄血   如《百一选方》治疗鼻出血用真透明阿胶1片,如小指大,贴眉心。《圣惠方》(卷三十七)茜根饮用蛤粉炒阿胶与茜根、黄芩、侧柏叶、生地、甘草同用治衄血不止。据临床报道,用出血止血汤剂(阿胶、丹皮各6~9g,仙鹤草、香附子各6~12g小儿酌减。水煎服,每日1剂,5日为1个疗程,鼻出血局部可以给予凡士林纱布条填塞压迫止血)治疗各种鼻出血88例,临床治愈率为98.9%[河北中医,198904)22]。

5. 月经过多、崩漏及产后下血   “女子以血为本”,女子胎前产后、日常生理都与血密切相关。阿胶性平、味甘,为血肉有情之品,又偏于滋阴作为补血止血的良药,在妇科出血性疾病治疗上的作用无可替代。阿胶可以单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合成煎剂、药粥等服用。组方举例参见下文阿胶治疗“妇科病证”所述。

三、阴虚诸证

1. 阴血亏虚、虚风内动   本品味甘质润,入肾滋阴,阴液亏虚之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虚风内动等症经常选用,常与其他滋阴药同用。如《伤寒论》黄连阿胶汤,以阿胶之甘平、滋阴润燥黄连之味苦性寒、直折心火,两药配伍一则滋阴补肾、养血止血,二则清心降火配黄黄芩、白芍、鸡子黄等药,有育阴清热除烦之效,治阴虚阳热上亢,或热病伤阴,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干脉数者。《温病条辨》大定风珠,本品与滋阴息风的干地黄、白芍、生龟甲、生鳖甲同用,治阴血亏虚、水不涵木引起的手足蠕动或瘈疯等虚风内动之证。《温病条辨》加减复脉汤配炙甘草、干地黄、麦冬等药滋阴复脉,治肾阴耗损,身热不甚,久留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背,或神倦耳聋,脉虚软或结代者。

2. 阴虚燥咳   燥邪客肺,肺阴被伤,肺失宣肃,常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鼻燥咽干等症。阿胶甘平入肺,质黏滋润,滋阴润肺,故治肺燥咳嗽亦常选用,尤以阴伤重者用之为宜。因其性黏腻,功专滋养而无化痰之效,故多入复方与清燥润肺、化痰止咳之品同用,以标本兼治。《本草纲目》日:“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方如《医门法律》清燥救肺汤,以之与桑叶、石膏、麦冬、枇杷叶、杏仁等同用,治温燥伤肺、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之证。

3. 虚劳喘咳   肺为娇脏,喜润泽,虚劳喘咳又多见肺阴不足。阿胶甘平入肺而质滋润,又具良好的滋阴润肺之功,常治肺阴不足之虚劳喘咳。如《小儿药证直诀》补肺阿胶散,重用阿胶以滋肺阴、润肺燥、养血止血,与牛蒡子、杏仁、马兜铃、甘草等同用,治小儿肺经阴虚火旺、气粗喘促。清·《杂病源流犀烛》阿胶四物汤,用阿胶、当归、白芍、地黄、川芎水煎服,治血虚久咳。《圣济总录》阿胶饮,以之与人参、豆豉、葱白同用,治咳嗽日久、气阴被伤。若治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证属肺虚气弱者,可以之与五味子、人参、款冬花、贝母、罂粟壳等药同用,如《卫生宝鉴》引王子昭方九仙散。若治肺肾阴虚、劳嗽咳血,用本品尤为确当,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润肺止血,并多与天冬、生熟地、百合、贝母、百部等滋阴润肺止咳药同用,以增强药力,如《医学心悟》月华丸。

4. 肠燥便秘   阿胶既能养阴、补血,也能润燥。《本草纲目》谓“阿胶乃大肠之要药”,在临床上本品广泛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燥便秘证。如《圣济总录》用本品20g、细葱适量以养血润肠,可用于老年、久病、产后、痒疮出血等原因所致血虚便秘难下者。《和剂局方》阿胶枳壳丸以阿胶配枳壳、飞滑石,炼蜜合用,治产后虚羸之大便秘涩。《仁斋直指方》胶蜜汤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蜜二匙温服,以治老人虚秘。

四、妇科病证

阿胶性平、味甘,为妇科要药。《本草纲目》对其在妇科的功效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疗女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圣药也。”妇人血常不足,阿胶为养血润燥佳品;妊娠胎动不安,阿胶为养血安胎圣药产后调养气血,阿胶为血肉有情之物;冲任不固失血,阿胶为养血固冲上品。可见临床总取其补血止血,偏于滋阴,兼能调经安胎之效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崩、崩漏带下、妊娠腹痛、妊娠胎动、妊娠呕逆、产后腹痛、胎漏、殒胎、难产、产后便秘等妇科疾病。列举阿胶治疗部分妇科病证及其组方如下:

