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养生之“五输穴”应用十二:心包经的五输穴详解

 乖乖隆的冬万马 2018-09-14

大家都知道,在日常艾灸养生的时候,合理的选穴和配穴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熟悉身体的各个穴位,而“特定穴”在我们所有的穴位当中数量不在少数,如果掌握了我们这些“特定穴”,艾灸养生治病就可以事半功倍。

何为特定穴?在我们身体的十二条正经当中,有一部分穴位,他们它们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这些穴位就被称为“特定穴”。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个五输穴,也是属于特定穴的一种。掌握五输穴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自己在家里艾灸大有好处。

那么五输穴具体指什么呢?五输穴是一组具有重大意义、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运用范围广泛特点的穴位,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具体来说,五输穴就是井、荥、输、经、合穴的总称,我们身上的12条正经都有各自的五输穴,这些穴位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在我们身上总共有60个这样的穴位。

那么,艾灸选穴时,这个5个穴位应该如何选呢?这个在著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上说的就比较详细,书上是这样描述五输穴的:“井穴专主心下满, 荥穴泻火主身热,输治体重与节痛,经主喘咳并寒热,合当逆气而下泄。”这里说的心下满指的就是胃脘部痞闷胀满的病证。 荥穴主要用于各种热症,经穴主要用于喘咳之症,而合穴主要用于饮食不节之症。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已经讲过了身体12条经络当中的11条,今天我们来说说最后一条重要经络:心包经的五输穴。在讲述心包经的五输穴具体情况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心包经。

《医学正传》这样描述心包经:“心包络,实乃裹心之包膜也,包于心外,故曰心包络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心包经就是心的包膜,主要是用来保护心脏的。

我们心脏就像是君王,而心包经就好比是保护君王的御前侍卫,当外邪入侵的时候,心包经就起到防御的作用,因此,心包有代心受邪的功用。心包经这条经络很短,两侧一共是18个穴位,它从天池穴开始,沿着手臂内侧中线,一直走到手中指尖的中冲穴结束。

当我们的心包经不通的时候,典型的症状有: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闷口干、神经衰弱、掌心发热等等。也就是说心包经的病候大多是偏向于神智方面的异常。因此,心包经上的穴位主要用来治疗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心包经本身的五行属性,它的五行有点特殊,因为它是处于变化状态的。什么意思呢?中医认为在每年的九月二十二日至次年三月二十,心包经的五行是属火的。而每年的三月二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它的五行是属水的。

心包经是阴经,根据阴经的五行属性规则,这5个穴位的五行属性分别是:中冲穴五行属木,劳宫穴五行属火,大陵穴五行属土,间使穴五行属金,曲泽穴五行属水。

在具体艾灸取穴的时候,离不开“子母穴”这个理论,古人认为治病应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意思就是说当我们遇到经络的实证的时候,我们艾灸时,取其子穴就可以了,而遇到虚证的时候,找到母穴艾灸,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那么到底什么是子母穴呢?五行中认为“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举例来说,“金生水”,则金为水之母,水为金之子,其它类推。由于心包经本身的五行属性是变化的,因此它的子母穴也是变化的。

九月二十二日至次年三月二十日

心包经五行属火,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因此这个时间段,心包经的子穴是五行属土的大陵穴。

其次是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因此这个时间段,心包经的母穴是五行属木中冲穴。

三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二十一日

而在每年的这个时间段,心包经的五行变为水,水生木,所以此时心包经的子穴为属木的中冲穴。金生水,此时心包经的母穴为五行属金的间使穴。

讲完了心包经的心包经的五输穴之五行属性,以及心包经的子母穴,最后跟着掌门师兄一起来了解一下,心包经的五输穴的具体位置以及他们的主要功效吧。

一、心包经之井穴:中冲穴

中冲穴的位置在我们中指指尖的中点。

艾灸中冲穴,就可以疏通心包经,从而保证全身气血畅通,引血归经各守其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目的。在临床上,中冲穴常用于治疗中暑、昏迷、心绞痛等病症。此外,刺激中冲穴,还能通过缓解排便时的紧张情绪,来预防与改善便秘的症状。

因为心包经的五行是变化的,因此中冲穴这个穴位也比较特殊,上文已经讲过,每年的九月二十二日至次年三月二十,中冲穴是心包经的母穴,善治心包经的虚证。手厥阴经络脉发生病变,实证就会出现心病,虚证可见心中烦乱。因此,在这个时间点,中冲穴善治“心病”,如心绞痛等。而在三月二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一日这个时间段,中冲穴为心包经的子穴,此时中冲穴善治“心中烦乱”。

二、心包经之荥穴:劳宫穴

劳宫穴在我们的手掌心,在第 2、3 掌骨之间偏于第 3 掌骨,握拳屈指时,我们的中指指尖碰到地方就是劳宫穴。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其强壮心脏功能,安心定神效果非常好,同时补养心脏的效果也不错,且补养速度也很快。

三、心包经经之输穴:大陵穴

大陵穴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每年九月二十二日至次年三月二十这个时间段,大陵穴为心包经的子穴,善治该经实证,如心绞痛等“心病”。大陵穴是孙真人十三鬼穴之一,其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早已被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所证明。大陵穴被经常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病症。

四、心包经之经穴:间使穴

间使穴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每年的三月二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一日这个时间,间使穴为心包经的母穴,善治心包经虚证,如心中烦乱。间使穴善治热病、疟疾,尤其对于疟疾是经验用穴。间使穴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五、心包经之合穴:曲泽穴

曲泽穴怎么找?我们稍稍弯曲肘部,在肘弯里就可以摸到一条大筋,在其内侧(尺侧)肘弯横纹上有一个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针灸铜人》中记载艾灸曲泽穴可以“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疹,臂肘手腕善动摇”。同时,曲泽是心包经的合穴,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因此,艾灸曲泽穴还可治疗胃痛、呕吐、呕血等胃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