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如何让你的社群长存?

 资源分享大叔 2018-09-22

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如何让你的社群长存?

活跃的社群都是相似的,不活跃的社群各有各的不同。

在商业领域,圈子是普遍存在的,商业大佬有校友会、商会、俱乐部,创业者也有赋能社群。

社群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的连接,提升了营销和服务的深度,建立起了高效的会员体系,增强了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归属感,为企业发展赋予了新的驱动力。

然而,目前大部分社群依然在迷茫与疑惑中前行,往往开始很活跃,最后沉寂,最后沦为发各种小游戏,和美团红包的死群。

到了最后大多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功能。



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如何让你的社群长存?

还在为如何拉新、如何运营、如何变现等问题所困扰。那么,社群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何方呢?

社群运营有四个环节:拉新、活跃、留存、转化。很多人走完第一步就不了了之。

做完拉新,如何活跃社群,发红包?抽奖?这种即时激励带来的刺激,往往是短效的,难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对于运营者来说,社群运营最重要的是培育土壤,只有土壤适合该社群用户生长,社群生态才能搭建起来。

那么,怎么培育社群的土壤?

制定共同的目标

这个目标要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和支持,并且能持续发挥号召力。

小米的“专为发烧而生”;罗辑思维的“有种、有料、有趣,为读书人而生”;以 共同的愿景,增强用户的参与感,不断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和身份认同。

价值输出不持续

价值是社群建立的诱因,几乎所有人入群都是奔着某种价值或者目的来 的。

因此,持续不断地价值输出,是一个社群长久维系活力和凝聚力的核心要素。

而社群最开始的价值输出类型,也往往决定了社群的定位和粉丝的认知。


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如何让你的社群长存?


但是,持续不断的输出价值并非易事,罗胖这样的大神都将每天60秒的语音去输送价值。所以,持之以恒才是正道。

很多社群的死掉就是因为价值输出频次的降低或者中断。

群内要有清晰的分工

一个组织要想长青不衰,建章立制是根本。目前大多粉丝群的囧境就是,管的严点,人数锐减,管的松点,又一盘散沙。

企业与社群成员之间的互动,企业在运营社群时要强注意会员与企业、会员与会员之间的互动,摩擦产生价值。

社群的维护,需要不断提升社群成员的参与感,利用PK、奖励等方式,激发出人性中的好胜心,让成员自发产生内容。

唯有分工明确,才能让社群不断输出价值,得以长期留存。

人数需要维持在一定数量

现在很多群一下子就是几百人,那岂不是会造成信息过载?实际上,是的。

人数越多的群,会更加模糊每个人的存在感。这个简单的道理就可以类比,高中一对一补习班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小范围的交流会极大地增加对象的参与感,也更容易得到更明确的回应。

但是,群是不是越小越好呢?

当然也不全是,太小的群,一方面会让你的群成员感受到建群者的号召力太弱,就会产生对群无感的情绪;另一方面是不利于推广和扩大影响力。

所以一个数量合适的群人数,非常重要。

结束语

无社群,不商业,圈人比圈地更重要。社群不仅仅是人的聚合手段,更是连接信息、产品、服务、内容、商业等要素的载体。

未来不仅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更是一个万群奔腾的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再小的品牌也有社群!


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如何让你的社群长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