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病患者要警惕这3个“夺命时刻”

 冬竹456 2018-09-14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乃至全球的头号死因。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日常有三个看似很普通的时刻,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可能就是危险的“夺命时刻”,如果能加以注意,则可避免意外的发生。


晨起时



人在睡眠时,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尤其是部分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早晨起床过快、过猛,可能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而引起脑血管破裂等严重疾病,也有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眩晕或是晕厥。另外,经过一晚上的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阻塞发生几率大,也有可能会加剧供血不足,引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起床的时候要慢一点,让身体有个适应。具体来说,要掌握好“3个半分钟”,即: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起身后,再在床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后,再下地活动。


饱餐后



偶尔饱餐,可能对正常人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却是非常要命的。饱餐后人体代谢需氧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负荷增加。另外,机体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使心脑等器官血供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从而冠脉的供血减少,这都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日常一定要注意控制饭量,吃饭保持七分饱,切不可因为偶尔“放纵”自己的食欲而导致意外发生。


排便时



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患者来说,如果你经常便秘,那么排便时就是容易发生意外的时刻。由于便秘时排便困难,通常会用力过大,这就会引起腹压升高,血压也随之升高,同时心率加快,导致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肌因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引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因此,保持大便通畅非常重要。日常应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饮食应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吃些松子、榛子等坚果。如便秘严重,则应在医师指导下用通便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