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重读《伤寒论》(1)

 风雨山鹰 2018-09-24
18.重读《伤寒论》(1)
要将经典方、名方过一遍,时日不会耗费太长,精力也能够照应得过来,柳孜致遂静下心来完成这个不太艰巨的任务。先是粗略地看了一下,挑出自己所感兴趣的认为重要的方子,在笔记上记个大概,然后,再精心地去看这些方子中到底有什么规律。这样一来,倒让柳孜致又发掘了一些东西。
比如桂枝汤,方子中的生姜、桂枝味辛,白芍味酸,甘草、大枣味甘,这里应该与“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的甘+咸配伍法一致。猪苓汤中,甘味药物味数多而量重,为君,主攻,而咸味药物量少,为臣,起到辅助作用,用时方派的理论来说,还起到引经的作用。而桂枝汤中,生姜、桂枝自然是主攻的君药了,甘草、大枣味甘归脾,取的是“补母生子”从而起到辅助君药以攻邪的作用,而所要攻的竟然是——白芍味酸归肝,白芍将生姜、桂枝引到肝脏来了,莫非仲景认为感冒病毒是在肝的经络上起了作用,才要如此用药?这当然是枯燥的学习中的一点自得其乐了——仲景是不可能知道感冒病毒这个名词的。不过想一想还是很有意思,现代医学不是说慢性肝炎是病毒在作怪吗?不过,如真要往深里想又与中医理论不合了:感冒是风邪侵犯肺卫,从而出现畏寒、发热等一系列表证,如按六经辨证的话,卫表归属于太阳经,却也和肝脏分毫无关,但若要说完全没用,似乎又不成,只待以后有机会验证了。
贺财说现代中医对攻补不明,如按仲景对攻与补的定义,现代中医确实是走入歧路了。回想一下在学校学的、在资料上看的,现在对攻与补的区分似乎就是苦寒伐胃、破血逐瘀而耗伤正气为攻,补气壮阳滋阴便为补,这样长期下来,自然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黄芪、人参、熟地黄、杜仲这类药物是补益药,而大黄、芒硝、巴豆、半枝莲、蜈蚣这类药物是攻邪药物。这让柳孜致想起一句相关的话来:“刀枪本是没有善恶的,有善恶的是拿刀枪的人”、还有一句“国之利器……非战之过”。药物大概分为补益攻邪药,这也无碍,但形成眼前这样的一种模式,却是不免中医要没落了。
以甘味药为君咸味药为臣的猪苓汤就是攻肾水泛滥的方,其组方运用的是五行生克中的相克学说,甘能克咸,故攻之。仲景说其他的脏腑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时,也可仿照这个方法运用,并且在《伤寒论》的开卷方桂枝汤也是如此用法的,这也是再次强调了相克为攻了,但方剂书里的和解剂的制方的方法就值得推敲了。
和解剂,究其源头,应该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了。
小柴胡汤药用:柴胡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