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至诚,生命虔敬,怀柔万物,灵魂伟大,米勒以谦卑而至诚的心,在讴歌着农民的生活,歌咏神的恩赐,从而被誉为伟大的农民现实主义画家。 小鸟 他出身农民,经历坎坷。23岁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同学说他“土里土气”,老师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让他非常厌恶巴黎,说“巴黎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兴奋的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的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沐浴的牧鹅少女 他在巴黎街头贫困潦倒,为了生存,他用素描换鞋,油画换床,为接生婆画招牌画,画庸俗的裸女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一次黄昏街头,听到两个青年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定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为此,他走向生活,走向乡村,早起晚归,上午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从而在异常困苦的生活中,创作了无数以农民生活为原型的油画作品,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 晚祷 他一生创作颇丰,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是《播种者》,此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晚祷》《牧羊的少女》《沐浴放鹅女》等名作。而其中的《拾穗者》《播种者》《晚祷》应是他的绘画三部曲。这三幅画,分别以农民的播种——收获——虔敬感恩,将伟大的信仰,贯穿在画面中,表现了普通农民心中的虔诚与善良。 拾穗者 而《晚钟》堪为米勒的最经典,画面充满了信仰与虔敬,既是人对神的的崇拜与画家对自我灵魂的认知,更是对农民生活体察入微而彰显的生命认知。从梵高、达利等画家对这幅作品的迷恋及不断的仿制并在此基础上的重构,也说明了他们对米勒艺术的赞叹与心悦诚服。 依锄的人 《晚祷》中,你看那对农民夫妇在听到教堂晚祷的钟声之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马上低头,虔敬的进行祈祷。画中女子的表情流露出圣洁而虔诚之色,在暮色的黄昏中,平添了一份肃穆、凝重与寂寥。 为此,我以为,米勒的伟大,在于他能在坎坷艰苦的生活中,放弃自己的欲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生活中去;在于他有一颗坚定而虔诚的信仰之心,为他打通了与上帝之间的链接,从而以发自内心的善良,表现着底层生活,歌颂着底层生活;在于他的表现,都是自自然然的,发自内心的感情,而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为找素材而素材。因之,欣赏米勒,就要从他对生命的热爱与信仰的虔敬而去欣赏,这样,你才能发现米勒的一颗怀柔万物的悲悯心态,是自自然然的,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神,对他真诚的呼唤与他以艺术,对神的回应! 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