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别小看麻杏石甘汤

 老玉米棒 2018-09-21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中医书友会第168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近代医家常用麻杏石甘汤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病证,方中无一味消炎药,却起效很快,而且费用很低。小编希望临床医生杜绝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做好方证相应。(编辑/徐艺萌、王超)

别小看麻杏石甘汤

作者/黄煌


前一段时间,我在南京状元楼大酒店参加经方年会,一位外地会议代表求助,说她的孩子咳喘发热,在儿童医院急诊室诊断为毛细支气管肺炎,嘱立即住院,否则有生命危险。


问我能否不住院改吃中药?我说可以。孩子随即从医院抱来酒店。孩子不满周岁,大头大脸,营养状况好,但不时咳嗽,出汗很多,不断哭闹。

 

我立即判为麻杏石甘汤证,当即处方:生麻黄10克,生石膏50克,杏仁15克,生甘草10克。让药房急煎成300毫升,嘱每次服2~3汤匙,2小时一次。

 

孩子家长傍晚取到药,到晚上九点多时,我收到短信反馈,说孩子服药两次后咳喘好转,已经安然入睡。第二天下午,孩子抱来会场,小家伙已神气活现。

 

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并不稀奇。此方本来是治疗热喘的代表方,关于此证的特征,《伤寒论》有“汗出而喘”的经典表述。

 

近代医家用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等各种肺炎,不仅起效快,而且费用低。想当年,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之时,麻杏石甘汤应该可以横刀立马出阵迎战,但很多医生不信任他

 

不过也难怪,从西医的角度看,方中无一味有抗菌药,怎么能治疗肺炎呢?说实话,用经方是不讲道理的,只看看当下的病人是何等样反应,所谓方证相应就行,这是古人的智慧。

 

还有,本案用的是原方。


当今中医用经方,喜欢加减,好像不加点药,不放心,也不能显示自己高明的辨证论治的能力。于是,就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也常常要在方中加入鱼腥草、黄芩、连翘、金荞麦、桔梗、旋覆花、金银花等等

 

其实,很多情况下,加味是无用功。药味多并不意味着药力的强化。使用天然药物,讲究组合到位,处方的结构决定处方的疗效。经方,就是浑然天成的最佳药物结构。可别小看这区区四味药的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之我见

作者/马春德


麻杏石甘汤方,凡两见于《伤寒论》。一是“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一是“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方中之麻黄辛温开泄肺气,杏仁苦降,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寒,直清里热,甘草以和诸药,四味配合,具有清肺定喘的作用。


由此可知,应用本方的目的不在于发汗,而在于以清肺热为主。不在于麻黄一味之力,而在于麻黄、石膏配合以宣泄肺腑之郁热而平喘。

 

笔者从多年的临床中体验到,麻杏石甘汤对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及喘息等疾,疗效显著


凡具有咳喘、发热、烦躁口渴、咯痰色黄等肺内郁热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之。举例如下:

 

荆×,男,10个月。因发烧、咳嗽十余天,近三天加重,于1980年4月14日,以肺炎收入院。半月前,因感冒发烧、咳嗽就诊于某医院,经肌注青霉素10余天,未见好转。


近三天咳喘略加重,入院后,查右肺可闻及较密集中小水泡音,左肺有罗音散在。

 

X线所见:右肺下野内带可见小片状阴影。化验:白细胞16.400/立方毫米,应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热仍不退,咳喘加重,鼻翼煽动明显。

 

4月19日中医会诊。


查患儿发烧38.3℃,持续不退,但热不恶寒,咳嗽无汗而喘,鼻翼煽动,烦躁口干欲饮,腹部胀满,叩之如鼓,大便不爽,舌苔薄黄少津,脉滑数,指纹气关紫黑。


此系肺胃之邪热炽盛。治宜肺胃之热为主,佐以行气之品。

 

方以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2克,杏仁5克,生石膏20克,炙甘草5克,黄芩10克,知母5克,麦冬10克,陈皮5克,枳壳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两日频频服之。


4月20日,服药一剂后,热退神清,呼吸平稳,腹胀大减,继服前方。

 

4月21日,腹胀消失,精神好转。病儿转危为安。

 

4月25日,查舌质红,苔黑少津,脉细数。治宜沙参、麦冬、生地及元参等养阴扶正之品,以善其后,康复而出院。

 

按:本例因肺胃热盛,故重用石膏、黄芩、麦冬配麻黄、杏仁、知母以清肺胃之热而止咳喘。方中佐以陈皮、枳壳行气消胀,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共收清热、止咳、平喘、消胀之效。


  • 讨论

 

