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研队伍的建设

 江山携手 2018-09-20
一、概念:
(一)教研队伍:研究教育教学的团队
(二)教研人员:就基础教育而言,教研人员指的是研究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
广义的教研人员: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所有专职和兼职的教育教学研究人员。
1、主管教育教学的领导。如:教育局主管教学的领导,教研室主管教学的领导,教研室教研员等。
2、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如主管教学的校长、主任及有关人员。
3、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狭义的教研人员:教育部门的专职教研员。
    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支教育观念先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研究经验突出的专业保障队伍尤为重要。
二、教研员工作职责
1、爱岗敬业
    教研员要研究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热心教研工作,注重师德,为人师表,不断增强研究意识、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育人意识,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教育科研
    教研员要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跟踪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发展趋势,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科研,并对所属部门及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和教改实验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真正落实“科研兴教”的战略决策。
3、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研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教研员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拓宽教学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努力提高教研水平和能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研工作者;要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出发,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教学管理
    教研员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规,对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使用、教学检测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对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对学科教学质量、考试检测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研究、监控和指导。
5、教学指导
     教研员要经常性地深入学校、深入教师、深入课堂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教学现状,感受教改情景,并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改革和发展的对策,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教学指导的实效性。在教学视导过程中,教研员要亲自给教师作教学辅导报告,必要时给教师上示范课,帮助教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6、教改实验
     教研员要当好教学改革的排头兵,要勇于承担教改实验任务,积极参与教改实验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指导实验教学,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并做好教改实验的调控和总结评估工作。
7、教研活动
    教研员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
8、教学评估
     教研员要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教学管理文件,坚持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编写好乡土教材、补充教材和其它教学资料,命好质量检测和考试题目,作好阅卷指导,搞好质量分析,提出学科教学意见和教学建议。
9、教研总结
    教研员要经常性地进行教研反思,不断总结教研经验,探索教研规律,撰写教研论文,指导教学实践,并以多种形式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0、教学服务
     教研工作的宗旨在于服务,教研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起服务意识,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育行政领导的管理和决策服务,为家长和社会服务。
三、教研人员应具备的十项素质
1、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
2、宽广深厚的知识背景
3、熟练的教育教学技术
4、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
5、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
6、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7、更新知识的创造能力
8、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9、富有感染的人格魅力
10、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