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火热侵袭脑络 在中风病机演变过程中,火热为始动因素,火性疾速,起病骤然,心火暴甚,表现为猝然昏仆。火性炎上,上充于脑,火热闭窍、生风、扰神,脑络痹阻,表现为言语不利、肢体失用、官窍不通。
2.2.2 痰瘀互结蕴络 痰瘀损伤脉络是中风发病的病理因素,并贯穿中风全过程。痰瘀阻滞一身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浊邪留滞,继而加重痰瘀生成,复损络脉,络脉瘀滞。邪入脑络,随中风危险分层的升高,血瘀症状明显。痰瘀更加粘着,脑络绌急。
2.2.3 毒损脑络 王永炎院士在中风研究过程中提出了“毒损脑络”的病机假说,认为邪气亢盛,败坏形体即转化为毒。中风后产生的瘀毒、热毒、痰毒可破坏形体,损伤脑络。火热痰瘀蕴络成毒,可见病之久,邪之深,病理因素更为复杂。提示中风络脉损伤程度之甚。
2.2.4 脏腑虚损 增龄是脏腑虚衰的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加之高血压脑梗死病程中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长期留滞不去耗伤正气,气阴渐虚。气血不利,络即难安。钞建峰等认为中风以“虚”为核心,治以补虚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