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医圣祠

 德清居士图书馆 2018-09-17
  南阳市东关的温凉河畔,坐北朝南的医圣祠是纪念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张仲景是南阳人。他生活在东汉桓帝刘志时代,那时中原大地上正悄悄流行着一种可怕的疫病,发病的人突然高烧、咳嗽、胸闷,医生像过去治疗发热那样用了石膏、大黄诸味寒凉药,但是却不见效,甚至适得其反,很多病人不治而亡。单是张仲景的家族中,两百多口人就有一半是死于这种疫病,一时“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这种疫病到灵帝刘宏登基时暴发得最厉害,好像没有什么办法能控制得住。最早有人认为这种病是由于身体受了寒气的伤害而传染的,说以就叫做“伤寒”。不过中医说的这种“伤寒”与西医说的一种由伤寒杆菌导致的肠道传染病(也称“伤寒”)是不一样的。这种病被张仲景破解了。
  他认为导致伤寒病发病的因素很多,主要还是体质下降,使得正气不能抵御寒邪的侵入,并因此形成气机阻碍而出现高热和各种类似感冒的症状。这与内热为主的感冒大不相同,所以不能使用寒凉的药。张仲景使用的是辨证论治,即“热病”用温热药治,促其发汗解表,使郁积于体内的寒邪随汗散发出来。这种疗法使伤寒病出现了转机,后来,连老百姓都知道“发汗”能治病。
  在与疫病抗争的日子里,张仲景拜师张伯祖,尽得医道真传。他潜心研究疫病,采百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写出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南阳医圣祠
   他在书中集前代医学之大成。提出用望、闻、问、切等四法来分析病人的病情,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法”来判断病症的性质和病因。这部专著后来成为历代医学家必读的书目,他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在疫病治疗及临床应用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伤寒杂病论》后来被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人们把这两部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一千多年来,人们为研究整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写成的书已经有上千部。难怪清代《医宗金鉴》里称张仲景的书为“医门之圣书”。

南阳医圣祠
  史载:张仲景从南阳来到洛阳行医时,曾遇到后来成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他一眼看出二十来岁的王粲身上就患有一种可怕的“疠(li/lai)疾”,于是就对王粲直言相告,要他及早服用五石汤,否则四十岁以后就会眉毛脱落,然后死去。王粲不信,过了二十年,王粲的眉毛果然脱落,此时他想求医已经来不及了,不到半年就死了!

南阳医圣祠

  中原地区至今流传着一个“冬至吃饺子不会冻耳朵”的说法,这个说法起源于张仲景。有一年冬天南阳特别冷,张仲景在白河岸边看到很多穷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非常痛苦,于是他就叫弟子在东关一处空地上搭起一座大棚,架起一口大锅,弄来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然后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名为“娇耳”。然后下锅煮熟,每人盛两只娇耳一碗汤,又称娇耳驱寒汤,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人吃了马上感到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冻烂的耳朵很快就好了。于是中原一带冬至吃饺子成了习俗。
 
                                                             
 

  日本人对张仲景也很崇拜,尊称他为“张先师”。中药在日本称为“汉方药”,其中多半是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来的。在日本,用张仲景原方生产的药是免检的。有一年,来了一批日本医学界的客人,为首的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他讲了一辈子的《伤寒杂病论》,过去不知道张仲景的墓祠在南阳,前些年知道了,就带着他的学生来了,先是恭恭敬敬的在医圣祠举行了一个朝拜仪式,然后在这里为他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南阳医圣祠

  医圣祠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都有过重修。可惜后来遇上战乱,毁了建,建了毁,房倒屋塌,荒芜一片。最荒唐的是1928年,军阀石友三的部队驻南阳,把医圣祠变成了菜地!

南阳医圣祠
    “坐堂医生”——张仲景在长沙作太守时,每逢初一、十五两天衙门大开,张仲景就坐在大堂上为排队看病的群众诊治病情,这就是“坐堂医生”一词的来历。张仲景的药方过去被称为“长沙方”,一提到学医就说是“问道长沙”,“长沙”成了张仲景的代名词。

南阳医圣祠



南阳医圣祠

南阳医圣祠

南阳医圣祠

南阳医圣祠

南阳医圣祠



南阳医圣祠


南阳医圣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