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专题 (一)九种高阶思维能力与四大能力导向

 山湖微波 2018-09-16
2018年高考作文试题分析专题


(一)九种高阶思维能力与四大能力导向


漳州新航路  余航


本文应邀发表于《创新作文高考版》2018年第8期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与往年一样,大家最关注的依旧是今年的高考作文。

与往年不一样,有很多老师在朋友圈里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成功“押中”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考前已让学生写过类似的作文题!

这究竟是喜是忧?有人说,在高考时,遇见自己做过的类似题目,是考生的幸运,也有人说,是一场灾难。高考,如此高利害的考试,被如此大面积地所谓'押中题'是否有些不正常?我们需更理性地思考,哪里出了问题。

所谓押中题,不是做过完全一样的题,而是做过相似的题。由此看来高考作文的猜题,不在于是否猜中了。而在于,学生能否真正写好“老师猜中的那道作文题'。要写好,就需要考生们在考场上能将做过的类似题加以调整,适应新的题目指令。转得好,就幸运,转不好,就成为灾难,倒不如没有这个“先入为主”的记忆。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转到了学生本身,学生自身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成了押题成败的关键。这些关键能力从哪来?当然是从老师平常的训练和指导中渗透,当然也是从学生平日里学习和感悟中积累。这些关键能力充分蕴含在高考作文试题中,因为高考长期以来作为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作为学生学习能力训练与培养的风向标。

以下,就谈谈2018年的八套高考作文试题怎样展现出对这些关键能力的考查。         

我们可以从思维过程和思维要素的构成,将考生写作高考作文的关键能力划分为三个大层级9个种类。分别为:


第一层级:战略思维力。包含:全局思维,边界思维,超前思维。


全局思维指对问题情境能建立整体连贯的宏观思考;边界思维指能寻找到问题的范畴或概念的清晰外延;超前思维指对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前瞻性。


第二层级:战术思维力。包含: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指能按清晰而严密的逻辑过程思考问题,梳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形象思维指想象力,联想力,也指能在抽象的问题情境中建构具体的形象;抽象思维指能将具体形象的问题往抽象的层面转换,或从形象的事物、现象中发现抽象的规律。

第三层级:表达思维力。包含:图形表达,对话意识,文字表达


图形表达不仅仅指以图像表达思想的能力,还包括将抽象的符号图像化,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建构事物的图像特征;对话意识指交际意识,包括写作中的读者意识,听者意识,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寻找交流的焦点、考虑反方立场等具体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所有高考作文共同考查的基本能力,这里不做拓展。


2018年的八套高考作文试题对以上九种能力的考查互有交叉,具体如下:


高考作文题

除文字表达能力之外,考查的能力种类(按考查能力由主到次排列)

全国卷2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边界思维

全国卷3

对话意识,全局思维

北京卷

全局思维,图形表达

天津卷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上海卷

逻辑思维,对话意识,边界思维

江苏卷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图形表达

浙江卷

对话意识,全局思维


   


作文教学与备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考作文的备考更是如此。

对此,余航老师在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探寻新航路:中学语文的考、学、教、思》中有系统的论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