1. 月经病   《金匮要略》胶艾汤治妇女冲任虚损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或妊娠、产后下血不绝,腹中疼痛者本方用阿胶,具有止血、补血的双重作用,复与艾叶及四物汤配合,而成为后世养血止血、调经安胎的祖方。《金匮要略》载温经汤为治疗寒瘀痛经之名方,方中阿胶、当归、白芍、麦冬滋阴养血以补冲任之虚损,阿胶兼具止血之效,吴茱萸入肝经以散寒止痛,桂枝通行十二经脉,再配参、甘草、半夏、生姜益气健脾和中、益气生血摄血,诸药合用,温经散寒、养血瘀,主治冲任经虚、中气不足、小腹久冷、崩中不止、漏下赤白或曾半产、瘀血在腹内、绕脐撮痛、相引腰背、咳唾涎沫、唇口干燥、五心烦热、奄忽眩冒、寒热倦怠、月水过多及过期不至不成妊等证候。《妇科玉尺》胶艾丸用阿胶、艾叶、白芍、香附、生地等煮糊为丸,治血虚经行后期。

2. 带下病   ·《世医得效方》当归煎以当归、赤芍、牡蛎(火煅,取粉)、熟地黄(酒蒸,焙)、阿胶(锉,畔粉炒)、白苟、续断、地榆治赤带不止、腹内疼痛、四肢烦疼、不欲饮食、日渐羸瘦。《傅青主女科》以清肝止淋汤主治赤带,方中用当归、白芍、熟地、阿胶滋血养肝,少加清火之味黄柏、丹皮清泻相火,使气分不热,血也相安。

3. 妊娠病   前述《金匮要略》胶艾汤亦常用于妊娠胞阻、胎漏下血,“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安胎名方寿胎丸,其方由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组成,具有补肾固摄、养血安胎作用,主治滑胎,方中阿胶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全方补肾益精养血,又不过用滋腻之品。南宋·《妇人良方》阿胶散以熟地黄、白芍、艾叶、当归、甘草、阿胶、黄芪组成,收补血益气安胎之功,主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或因跌仆,或因毒药,胎动不安,腰痛腹满或胎漏下血,短气乏力者。《圣济总录》记载:“糯米半升煮作粥,临熟即下阿胶一两搅匀温食之,治妊娠胎动不安,可收养血健脾安胎之效。”《经效产宝》以之与黄连、石榴皮、当归同用,有清热解毒止痢之功治妊娠腹痛、下痢不止。

4. 产后病   妇人产后多虚多瘀、失血过多,常表现气虚、血虚症状。虚则补益,阿胶为产后养血补虚之要药。如《千金方》以内补当归建中汤加阿胶及白芷丸,为补血养血之剂,用阿胶补血止血,配伍其他养血活血的药物,使瘀血去新血生,而行养血滋阴润燥之功。又如《和剂局方》阿胶枳壳丸以阿胶、枳壳、滑石养血润燥、行气通便主治产后虚羸、大便秘涩。临床报道以黄连阿胶汤加乌贼骨主治平素阴虚、产时伤血较多、营阴耗损而致阴虚生内热、热迫于血、冲任失守、致恶露不绝者,收到较好疗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16(6)24]。采用胶艾汤加味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月经异常(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点滴或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208例,总有效率为98.56%,疗效满意[陕西中医,200627(6)657]。

另外,阿胶还常与猪苓、滑石、泽泻、茯苓同用,治阴虚津伤、水热内蓄、小便不利者,如《伤寒论》猪苓汤《卫生宝鉴》阿胶梅连丸,阿胶与乌梅、黄连、黄柏、当归等配伍应用治下痢、无论久新赤白青黑疼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载驻车丸,用黄连、炮姜、当归、阿胶以滋阴、止痢,主治久痢伤阴、赤痢腹痛、里急后重、休息痢。

【用法用量】用开水或黄酒化服,5~15g入汤剂宜详化兑服。止血常用阿胶珠或用蒲黄炒润肺常用蛤粉炒阿胶。

【使用注意】本品性黏腻,有碍消化,脾虚胃弱便溏者宜慎用。

【按语】

一、关于阿胶用皮历史演变的讨论

阿胶的药用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有研究认为,先秦有胶多种,如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等但没有驴皮胶[中成199517(7)41].至汉·《神农本草经》已有“阿胶”、“傅致胶”之名,但也没有指明是由何种材料制成。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中明确记载“煮牛皮作之”。唐·《新修本草》记载“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唐宋时期驴皮、牛皮二皮通用,且认为驴皮胶药用好于牛皮胶,驴皮胶已占主导地位。如唐·《本草拾遗》称“诸胶皆能疗……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明代《本草纲目》中写道“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明代已以驴皮为主。清代之后,多数文献如《本草求真》《本草述钩元》《神农本草经读》《增订伪药条辨》等都载:以乌驴皮和阿井水制成,而把牛皮胶当做伪品。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明确阿胶原料是驴皮,牛皮制成的称黄明胶。

