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3牙齿焦黑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133牙齿焦黑

[概念]

牙齿焦黑,《脉经》谓'齿焦'、'齿忽变黑'。《诸病源候论》有'牙齿历蠹候'、'齿黄黑候',历蠹者,牙齿黯黑之谓。到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尤重视验齿,他在《南病别鉴》中说:'齿焦无垢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劫也。'《温病条辨》则把'齿黑'列为热邪深入下焦的重要指征。

牙齿焦黑与齿垢焦黑不同,后者是指附于牙齿上面的污垢而言,刮之可去。

[鉴别]

常见证候

下焦热盛牙齿焦黑:牙齿焦黑,热深不解,口干舌燥,手指蠕勤,脉沉数。

肾热胃劫牙齿焦黑:牙齿焦黑,上附污垢,伴咽干口渴,烦躁不眠,或腹满便秘,脉数,舌绛。

风冷客经牙齿焦黑:牙齿黄黑干橾,伴齿根浮动,腰膝酸软,脱发,脉沉弱,舌质淡黯,苔薄白。

鉴别分析

下焦热盛牙齿焦黑兴肾热胃劫牙齿焦黑:两者均为热邪内竭津液所致,见于温热病后期,但前者较后者危重。下焦热盛牙齿焦黑是由于'热邪深入下焦',热深不解,津液干涸,齿失津润,故见牙齿焦黑。辩证要点为:齿焦黑无垢,伴有欲作痉厥之症,如手指【虫+需】动,脉沉数等。治宜咸寒甘润法,二甲复脉汤主之。肾热胃劫牙齿焦黑由于肾热胃燥,气液被耗,齿失滋养,则见齿黑。辩证要点为:齿焦有垢,伴有烦躁不寐。治宜清胃救肾法,玉女煎主之;若有腹满便秘的可用调胃承氟汤治疗。

风冷客经牙齿焦黑:本症内缘髓虚血亏,不能养齿,外缘风冷人经,内外相客,齿枯无润,故令齿黄黑。正如《诸病源候论》所说:'风冷乘其经脉,则髓骨血损,不能荣润于牙齿,故令牙齿黯黑,谓之历蠹。'辩证要点为:齿色黄黑或黯黑干燥,伴牙齿浮动,兼有腰膝酸软,脱发等肾精不充症状。治宜填精除风法,方选地骨皮散治之。

牙齿焦黑,多见于温病热极伤阴期,预后不佳。《脉经》把牙齿焦黑列为死候之一,如'病人目无精光,及牙齿黑色者,不治。''病人阴阳俱竭,其齿如熟小豆,其脉驶者死。'又说:'病人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病人唇肿齿焦老死'等。但只要我们谨守病机,积极治疗,或可冀有幸生者。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齿黄黑候》:'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足阳明之脉,皆人于齿。风邪冷氟,客于经脉,髓虚血弱,不能荣养于骨,枯燥无润,故令齿黄黑也。'

《南病别鉴》:'齿焦无垢者死。(齿焦肾水告涸,无垢胃液亦竭,故死。)齿焦有垢者,肾热胃划也。(有垢者,火盛而气液末竭,用调胃承气,微下胃热。)当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肾可也。(肾水亏者用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