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对顾客越好的餐饮店,反而死得越快?

 老左38edh1wv2e 2018-09-22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奉行一句错误的话,那句话是“顾客就是上帝。”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看起来像是西方国家过来的舶来品,然而实际上,它来自日本,既不出自服务业,也不出自制造业,而是一个叫做三波春夫的歌手提出来的,并非是专业人士提炼出来的精华。

然而在餐饮业,不少餐饮人都把这句话铭记于心,他们觉得对顾客好,顾客自然也会对你好,于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设法地、掏心掏肺地对顾客好,结果却经常换来顾客的不领情。

为什么说,对顾客越好的餐饮店,反而死得越快?

去年,有一家烧烤店老板和顾客打起来了,原因竟然是顾客嫌优惠力度变小了,说老板小气,进而双方吵了起来。

事后老板表示非常后悔,他就不该给顾客打折。他说第一次给这顾客打折,是想拉个回头客,没想到这顾客从此每次都让打折,这次打折力度小了,顾客却翻脸了。

你一昧的对顾客好,顾客也许只会把它当做是理所应当,而不会对你抱有任何感激。

为什么说,对顾客越好的餐饮店,反而死得越快?

我还见过一个面馆的老板,他处处为顾客着想,比如看哪个顾客只点了一碗面,就白送一盘小菜;看哪个顾客把面吃光了,便主动上去询问是否需要免费加面。

后来他还做了个免费茶叶蛋的活动,结果一盆子茶叶蛋被几个大妈连揣带吃全拿走了。

本来就是小利润的买卖,被他这么一搞,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不见任何利润。

对顾客好,是要多付出成本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为什么说,对顾客越好的餐饮店,反而死得越快?

在这里,可能有人要说海底捞了。海底捞又帮人提包,又帮人擦鞋,服务无微不至,生意也好到爆啊,还顺顺利利成为了火锅界的老大。这难道不是对顾客好的功劳?

可是啊,你有没有看到海底捞的平均客单价达到了94.6元,员工薪酬也达到了6万元,遥遥领先同行业,他们那让你感动不已的增值服务,其实都是收费的,只是含在了菜品里,你看不到而已。

他们并非是单纯地对顾客好,而是一种战略,他们想通过服务来提升产品附加值,他们一直在坚持做高端市场。

你多给别的饭店钱,相信别的饭店也会把你当成爹妈来对待。

为什么说,对顾客越好的餐饮店,反而死得越快?

为什么说不能对顾客太好,其原因有以下3点:

1、喜欢占小便宜的顾客太多

2、心理学效应——阿伦森效应(这个效应是指人们随着想要的东西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

3、懂得感激的人太少

正是因为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太多,懂得感激的人太少,而我们又无法判断出那些顾客值得对他好,所以就索性不要对任何顾客太好。

为什么说,对顾客越好的餐饮店,反而死得越快?

但不对顾客太好,不意味要对顾客差,这里要引进一个新的词汇,叫做“对得起顾客”。

顾客来餐饮店消费,是有一定需求的,也许是为了饱腹,也许还为了社交,也许是想品尝某些美味佳肴。而满足顾客的需求,让他们没有白花钱,这就是“对得起顾客”。

我们的菜品和服务,若能对得起顾客的消费,顾客自然就会感到愉悦,自然也就会不断地来你这里进行消费。

那些不断从顾客角度出发,为顾客考虑,不断打磨菜品、优化服务、优化环境的餐饮店,并不是想对顾客好,而是想要对得起顾客。

为什么说,对顾客越好的餐饮店,反而死得越快?

对得起顾客和对顾客好是两码事,餐饮店不需要对顾客太好,毕竟我们做的是买卖,不是慈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