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雲泉 2018-09-20

河南新郑出土的春秋时期郑国的九鼎八簋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九鼎八簋,春秋,器物特征:九件鼎的形制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一件通高54厘米,最小的一件也有47厘米;八件簋形制和纹饰相同,1996年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出土。

1923年8月的一天,新郑乡绅李锐在打井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郑国国君大墓,出土了以莲鹤方壶为代表的一批青铜重器。这一发现拉开了近 代河南考古学的序幕。近一个世纪以来,新郑彝器群都以其丰富的考古发现闻名于世,而郑国,也在众人的猜测中揭开了笼罩2000多年的迷雾。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jì)河与黄水河的交汇处,是春秋时期郑国和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历经577年。郑韩故城的城垣全部采用了夯 (hāng)土,最高处可达16米,城址周长约25公里,而且平面形状象一只牛角,所以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故城分为东西两区,西城为宫城和贵族居住 区,东城则是手工业和平民居住区。2100多年过去了,郑韩故地至今仍然城墙逶迤(wēi yí),蔚为壮观,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yuán)之一。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次重大发现中的代表器物——九鼎八簋(guǐ)吧。它们非常完整地出土于春秋郑国遗址的窖藏坑内。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礼器,具有 特别的涵义,在祭祀天神、地祗(qí)、先祖等重大礼仪中,供奉牲肉,一般以奇数形式出现;而簋常与鼎配套使用,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往往以偶数形式 出现。这九件鼎的形制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双耳略向外撇,深腹,兽蹄足,周身满饰华丽的蟠螭(pánchī)纹,而八件簋则呈现相同的面貌。这样的 九鼎八簋在郑韩故城遗址中共出土了五套,我们可以想见它的威武与壮观。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那么,周代的贵族为什么要使用九件鼎和八件簋这种组合形式来祭祀呢?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这就要从西周的礼乐制度谈起了。西周建国之初,统治者大封诸 侯,在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废墟上,建立了一整套新的社会秩序,这就是周公“制礼作乐”的由来。自此以后的3000年,“礼乐”成为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 范,中华民族自誉为“礼乐之邦”也由此而来。由于周人吸取商人嗜酒亡国的教训,因此这一时期酒器减少,礼器增多,而且往往成套成组地出现。西周等级森严, 奴隶主阶级规定了整套礼制,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体现礼制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藏礼于器”。据 《春秋·公羊传》中的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然而,进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早期的宗法制度和礼仪制度逐渐走向了衰亡。由于受到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周天子的地位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郑国国君的身份是诸侯级的贵族,根据礼乐制的规定,他只能够享受七鼎六簋的祭祀品,然而实际的考古发现却推翻了这一定律,竟然 出土了多套的九鼎八簋!这显然是对天子的冒犯,对王权的践踏,也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社会现实的物证。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说到春秋时期的郑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平时用到的一些成语,如郑人买履、郑人争年等,还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记载的郑庄公与其母姜氏黄泉相见的故事,这些都是郑国留在记忆中的片段。郑国的历史究竟如何呢?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将他的弟弟姬友封在陕西凤翔,后来又迁都到华县,国号郑,取郑重严肃忠孝仁义之意,姬友就是郑桓(huán)公。西周晚期至东 周早期,从郑桓公、郑武公到郑庄公,三代都是周天子的卿士,在朝廷中大权在握,同时也为保卫周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74年,郑桓公出任周宣王的儿 子周幽王的司徒(掌管土地和人民),他看到周幽王宠爱褒姒(sì),骄奢淫逸,政治腐败,众叛亲离,出于对自己安全的考虑,公元前773年,他将家属和资 财转移到虢国(东虢、今河南省荥阳市)与郐(kuài)国(今河南省新密市)一带,郐、虢两国慑于郑国的权势,献出了一些城邑。但桓公并不满足,趁机灭掉 了郐国。后来,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又吞并了东虢,建立了郑国的新都城,为了跟以往的都城相区别,特取名“新郑”,这就是今天河南新郑地名的由来。到了郑武 公的儿子郑庄公时,在王室衰微,周天子没有力量继续维持统治秩序的情况下,庄公打起了“以王命讨不庭”的旗帜,联合齐、鲁去攻打宋、卫;制服陈、蔡;并打 败北戎,稳定了东周的政局,所以有“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的说法。但是,郑庄公却借机独霸王室的权力,与周天子的矛盾日益尖锐。到周平王时,王室与郑 国已互不信任,落到了相互交换质子,也就是相互以儿子做抵押品的地步。此后,周桓王上台,因不满郑庄公的专横跋扈,打算启用虢公,剥夺郑的权力,郑非常气 愤,多次派人去收割属于周王室的庄稼,周郑交质发展到了极其恶劣的程度。尖锐的矛盾,终于引发了一场大战,公元前707年,年轻气盛的周桓王亲自率领陈、 蔡、卫等国的军队与郑国在今天的长葛一带展开了战役,结果王室惨败,连桓王也被射中了肩膀,王室顿时威严扫地!由此可见,东迁以后的周王室大势已去,“礼 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也一去不返!相反,郑国的气势却愈发高涨,加之在帮助齐国攻打北戎的战役中大获全胜,郑庄公在诸侯国中顿时声名显赫,成为春秋初年 最早的霸主。当然,如此气势磅礴的九鼎八簋出土于郑国遗址也是情理之中的。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东道主、宾至如归

春秋时期郑国的商业发展如日中天。“商”字由商朝的商正式转化为商业贸易的“商”,经商的人群正式被称为“商人”,就始于郑国。所以,从郑国流传出来的与商业有关的故事和典故也比比皆是。

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包围了郑国。危急时刻,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出使秦国。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晋两个大国如此包围郑国,郑国是一定会灭亡的。然而,郑 国的灭亡增强了晋国的实力,反过来却会影响秦国的发展。郑国在秦国以东,秦国不如与郑国交好,让郑国做秦国东边道路的主人,将来秦国路过郑地,郑国还可以 热情相待。一番话说得秦穆公即刻退兵,郑国得以保全。“东道主”一词,就是郑国人的自称。如今,“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已成为郑州每年常常悬挂街头的 标语口号。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公元前542年,子产刚当上郑国的宰相就带着礼物出使晋国。可是晋国没有及时安排接待,于是子产派随从拆去旅店的围墙以安放车马。晋国的官员责备他说,现 在盗贼很多,所以旅店的大门和围墙都修得很高。可你把墙拆了,非常影响接待。子产说,我们带着财务来进贡,却没有受到接待,而且不知道接见日期。我听说晋 文公时,即使自己的住室矮小,也要把旅店修得又高又大,他说,应该做到“宾至如归,无宁葘(zī)灾”。我们宾客来到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温暖,还会有什么灾 患呢?如今,“宾至如归”这句成语已经成为商家迎接客人,表示热情服务的口头语。

虽然“东道主”、“宾至如归”这些话都出自外交场合,但语言的产生必然需要一定的文化氛围,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郑国的商业文化环境之优。

九鼎八簋——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