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典科学家对糖尿病做了进一步的细分,快对照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万宝全书 2018-09-21

今年三月,瑞典科学家通过对1万多名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样本的分析,把糖尿病分成了五种不同的类型。目前,这一分类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认为该分类不仅有助于促进糖尿病的精准化治疗,还有可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依据这一分类,“问上医”也给大家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降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建议,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类:重度自体免疫型糖尿病

重度自身免疫型糖尿病跟我们平常所说的1型糖尿病大致相同,是一种遗传或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它常见于20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患者通常体型比较瘦弱,其发病机制大多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紊乱有关。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该类糖尿病在发病早期抽血检查会发现体内糖尿病抗体呈阳性。

治疗方案:胰岛素

该类患者需要终身使用外源胰岛注射治疗,最常见的治疗方案是: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来控制餐后血糖,早或晚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控制基础血糖。

第二类:轻度肥胖相关型糖尿病

这类患者没有出现任何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症状,自身的免疫系统、代谢系统也都正常,就是单纯的肥胖导致的糖尿病。

治疗方案:该类糖尿病病情较轻,一般可以不用吃药,单靠饮食、运动就可以控制血糖。

为了避免并发症,该类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应该严格一点。

第三类:重度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

重度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即我们经常说的2型糖尿病,这类患者的胰岛β细胞不仅功能正常,还正在超负荷运作,所以体内胰岛素水平比较高。但由于体内脂肪超标,肌肉等组织拒绝接受胰岛素送来的血糖,造成血管里血糖堆积、糖尿病。

治疗方案:二甲双胍、拜糖平之类的降脂药

该类药物不仅能增强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食欲,减少摄入量,帮助患者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出现肾衰竭的风险较高。因此,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定期做尿蛋白检查。当早期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是比尿蛋白更敏感的肾脏监测指标。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治疗。

第四类:重度胰岛素不足型糖尿病

重度胰岛素不足的患者普遍较为年轻。做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发现胰岛素分泌量不足,但并没有在免疫系统中发现糖尿病抗体,因此,常常被归于2型糖尿病之列。

治疗方案:胰岛素

这类病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口服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效果并不明显。原来,虽然这类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正常,但他的胰岛β细胞可能存在某种基因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因此,它的治疗方案应该更贴近于现在的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即注射胰岛素。

此外,研究还发现,这类患者出现失明的风险较高,应当多注意糖尿病眼部病变的筛查,每半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第五类:轻度年龄相关型糖尿病

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发病时间通常在45岁以后,病情较轻。

治疗方案: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控制好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即可。

注意:该类糖友身体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因此血糖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一点。

在以上所提到的治疗方案中,最重要、也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胰岛素注射治疗了。积极、规范、合理地使用胰岛素,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然而,在我国使用胰岛素的糖友中,血糖控制达标的仅占37%。这其中的原因不外乎是剂量不合理、注射不规范、存放不正确、针头反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