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

 木香草堂 2018-09-14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上传: 梁晓阳

学贵知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证明,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被激活,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变被动学心为主动进取。著名教育学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课堂教学就应重视“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智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喜欢语文,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小学生充满好奇,渴望探索,老师要鼓励学生对书本的问题质疑,对周围事物多观察,善疑问,敢探索。如教学第8册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两个铁球能不能同时落地?为什么会同时落地?显然动手让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提出“为什么”,进行研究、探讨。有的问:伽利略为什么要有两个假设?有的问:伽利略做实验如果失败了,会怎么样呢?……不管学生提出的疑问如何,甚至幼稚可笑,教师应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不但不能冷嘲热讽,而且应当肯定他们敢于提出疑问的勇气。如教完《尊严》一课后,教师留有一段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课文的题目为什么用“尊严”?同学们听了,有的忍不住笑出声;有怀着鄙视的眼光设向他;有的甚至指责他:“老师在课后练习中讲过了,还问?”这时老师鼓励这个学生说:他很勇敢,提的问题很重要,有创新意识,课后大家讨论,看谁能最准确回答。这样,“一石激起千重浪”,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要让学生会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课始,抓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对全文起着统领的作用,因此,课一开始,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例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出示课题后,就问: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这个中国孩子发出的呼声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出呼声?向谁发出呼声?等等。这样就为理解课文“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内容做个铺垫。另外,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学生疑之所在。如《鸟的天堂》,“天堂”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在哪里?为什么会是鸟的天堂?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的这些质疑,顺藤摸瓜由课题扩展到课文内容,再到揭示课文蕴含的哲理,激励学生去探索新知识,提高素质水平。
  2、课中,抓关键词句质疑。在教学内容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诱导学生自己探讨动脑,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首先要抓住关键词语、句子质疑。如教学《生命生命》一课第二自然段时,教师抓住: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那样强烈!这个句子的“挣扎”“鼓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挣扎?怎样的挣扎?从而让学生通过“极力鼓动双翅”表达“飞蛾”求生的欲望,为课文“珍惜生命”打下基础。其次,还可以从“看似矛盾,却是合理”的地方质疑。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第8自然段时: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蝙蝠是动物,是有生命的,而“雷达”没有生命,怎么裹在一起呢?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模仿”说明“利用”的必然性。这既引导学生质疑,又学会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思维。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运用,从标点符号运用,从表现中心进行发问。总之,教给关键处随机点拨,通过演示、换词比较等方法,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培养主动学习,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3、课尾,抓首尾段或或扩展活动质疑。有的课文的首尾段带有总起或总结作用,有的课文首尾带有前后呼应,抓住它质疑可以使学生把握全文的内容或写法,如教学第8册《桂林的山水》一文,引导学生从首段发现问题:“为什么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学生通读课文后,知道了这是课文的总起段,全文围绕这个意思来写,文章的结构是总述—分述—总结,层次清楚。这个问题解决,使学生把握全文的内容及写作方法。还可以利用知识扩展活动引导质疑。如教学《司马光》时,在知识扩展延伸活动时,其中有一个学生发问:司马光可以不把缸砸破,用另外的办法救那个小朋友吗?这时,教师学生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开阔思路,各抒已见,这时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超越课本质疑。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的欲望突出,创造思维潜能极大,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超越老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发现问题。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利用课文的知识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对课堂产生的问题到课外去探索。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学生知道了雷达是人类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你还知道了雷达还有什么东西是由哪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得到启发而发明的吗?你还可以从哪些动物的什么特点得到启示,发明新东西吗?这样引导鼓励学生课外查资料,动手实践。又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最后一句:“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资料,证明大科学家、大名人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寻求新知识,从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切实改变只注重传授知识的课堂,帮助学生发展知识和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和探索能力,为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而教学。

http://www./360802000014230120/column30231/c8d5849d-736c-45e0-88ee-46e10632e200.html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