一、有汗与无汗均可用麻黄。


临床验证,应用麻杏石甘汤的目的主要在于清泄肺热,不在于发汗。用麻黄一味,不等于用麻黄汤。本方中麻黄配石膏,目的清肺经之热。故只要肺有热者,不论有汗与无汗均可用麻黄

 

二、有无大热均可用石膏。


仲景在原文中论述“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主要是指邪热在肺,虽体表无大热,并非不热也


应用石膏配麻黄,仍为泄其肺热。果有大热而喘者,应适当加大石膏用量,方可除其热。故无论体表有无大热,只要肺内部郁热即可应用石膏

 

三、麻杏石甘汤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病。


凡临床表现有肺热证者:咳嗽、喘息、发热、烦躁、口渴、痰色黄、咯之不畅、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等,均可应用。临床上不必拘泥于汗后或下后,当师古而不泥古。

 

四、注意方药配伍,服法及用量。


麻杏石甘汤乃麻黄汤的变方,虽仅一味之差,其作用迥然不同。其中麻黄配石膏则为辛凉甘润之剂,可清泄肺热,不温服则不发汗

 

关于麻黄与石膏配伍的用量之比,当视病情而定,不必拘泥仲景原方之用量比,即1:2,笔者临床一般多以1:5(即麻黄1克,生石膏5克),配合使用之,疗效较为满意。

 

但肺热很重者,唯投以大剂,方可收效。在服法上,经临床验证,改“一日两次”为“多次”疗效更佳。

 



