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韦国华:读书往事

 毛胡庄人 2018-09-15

【随笔】韦国华:读书往事

1

我用墨水瓶做了个小煤油灯。找来一截小铁管子,穿在一片圆形的铁皮中,让圆铁皮在墨水瓶的口子上顶着,再将一根截断的八根涛棉线带子穿进铁管子,这样棉线带子就从墨水瓶里吸上煤油,火柴一点,小油灯就亮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三合中学念初一时,还没有用上电灯。一到上晚自习,学校的铃铛就被老工友付伯“当当,当当”地敲响。同学们就从几乎看不清人脸的操场上停止打篮球,或者停止在田埂上捉萤火虫,或者从寝室的打闹之中停下来,拥拥挤挤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打开锁着的课桌抽屉,拿出自造的小油灯点上,作业没做完的做作业,作业做完的背书。

我们的学校,是当地一家大户付氏的祠堂,叫付家祠堂,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大四合院,不知是何原因,祠堂里的东西都被清除了,祠堂里重叠的大梁上、立柱上、连接立柱上方的木板上立体雕刻的那些精美的历史和神话故事,早被文革时的红卫兵用斧子、凿子给砍凿掉了,留下斑斑驳驳的疤痕,祠堂变成了三合公社(现属金寨县桃岭乡)的公立初中。上方的正厅是老师们的办公室,下方的前厅是老师们的宿舍,东西两边的厢房,便是我们的教室。教室没有天花板,可以看到房顶两面的房梁、瓦格和一块挨着一块灰黑色的小瓦。所以,教室是四面透风的,吹进教室的风,常常吹得我们的小油灯忽闪忽闪的。那次晚自习,我聚精会神地扒在课桌上念书背书,忽然感到额头上有点热,因为觉得自己戴的是一顶棉帽子,也就不在意。稍顷,感到额头越来越热,甚至有发烫的感觉。同桌石律发大声嚷道:“韦国华,你帽子着灯烧着了!”我大吃一惊,立即抓下来帽子,看到帽子的前方燃着明火冒着烟,就立即放到桌子上,用手掌接连拍打几下,总算把火打灭了,但烧焦的棉布却掉落下来,在帽子的前方形成一个难看的大洞。那时穷,买一顶帽子不容易。回到家,让母亲找了一块颜色相近的布给补上,因为补疤就像八路军的帽徽,所以,从那之后,我的同学一看我戴那顶有补疤的帽子,就喊我“韦八路”。

2

到高中时,我忽然迷上了小说。没有钱买,就向有书的同学借,借给我书的同学对我必有约法三章,几天内必须归还,如不归还,从此就不借书给我了。中午放学时,饥肠辘辘的同学们,立即从抽屉里取出带把的搪瓷碗,从十几个教室里汹涌而出,在教室中间通往食堂的那条大道上立即汇合成一支几百人的大队伍,冲向下方两百米外的食堂抢先站队。大队伍所经之处,尘土飞扬,跑步声噼里啪啦地响,就像一支溃败逃跑的大部队,争先恐后地向前奔跑。

有天中午放学,我正准备率先冲出教室,忽然想到那本向同学借来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要归还同学了。就马上从抽屉里取出那本小说,埋头读起来。不知道看了好长时间。偶尔抬起头,见同学们都坐在座位上。我问同桌的同学,现在是什么时间,是中午还是晚上?同学对我说,你怎么连时间都弄不清楚,是下午两点多了,马上要上下午的课了。这时,我才想起来我中午饭还没有吃呢,只能饿肚子了。有句成语,叫废寝忘食,用在我读书上倒是非常合适的比喻。

3

    讲到借书,想起一件事。我父亲调到金寨县委党校工作后,我发现他们单位有一个占两间房子的图书室,那里面有很多的书,我非常想进那个图书室里去看书。父亲得知后,告诉我,可以到党校办公室办一个借书证,然后就可以借书了。听父亲这样说,我太高兴了,马上去办了一个借书证,向那位图书管理员陈大姐一下借了一大摞书,有巴金的《家》《春》《秋》,有高尔基、托尔斯泰、普希金等外国作家的书,还有《鲁迅日记集》上中下集三大本,看完这些书后,我又去借一批书来看。在《鲁迅日记集》里,我读到我们家族比我父亲还高一辈分的韦素园和韦丛芜在南方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叫未名社。刚到广州时,韦素园需要卖文章来解决生活费问题,但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怎么卖。鲁迅得知后,就立即帮他去卖文章。第一天没有卖好,鲁迅便在日记中写了“帮素园兄卖文章,今日未果”这样的话,次日终于卖掉了,帮韦素园卖了好几块大洋,足够他支付几个月的生活费用了。于是我很感激鲁迅,感激他对我们家族的帮助。