二、关于阿胶的炮制和用法的讨论

临床使用阿胶,大致可分为生用、炒用,即将阿胶块打碎烊化,或将阿胶块切成丁,炮制成阿胶珠烊化。阿胶炒用者,处方名日阿胶珠。

关于阿胶的炮制,汉时即有“去腥味,不腻膈”的记载。《本草经集注》云“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起燥乃可捣,有不沸处更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令烊。”《本草纲目》载:“今之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火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炒炙阿胶的辅料各地不同,主要为海蛤粉或蒲黄粉。炮制目的其一是因为本品性滋腻且有腥气,炒后补而不腻并能除去腥味,即通过炒制,挥发去除制胶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腐败产物(游离氨、三甲胺、问陳、甲基吲哚等),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二则炮制后,阿胶质地酥脆,便于粉碎。三则蛤粉炒可增加其清热化痰、养阴润肺之功,蒲黄炒可增加其祛瘀止血之效,如清·《本草备要》指出:“蛤粉炒去痰,蒲黄炒止血。”

除炒制外,现代也有用烤制、烘制、真空法炮制阿胶珠等工艺,所用辅料除海蛤粉和蒲黄外,尚有用粳米粉、甘草粉、牡蛎粉和滑石粉等,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提出不宜用滑石粉代替蛤粉炒制阿胶,因为滑石属清利而非补益之品,与阿胶的药性不和,对体质虚寒的患者不宜[菏泽医专学报,200113(1)12]。另外,还有厂家将阿胶研制成阿胶浆、阿胶片,以利于患者服用。

因阿胶性腻,脾胃虚弱者宜慎服之。又因其性黏,入煎剂影响他药有效成分的煎出,故不宜入煎剂,宜烊化服用或入丸、散剂。

【现代研究】

一、化学成分

阿胶由胶原蛋白、多肽类物质、多糖类物质及其他小分子物质组成。阿胶中含有硫酸皮肤素和透明质酸等多糖及其降解、结合成分,以及生物酸等成分。

二、 药理作用

阿胶能促进机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抗贫血作用能对抗内毒素引起的血压下降、血黏度上升,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小板的数量,有明显的止血作用。阿胶含药血清能促进肺癌PG细胞凋亡,能抑制和杀伤癌细胞。另外,阿胶有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耐缺氧的作用可以增加食物中钙的吸收,增加血钙浓度,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其富含胶原蛋白、多糖类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能改善皮肤和机体的营养状况,有美容养颜和保健功能。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产后失眠   以阿胶为主组成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产后失眠36例,经1~3个疗程治疗后,20例获显著疗效,睡眠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消失,且停药后未见复发15例有效,睡眠时间较前延长,伴随症状亦有改善总有效率为97.22%[中国民间疗法,2001,9(2)43]。

2.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以黄连阿胶汤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90例,并与尼尔雌醇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以黄连30g,阿胶10g白芍、何首乌各15g制成浸膏胶囊,每粒胶囊含原生药6g,每天服药量相当生药50g,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良好、副作用小[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73(2)6]。

3.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以阿胶、党参、熟地、山楂等补气养血健脾药物组成复方制剂复方阿胶浆,在中断化疗后立即给予复方阿胶浆20ml口服,2次/日,并合用鲨肝醇等西药,治疗化疗中白细胞减少症100余例,总有效率为92.9%[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6(6)334]。以复方阿胶浆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全身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及贫血患者45例,并与单纯化疗的对照组4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2年化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1)11]。

4.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用阿胶外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00例,治疗方法:治疗组用20~30g阿胶,隔水加热使之软化,剪成重1.5~2g的小段,再分别放入沸水中待充分软化后,用手捏成椭圆形而又光滑的栓剂。用时先将栓剂1枚放入热水里,待其充分软化后塞入肛门,再用肛门管送入,送入深度和枚数以患者病位高低和病变范围大小及多少而定,一般1~2枚,每日大便后上药1次,7~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停药4天。结果治疗组痊愈118例、有效76例,有效率为97%[中医杂志,199031(3)41]。

5. 治疗口腔溃疡   用阿胶12g黄连、黄芩各10g,杭芍20g,鸡子黄(不煎)1枚,将上药加水1000ml煎至400ml趁热冲搅鸡子黄,1日服2次,配合外涂鸡蛋油。治疗口腔溃疡患者122例,1个疗程为19天。结果痊愈102例、显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4.3%[辽宁中医杂志,1991,18:37]。

6. 治疗慢性咽炎   用黄连阿胶汤加肉桂治疗慢性咽炎85例,药用黄连5~10g黄芩、白芍各10~15g,肉桂(后下)5g阿胶(烊化)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300ml,分2次服,每次以热药汁冲服生鸡子黄1枚,6天为1个疗程。临床治愈38例、好转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9%[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19(2)14]。

7. 治疗乙脑水肿   用阿胶冲剂(阿胶等数味中药经特殊工艺制成)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明显脑水肿表现的患儿34例,并以西药对照组34例为对照。治疗方法:意识不清者鼻词冲剂,冲剂浓度在25%以上,冲剂用量为每次0.5g/kg酌病情每6~8小时1次,连用510天有脑疝先兆者,先用小剂量甘露醇(每次0.25~0.5g/kg,每6或8小时重复1次),同时冲剂治疗。结果痊愈32例,好转2例[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3)1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