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77妊娠心烦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277妊娠心烦

[概念]

妊娠心烦是指孕妇心惊胆怯、烦闷不安,抑郁不乐而言。古称'子烦'。《医学心悟》说:'子烦之候,不善调摄,则胎动不安矣。慎之。'如怀孕初期,微觉烦热,为常有现象,不属子烦证候。

妊娠心烦的诊断,须是'孕妇别无他热惟时时心烦者。'若因他病而烦热者,则当别论。

[鉴别]

常见证候

阴虚妊娠心烦:妊娠五六月,心中烦闷,坐卧不宁。或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咽燥口干,但不欲多饮,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无苔,脉细数而滑。

痰火妊娠心烦:孕妇心悸胆怯,烦闷不安,头重眩晕,或中脘满闷,囗粘恶食,时有泛恶,呕吐痰涎,苔黄腻,脉滑。

肝郁妊娠心烦:妊娠数月,心惊胆怯,烦闷不安。精神抑郁易怒,两胁胀痛。善太息。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滑而数。

鉴别分析

阴虚妊娠心烦与肝郁妊娠心烦:同有热象,皆因热扰心神,神明不安所致。故均表现为心鷘胆怯,烦闷不安,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数等症。惟病因、病机相异。阴虚妊娠心烦,多由阴血素虚,孕后阴血聚养胎元,阴血愈虚,阴虚则内热,虚热上扰神明,以致烦闷不安,此系虚热;而肝郁妊娠心烦,多由忿怒忧思,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木火上逆,扰及心神,引起烦闷,此系郁热。辨证要点是:阴虚妊娠心烦,常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咽燥口干,但不欲多饮;肝郁妊娠心烦,则必见肝气郁滞之候,如两胁胀痛,胸闷,善太息,精神抑郁易怒等。从脉象分辨,阴虚者其脉小而细;肝郁者其脉必弦。若兼见舌光无苔,或花剥苔等阴虚之征,更有益于鉴别。阴虚妊娠心烦的治法,宜养阴清热、除烦安神,方用人参麦冬散;肝郁妊娠心烦的治法,宜疏肝解郁,清热除烦,方用逍遥散加减。

痰火妊娠心烦:多因痰饮内停,孕后阳气偏盛,痰热相搏,上冲于心而致。症见头重眩晕,心烦胸闷,呕吐恶食,苔黄腻、脉滑。《太平圣惠方治痰热诸方》说:'上焦痰热,头旋目运,心神烦燥,不下饮食'。《沈氏女科辑要子烦》则说:'因痰者,胸中必满'。宜清热涤痰,除烦安祌,方用竹沥汤加浙贝、天竺黄。

妊娠心烦一症,李太素曾明确指出:'由受胎后,血热于心,心气不清,故人郁闷撩乱不宁。因妊娠而烦,故曰子烦。非子在腹中烦也'。孕妇热扰心神的原因,不外乎阴虚,痰火,肝郁三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加以鉴别。

[文献别录]

《普济方妊娠诸痰门》:'夫妊娠虚烦懊热者,以阳气偏甚,热气独作,心下懊闷,头痛面赤,小便黄涩,甚则淋痛是也。病源又谓之子烦'。

:'孕妇七八个月,伤暑伤热,以致子烦。胎气迫上,咽喉窒碍,心腹胀痛,下坠似痢,每登厕,坐时一炊久,忽而气下,方得大便一通。世俗率用痢药,不知病在胎热子烦。用小柴胡汤下黄莲阿胶丸。'

《医学心悟妇人门》'若脾胃虚弱,呕吐食少心烦者,用六君子汤。'

《张氏医通妇人门》'妊娠若烦闷,头目皆重,是心肺虚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