借了一段时间的书后,父亲同事的孩子告诉我,那些书都是公家的,借了可以放在家里不还了,没有人到家里来要的。我说,大家都借不还了,图书室以后就没有书了。父亲同事的孩子说,公家有钱,没有了他们再买呗。听了他们的话,我开始只借不还了。大约过了几个月,我忽然收到党校图书室给我的催还书的打印纸条,那纸条上面还盖有图书室的公章,那只有小半张纸的纸条上的措辞很严肃的。我于是像犯下严重错误似的,又像被人捉住的偷贼,心里很害怕,赶忙将我所借的书,不管看没看完,都送去了图书室,让管图书室的陈大姐从借阅的登记簿上一一消掉了我所借书的记录。过了几天,父亲同事的孩子对我说,你真傻,叫你还你就还呀,我们都没有还,她有什么办法,吃掉你呀。听了他们的话,我有些后悔,觉得自己真的很傻,我这个乡下的孩子真是很笨。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很对,既然是借书,就应当归还,不然父亲知道情况后,也会批评我,督促我归还的。因为,父亲总是教导我们兄妹要好好做人,不要做任何坏事。父亲从来不占公家的一分一厘,他也从来不允许我们去占公家的东西。后来我参加工作,被提拔为领导干部,工作几十年我都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不去做贪赃枉法的事情。

4

我念初一时就喜欢体育活动,中学5年(那时高中是两年制)每年都参加球类和田径运动会。有次去双河区高中参加比赛,一位扎着两根长辫子、名叫汪忠霞的高中女生坐在篮球架下面的石条上看一本书,因为她也参加比赛,是双河高中篮球女队的,我就问她看的是啥子书。她告诉我是《红楼梦》,我第一次听说有这么本书。她热心地告诉我,书里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她还告诉我,她看了很多很多的书,那些书叫什么什么名字等。我于是记住了她的话,后来果真去买了她说的书中的几本。在我念初二那年,县体委的李声余老师到我们三合初中选运动员,到县城参加集训,准备到六安去参加全地区中学生运动会,结果我们学校有两人被选中进入县中学生田径队,一个是我,一个是我大妹嫒娟,她在念初一,她打着赤脚都能跑得很快,是我们三合中学跑得最快的女孩。到县城里的金寨一中参加集训,因为妹妹太小,需要夜里给她盖被子,没有女生愿意带她睡觉,结果有一位大姐姐主动带她睡。妹妹告诉我后,我去表示感谢,见面才知道,原来是汪忠霞大姐姐,她被选到了县中学生女篮,也参加县里的集训。

参加六安地区中学生运动会时,我听说皖西大戏院在放《红楼梦》的戏曲片,我想到汪忠霞大姐向我介绍的那本《红楼梦》,就邀了几位田径队的队员去看电影,看到贾府不要林黛玉,林黛玉因此病死了,贾宝玉非常伤心时,把我们看得都哭了。出了大戏院,我们几个还在抹眼泪呢。

我参加工作后,汪忠霞大姐从全军乡调到我的母校三合中学当老师,我则在老家幼时曾读过书的关山大队的关山小学当老师,因为经常去她们学校开会,彼此就更熟悉了,还认识了她的先生陈老师,他们生了儿子,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我常跟她谈论读书方面的事。后来我调到县城工作,结了婚,方知道汪忠霞是我岳母的堂妹,她成了我的小姨。自从小姨向我介绍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后,一直对我有影响。我先后买了三个版本的《红楼梦》,读了很多遍。近年读《红楼梦》的时候,我开始写《红楼梦随笔》了,属于文学评论之类的文章,如《王熙凤的“制度理念”》、《权力的含金量》、《贾雨村是怎么断案的》、《袭人的责任心》、《贾瑞之死》等,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了近10篇。我打算写满20篇后,出一个集子。我读书,一般每本书只写一篇读书札记或读书随笔,而《红楼梦》却打算写20篇,也许更多,可想而知,《红楼梦》在我心中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201778日夜,写于六安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