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至,秋意浓,正是一年最美时

 晓峰书阁 2018-09-24

“雷始收声 蜇虫坯户 水始涸 ”

秋分来啦!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关于秋分的含义、传说和来历你知道吗?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秋分的含义

即昼夜、秋季均分。

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

立秋、立冬为四季,

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

平分了秋季。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

进入“秋分”节气。

三候水始涸

二候蛰虫坯户

一候雷始收声

秋分

秋分三候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

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

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

所以不再打雷了。

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

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

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

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

由于天气干燥,

水气蒸发快,

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

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的来历

秋分节气的到来,

意味着秋天已经过一半。

“秋分”与“春分”一样,

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

“秋分者,阴阳相伴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历书记载:

“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

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曰: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

由此可见,秋分节气历史悠久。

秋分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暑热迅速消退,气候凉爽宜人,菊花盛开,蟹肉肥美,真的是个好时节啊!在享受美景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这个时节的养生。所以,请您快快收下这份秋分衣食住行全指南吧!

衣:适当增减衣物,

注意保暖

秋分是夏季风转为冬季风的过渡季节,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并越来越活跃,而冷空气从北方南下后,往往会将当地的大气环流逐渐演变成暖平流。因此,偶尔的升温属正常。

而乱穿衣也成为“秋分”节气的一大趣景。有关专家提醒说,这一节气中,昼夜温差越拉越大,人容易受凉、感冒或引起胃肠道感染。在这换季的关口,要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

但也不要过早地“多穿衣”,注意耐寒锻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冻”。

图 /pixabay

食:饮食应减苦增辛

秋分饮食应以减苦增辛,养肝脾胃为原则,注重阴阳平衡,秋冬当养阴。

图 / 百度百科

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忌食大热温补之品,如狗肉、羊肉等。

职场人士平时多食油腻之人,要多吃蔬菜、水果,以平补为好,如山药、百合、红枣、南瓜、竹笋、绿叶蔬菜等。

最适合秋分食用的食品

住:睡好子午觉解秋乏

秋分应该睡好子午觉,这不但可以保持精力充沛,减轻“秋乏”,也是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进行调养的重要方法。

秋燥越来越明显,会出现咽部、鼻腔、口唇干燥、咳嗽少痰、大便秘结等不适,睡好子午觉、多喝水等均是缓解秋燥的有效手段。另外,还可适当做些皮肤保养,如涂润肤乳等。

秋分起居,还要注意早晚保暖,夜里要关窗睡觉,开车也要防止受风。对年轻人,着凉容易引发面瘫,加重颈椎病、腰椎病。

图 /pixabay

行:适量运动排解忧愁

精神调养在秋分非常重要,因为秋天有万木凋谢之感,人们容易产生“悲秋”,因此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秋分是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

由于人体阴精阳气于秋分时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图 / pixabay

小贴士❤:

秋分时节适合游泳、秋游、登山等活动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秋分的了解是不是更进一步了呢?

你还有什么关于秋分的小“科普”想和大家分享吗?快来留言吧!

文字来源:节选天气网、搜狐网、搜狐科普片段

❤您的点赞,是小编辛勤运营的最大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