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老刘tdrhg 2018-09-22

记住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说明:

1.简介先后顺序按年代远近排列。

2.鉴于篇幅无法全部列举,只能选取部分对中 医发展有划时代意义或者当时所处年代在某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医大家。

3.有加粉,必互粉;有点赞,必回赞!

一、轩辕黄帝(针灸之祖)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黄帝内经》在中医界影响巨大,中医虽然门派众多,但或多或少会有内经的思想。

黄帝(先秦上古时代),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传说色彩较重,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黄帝是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由黄帝与歧伯、雷公等托名汇集著作的《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由《灵枢》、《素问》两部分组成。

二、扁鹊(脉学先行倡导者)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中医脉诊操作最早且记录较为完备。

扁鹊(春秋战国),公元前407—前310年,嬴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扁鹊被称为华夏医祖,著有《难经》是传统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世传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先行者。

三、华佗(外科之祖)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中医外科手术达人,在科技落后久远的年代就敢开颅开腹。

华佗(东汉末年),约145—208年,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医学家。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相传为曹操做过诊治,为关羽刮骨疗伤。创制实用的“五禽戏”健身方法。

四、张仲景(医圣)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所著《伤寒杂病论》影响巨大,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世称“医圣”。

张仲景(东汉末年),名机,约公元150年—215年,东汉末年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史上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经典,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它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五、葛洪(预防医学的倡导者)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较早提出预防、治未病,并付诸于实践。

葛洪(东晋),公元284年—364年,字稚川,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六、孙思邈(药王)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皇帝御封药王,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孙思邈(唐朝),公元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著有《千金要方》。

七、钱乙(儿科之祖)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儿科界达人,中医儿科的先行者。

钱乙(北宋),字仲阳,北宋郓州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

八、宋慈(法医之祖)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法医学之父,比同类著作还要早300多年。

宋慈(宋朝),公元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九、李时珍(药圣)

中国历代中医名家简介

上榜原因:著作《本草纲目》种类繁多、齐全、完备、系统,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明朝)字东壁,号濒湖山人,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公元1518—1593年。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历经27年,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另著有《濒湖脉学》等中医书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