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瑞华:通透诠释证据法理,引领进入实践现实层面‖《刑事证据法(第三版)》序言

 anyyss 2018-09-22

导读:

     “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以开放的胸襟来研究中国的问题,这一直笔者孜孜以求的学术理想……笔者既追求对刑事证据法中的理论问题作出通透的解释和论述,也试图引领读者进入中国司法实践的现实层面,对其中的证据运用问题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讨论。

 

2012年6月,笔者推出了一名为《刑事证据法学》的教科书。两年后,该书的第二版度世。自初版以来作为一部证据法教科书,该书受到了读者异乎寻常的厚爱和青味。不仅许多大学的法学院系将该书作秀法科学生学习证据法的教科书而且很多法官、检察宫、律师察等从事法律实务的人上也把该书作为研习中国刑事证据法的重要参考书。该书所确立的体系结构以及所讨论的主要概念和理论问题,历经数年时问的检验,该证明是具有生命力的,作为一部刑事证据法教科书,该书经过不断更新,具有维续出版的价值。

《刑事证据法学》以2012年用事诉讼法》和(高法院2012年解料)为法律蓝本,对我回的事正据制度作出了系统的速论总结。但是,自21年以来,随着司法改革施的不断推行,最高人民法应会同其他部门相缘烦布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司法解释,其中有些司法解涉及刑事证据规的调整和发展。2016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察院、公安部通过了《电子数锯规定》,对电子数据的收集,审查、判断确立了一系列新的证据规则,龙其是针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直实性和合法性问题,规定了一些排除性的法律后果。2017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与其他部门通过了《严格除非法证据规定》,调整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对象,构建了一套更为完善、可行的运用程序,可以说,《电子数据规定》与《最高法2012年解释》属于我国刑事证据法中非常重要的法律渊源。

本着对读者负责的精神,笔者对《刑事证据法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考虑到刑事证据法学”这一书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容易使读者对本书与其类似教科书产生混同之感,因此,本书第三版的书名改为《刑事证据法》。与此同时,笔者也正在写的一部刑事诉讼法教科书命名为《刑事诉讼法》。在同一家出版社完先后推出《刑事证据法》《刑事诉讼法》这两部法学教科书,这是笔者要努力完成的学术心愿。

根据司法解释所确立的一些新的刑证规则,笔者对《刑事证据法》一书的内容和表述作出了全面调整,一方面,本书反了我国刑事证据法法的最新变化,对一些新的规则和制度作出了理论解读;另一方面,一些富有的概念和理论表述,甚至一最的理论动态,被吸收进本书之中。笔者还对本书的框架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再版后的《刑事证据法》共分四个部分:“证据法导论”“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证据的法定形式”和“司法证明”。其中“证据法导论”和“司法证明”部分仍然分别保有的三章和五章;在“证明力和证据能力”部分,本书加强了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讨论,对其“适用对象”和“适用程序”作出了分别的分析和讨论。同时,对“证据证明力的法律限制”“实物证据的鉴真”这两章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将有关理论研究的成果吸收进该书的论述之中。为充分发挥刑事证据法教科书的功能,本书不再设置“特殊证据规则”这一章,但将该章的一共知识和理论置入相关章节中行讨论。

值得指出的是,为了该者了解刑事证据法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也为了帮助使用本书的法科学生全面了解刑事法官的思维方式,笔者在车书每个章节都设置了“讨论案例”,并列出了可供讨论的问题。这些案例要么来自《最高人民法淀公报》《刑事审判参考》等权威出版物,要么于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例。笔者将这实例的裁判文书或者裁判理由附在正文之后,读者可以根据证据法理论来进行案例分析,也可以透过这些案例,发现刑事证据法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中国的问题,世界的眼光”,以开放的胸襟来研究中国的问题,这一直笔者孜孜以求的学术理想。在修订《刑事证据法》一书过过程中,笔者既追求对刑事证据法中的理论问题作出通透的解释和论述,也试图引领读者进入中国司法实践的现实层面,对其中的证据运用问题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讨论。笔者期望,读者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使用,可以提高运用证据规则分析案例的能力,也可以增强证据法学研究的水平。

在修订车过程中,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邓丽华编辑,以极为专业的态流、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编辑工作,对本书装版式进行了全新设计,便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在她的建议下,笔者将即将完成的《刑事诉讼法》与《刑事证据法》置于同一系列之中,形成数科书的“姊妹篇”,在此,对邓女土的大力支和有效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 悄悄法律人

    ID:qiaoqiaolawy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