I 版权声明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171
    看两位老师论麻杏石甘汤,知为肺腑之言,也把我的思绪带到了4月28日晚:一病人,女,70岁,有肺纤维化病史三年,身体平素虚弱,4月24日不明原因发热,用西药抗菌素不效,4月27日晚突然加重,呼吸困难,急诊入住当地医院重证监护室,至28日晚,一天一夜心率139,呼吸39,医院诊为肺炎合并心衰,已抢救一天,效不显,不会睡,张口抬肩,呼吸极困难,邀余诊治,观其精神不振,口极渴,咳嗽压气,有痰,咳吐不利,舌质暗红,无苔,脉促。辨为感冒引起肺炎——风寒闭肺,内有郁热——麻杏石甘汤证;阳虚(极无神)兼痰饮——真武汤证。遂处方:麻黄13g,杏仁12g,生石膏200g,甘草15g,麦门冬30g,茯苓20g,白芍15g,附子12g(另配附子免煎剂每顿18g,一日三次,一曰共66g附子),大枣10枚。急煎,病人服药一顿,即睡一大觉,29日早上已能吃一碗饭,险情逆转,服药两剂,口渴基本消失,心率有一大半时间106次左右,呼吸29左右,又改用附子理中汤加山药善后,现已出院两天,尚在服药巩固疗效!
  •  39
    4月29日上午,我从外地到了王彦权大夫诊所给自己调理身体,听王大夫讲了此案例,描述的一模一样。当时病人病情凶险至极,用药后转危为安。用药前有些医生曾提出疑问,救心衰应大量用附子,怎么用大量生石膏?王大夫坚持对证用方用药,不对病,果然一剂见效,两剂扭转大局。
  •  25
    土厚金埋,生石膏可泄胃火而薄胃土,膏水涤金金自亮。
  •  21
    麻黄 石膏的用量比值是关键。我以前一直是石膏/麻黄=2,结果往往是加重肺热,看来必须将石膏用量提高到麻黄的5倍以上才能起到泄肺热的效果
  •  7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桂枝加厚朴,杏仁。宿有喘
     17
    作者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15
    说药量大的,恐怕平生看病都不注重服法。服法可以说至关重要,量虽大,以知病为度。君不闻桂枝汤将息法……
  •  12
    说量大的,其实要看看里面的服法,一次两三汤勺,两小时一次。
     14
    作者
    正解,中病即止
  •  12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借用于谦的一句古诗来阐述经方的形成与发展,经方是历经古人无数次的失败和总结才凝聚出来的经验方,是经得起临床验证的经典。。。
  •  11
    千古名方,药简效宏,传之永远。
  •  11
    一点个人看法:第一个病例所述患儿所患“毛细支气管炎”一般来说病因并非细菌感染,即使是西医治疗也是不用抗生素的。所以用此例来说明麻杏石甘汤可以“代替”抗生素是不是不是太合适?一点看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妥请无视便是
  •  10
    不用怕剂量的问题,病去则不必尽剂,如果病重药轻,只求无过,那又怎么成良医?!曾5岁的孩子,一日用去24g量的桂枝汤,两剂半而止病,量随病走这是客观存在的,伤寒论中已明确说到。
  •  10
    经方,金方也!方证合即效!
  •  9
    黄煌老师,真正的经方大家
  •  9
    仅周岁小孩麻黄10克、杏仁15克,剂量太大,超药典剂量使用,不敢苟同
  •  8
    麻杏甘石汤,张锡纯的讲解深刻透彻,对其应用也是圆活机变,百发百中!
  •  8
    肺病要从脾胃治,看是肺病,其实是脾胃之病。麻杏石甘汤用的前提是阳足,体质正确的人。其实肺心病都的从脾胃治效果才会好的快。心火生胃土,胃土生肺金。肺与大便,心与小肠相表里,其实不还都是消化系统。心靠小肠养,肺靠大肠养,血压的高低与大小肠相关。
  •  7
    看到这篇文章,一下就想到现在麻黄的使用现状,麻黄在市场上多是来自内蒙古和甘肃的草麻黄,同为来源的木贼麻黄,中麻黄都很少见。另外有学者表明,中麻黄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于草麻黄,木贼麻黄不同,因此疗效有差异。他说,麻黄汤、麻杏石甘汤等主要用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方剂宜使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而在在越婢汤、小青龙汤等主要用作疏散水湿,解表化饮的方剂中宜使用中麻黄。不知道说得对不对,与各位医生分享。
  •  7
    “其实,很多情况下,加味是无用功。药味多并不意味着药力的强化。使用天然药物,讲究组合到位,处方的结构决定处方的疗效。经方,就是浑然天成的最佳药物结构。可别小看这区区四味药的麻杏石甘汤!”——黄煌老师的这句话很经典。
  •  7
    试答令,吃麻黄方,小孩日夜咳嗽不止,因为过汗,是表不解气上冲的关系。一般是五味子证。
  •  7
    关于麻杏石甘汤,有一篇文章值得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0DKdTCk1qNvK09mV2ral-A
  •  7
    用药亲身体会:病重药重,病轻药轻,对症下药,只顾病者体质不顾病症而下药,那才是断章取义
  •  7
    请教各位老师,我孩一用麻黄方即会咳嗽日夜不止,是什么缘故
  •  7
    经方治病肯定是有道理的,不过是没弄明白,希望能把经方研究透彻,让全世界都认可,全世界人都用,不要你说一套,他说一套,病治好了那套都对,病没好,说没辩对。
  •  2
    周岁以内小儿不会言语。怎么判断出是但热不寒还是发热恶寒?
     6
    作者
    所以儿科的望诊很重要
  •  6
    阴阳气的平衡总是动态的,不平衡的疾病状态也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麻杏石甘汤证只是这个过程中一个特定的时空状态下的阴阳应象。过犹不及均不适用。须与麻黄汤,大青龙汤,越婢汤,及白虎汤等联系在一起看。
  •  5
    麻杏石甘汤加姜半夏 陈皮 生姜 瓜蒌皮 枳实 治疗喘咳效果也非常好,不论男女老少都可用,对小孩奶喘也很有效果。我经常用麻杏石甘汤根据不同体质加减治疗各种咳喘都很有疗效。
  •  5
    用颗粒贴肚脐效果也很好。
  •  5
    还有:当前医疗环境下,超过药典药量用药要小心,知道北京永安堂出的事么?一定要牢固树立:只有保护了自己就是保护了更多老百姓就医。这个观点要念念不忘。
  •  5
    黄师高明
  •  4
    第一则案例,几年前有幸在会场聆听过。有是证,用此方,疗效佳!方证理论是经方的精华。
  •  4
    用药不在大剂量,只要方证相应摘叶飞花也能制胜。
  •  4
    我有个疑问 那么小的孩子 量用这么大 不会伤到脾胃吗? 虽说病是治好了 可孩子也受罪了不是吗
  •  3
    有同感,精方加味,感寒发热,一剂汗出热退
  •  2
    麻杏石甘汤浓缩膏,外敷神阙,炙之,效果不比汤药差,寒,热两症均可用之。
  •  2
  •  1
    广东人很多都有脾阳虚脾气虚,服中药后常致便溏,在儿科发热病人中运用中药,如何既能治病又不伤及脾胃?
  •  1
    黄氏好徳,缘何责人方不可加减?对证者,不屈于人。如有变通,调停得当,也非在批判之列。
  •  1
    有汗者勿用
  •  1
    为什么有这样的问?是因为这个方便宜不值钱吗?
  •  1
    10个月大的小孩?怎么判断他但热不恶寒?
  •  1
    婴幼儿发烧情况下,即使寒证,也经常会脉滑数、面红赤;而且腹胀、大便涩属于寒的可能性也很大,治疗须当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