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金额怎么计算而发愁吗? 你还在为融资租赁财务费用的每年确认金额发愁吗? 你还在为融资性质分期付款的财务费用每年确认金额而发愁吗? 你还在为教材上六列数据表的繁杂计算而焦头烂额吗? 现在不愁了,川哥独创两列数据法,轻松解决理解和计算难题,带你飞!
NO.1 持有至到期投资
例题:2010年1月1日,红星公司支付价款1 100元,从活跃市场上购入3年期债券,面值1 000元,票面年利率5.00%,每年末收到利息50元,本金最后一次收到。
第一步:构建考虑时间价值的等式 1100=50/(1+i)+50/(1+i)^2+50/(1+i)^3+1000/(1+i)^3 (^表示次方) 运用单变量求解的方法,得到内含报酬率i =1.5620%.
即是说,以现值1100元为基础,按照1.5620%的利率不断地利滚利、同时每年收到利息、最后收到本金,债券余额终究会变为零。
第二步:演绎利滚利的过程
第一步已经明确说了,这个过程就是从1100元演绎到0的过程,中间经历了按照实际利率利滚利、收到利息、收到本金,那么川哥一步步来解读: 第一年末:在期初1100的基础之上,按照实际利率1.5620%滚了一次利息,本息之和增加,然后收到50元利息,本息之和减少,得到1100*(1+1.5620%)-50,即得到了1067.18,同时也可以得知第一年滚的利息正是1100*1.5620%. 第二年末:在第一年末1067.18的基础之上,按照实际利率1.5620%滚了一次利息,本息之和增加,然后收到50元利息,本息之和减少,得到1067.18*(1+1.5620%)-50,即得到了1033.85,同时也可以得知第二年滚的利息正是1067.18*1.5620%. 第三年末:在第二年末1033.85的基础之上,按照实际利率1.5620%滚了一次利息,本息之和增加,然后收到50元利息和1000元本金,本息之和减少,得到1033.85*(1+1.5620%)-50-1000,即得到了0,同时也可以得知第三年滚的利息正是1033.85*1.5620%. NO.2 融资性购买固定资产 例题:明星公司购买免增值税的固定资产,价格30000元,分三年支付,每年末支付10000元,市场利率6%。
第一步:构建考虑时间价值的等式 PV=10000/(1+6%)+10000/(1+6%)^2+10000/(1+6%)^3 (^表次方) =26730.12
这个过程就是从26730.12元演绎到0的过程,中间经历了按照实际利率利滚利、支付利息、支付本金的过程,那么川哥一步步来解读:
第二步:演绎利滚利的过程
第一年末:在26,730.12的基础之上,按照利率6%滚了一次利息,负债增加,然后支付10000元,负债减少,得到26,730.12*(1+6%)-10000,即得到了18,333.93,同时也可以得知第一年滚的利息正是26,730.12*6%. 第二年末:在第一年末负债18,333.93的基础之上,按照利率6%滚了一次利息,负债增加,然后支付10000元,负债减少,得到18,333.93*(1+6%)-10000,即得到了9,433.96,同时也可以得知第二年滚的利息正是18,333.93*6%. 第三年末:在第二年末9,433.96的基础之上,按照利率6%滚了一次利息,负债增加,然后支付10000元,负债减少,得到9,433.96 *(1+6%)-10000,即得到了0.00,同时也可以得知第三年滚的利息正是9,433.96 *6%. NO.3 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 在计算流程上相当于融资性购入固定资产,都是分期付款,入账金额较小,支付金额较大,多支付的金额为财务费用,分期确认。 NO.4 结合立体思考 倘若你还不是很清楚,那么请结合教材相关习题,按照川哥的Excel表进行计算,就会发现,金额惊人的相似,两列数据法比之教材的六列数据运算清楚多了,对于理解、计算都是极大地福音,以后再做初级、中级、注册会计师考试题的时候,如鱼得水,恭祝考试通过佳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