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兆申教授:从一个内镜医师的角度浅谈舒适化内镜诊疗

 fncsg 2018-09-19

来源丨 vision麻醉眼界

作者丨上海长海医院  李兆申教授


李兆申教授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筹)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我国胃癌的发生现状:

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平均每天有1095人确诊为胃癌,有959人因胃癌死亡。由此可见,胃癌已成为危害国人生命的“毒瘤”,实现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消灭胃癌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提高胃癌的内镜早期诊断率:

积极开展筛查

在提高我国胃癌的内镜早期诊断率之前,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我国胃癌的高危人群,凡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均建议列为筛查对象[年龄>40岁,男女不限;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患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第二点,需要积极开展非创伤性筛查,一项于2003年发表在《欧洲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研究提出,可使用胃泌素-17与胃蛋白酶原联合法(新ABC法)进行胃癌筛查,该方法可以全面评估胃黏膜萎缩情况,提高胃癌内镜筛查的准确性。


我国消化内镜诊疗的开展率:

远低于其他国家

据统计,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机构共6128家,有消化内镜医师26203名,全年共完成消化内镜诊疗2877万例,其中胃镜占比为78.1%(2250.4万例)。


一项于2011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的研究,入选了102665例患者(国际最大样本量),发现48%的癌症患者无预警症状,且无预警症状者癌肿检出率为2.4%,研究结果显示,仅依据预警症状不能预测食管、胃肿瘤;定期内镜筛查可能是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关键,但是,我国的胃镜开展率、基层医院的消化内镜诊疗开展率均远低于其他国家。


舒适化内镜诊疗的发展:

任重而道远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舒适化内镜诊疗技术也在迅速发展,从有痛苦内镜到无痛苦内镜,这一变化,既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与依从性,同样利于开展胃肠肿瘤的早诊早治。


无痛苦消化内镜应遵循准确、安全、舒适三个原则。提高无痛苦消化内镜检查的准确率需要充足的术前准备、清晰的探查视野、规范的内镜操作;保证无痛苦消化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则需要注重术中监护和术后恢复、关注特殊人群内镜、积极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检查舒适度需要完善内镜实施条件、准确评估患者状态。


舒适化内镜诊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舒适的诊疗环境以及麻醉专业的无痛化服务,由此可见,建立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意见和指南势在必行。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

实施要点 

实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场所与设备要求,实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对于场地面积有一定要求,建议麻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床位比例不低于1:1;②人员配备与职责,每个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应当配备一个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医师,此外需配备麻醉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专职护士和深度镇静/麻醉诊疗单元。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适应证为以下几点,①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②对消化内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③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手术;④一般情况良好,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I级或Ⅱ级的患者;⑤处于稳定状态的ASA Ⅲ级或Ⅳ级患者,可酌情在秘密监测下实施。而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禁忌证如下,①有常规内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②ASA Ⅴ级患者;③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④肝功能障碍(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C级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患者;⑤无陪同或监护人的患者;⑥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相对禁忌证为明确困难气道患者,如张口障碍、颈颏颌活动受限、类风湿脊柱炎、颞颌关节炎等。


消化内镜诊疗

镇静/麻醉的步骤

第一步,镇静/麻醉前访视与评估。麻醉前评估应当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各项内容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尤其体格检查应当注意考虑困难气道发生率、恶性高热易感因素、围手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易发因素、围手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易发因素、反流误吸易发因素,术前需充分告知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二步,镇静/麻醉前准备。患者需禁食至少6小时,禁水至少2小时,可服小于50ml黏膜清洁剂,如患者有胃排空障碍,可适当延长禁食、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另外,轻、中度镇静时可再行口咽部表面麻醉增加患者耐受性,深度麻醉及全麻状态下可不使用口咽部麻醉。


第三步,镇静/麻醉中及恢复期的监护,医护人员应当全程陪同患者,避免监护缺位的情况。


第四步,镇静/麻醉后恢复。麻醉恢复室是镇静/麻醉结束后继续观察病情、防治镇静/麻醉后近期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场所,凡镇静/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含嗜睡)、或已清醒但肌张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可根据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量表,如果评分超过9分,患者可由亲友陪同离院,如为住院患者,则按麻醉恢复常规管理。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临床上,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可能会引起相应并发症,因此对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非常重要。如患者有反流与误吸的风险,临床医生可做好预防措施,减少其胃内容物、提高胃液酸碱度(PH值),降低胃内压、保护气道,如果预防了仍然出现上述情况,医生应立即退出内镜并沿途吸引,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并改为右侧卧位,必要时及时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明视下吸尽误吸液体及异物。此外,坠床也是镇静/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轻者可造成患者四肢和躯体创伤,重者可危及生命,防治坠床的关键在于对患者的严密监护,以及始终妥善的固定与防护。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

消化新镜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