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漂12年,租房被骗多次,他一气之下把中介生意做到7000亿

 陈正兴 2018-09-24

说起链家,在北京等一二线城市租过房子的人都知道,也都对链家的门店形象有印象。

绿底白字的招牌,玻璃窗后面穿着白衬衫带着绿色工牌的工作人员在忙碌。

但是很多人对链家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估计就不怎么熟悉了,今天无忌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左晖。

看他是如何从中介保险起家,做成这个估值416亿、年销售规模达到7000多亿的大生意的。

北漂12年,租房被骗多次,他一气之下把中介生意做到7000亿

1

左晖1971年出生在陕西,和很多企业创始人一样,毕业于名校——北大。

1992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的一家工厂,开始了和现在大多数人一样的北漂生活。

在工厂没做几个月,左晖就辞职跳到了一家软件公司做起了客服,每天接各种投诉电话,客服看似轻松,但是一天下来,也非常累,耳朵嗡嗡作响。

左晖在这家公司坚持了三年,就辞职做销售去了,虽然他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在沟通和公关方面他当时的能力还是不够,所以销售成绩也不怎么好。

后来,他决定还是自己创业,和两个大学同学一起,每个人出5万块,做财产保险代理。

当时他们都对保险一窍不通,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这么进入了这个行业。

为了迅速熟悉业务,左晖每天都会学习保险公司的条款以及各种法律,然后又教给员工。

做了五年之后,他们的事业走上了正轨,也因此赚到了很多资金。

2

也正是那个时候,国家政策进行了调整,左晖和合伙人就退出了保险行业。

在国家“1998年房改”和取消“福利分房”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新房的二手房开始交易频繁,房地产中介这一职业应势而起。

在2001年,左晖看准时势,成立了链家

当时的房地产中介在交易中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左晖表示自己成立的链家就是为了消除这种不对称。

在房地产飞速发展的趋势下,链家也高速发展,三年的时间,就从2家店,30多名员工,发展成30多家店,200多名员工。

但是在2005年的时候,国家又出台了政策限制房产交易,很多公司纷纷关店裁员,左晖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把门店从30家扩张了一百多家。

为何这样,他表示不能只看短期的现象,房地产市场只是暂时趋冷,长期还是很看好的。

也就是在那一年,北漂多年的左晖在北京买了自己的一套房子,开始安顿下来,他表示,当时自己买房时也“被骗了很多次”。

3

就在链接的门店越来越多时,左晖也遇上了很多问题,其中很大的问题是,中介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黑中介”的印象。

链家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但是越扩张被叫“黑中介”的声音就越来越多,左晖自己也有了孩子,他不希望以后孩子受到影响。

并且做企业目标要长远,顾客都不傻,被骗多了就不再信任了,一直这样下去,不是良性发展。

所以要如何摆脱这种企业形象呢?

为此,左晖提出了“真房源行动”,也就是发布真实在售和真实价格的房源。

当时整个行业都是真假房源一起发布,用假房源去吸引顾客买真房。

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真房源非常少,并且真房源价格都很高,直接发布会吓跑顾客,让他们去咨询做假房源的中介,久而久之,大家都真假房源一起发布了。

北漂12年,租房被骗多次,他一气之下把中介生意做到7000亿

而左晖突然提出这个行动,当时的轰动可想而知了,从一线经纪人到高层,大家都比较反对,左晖耐心地进行游说,终于在两年后开始正式实施。

刚开始实施的时候,经纪人的业务普遍下滑,很多人直接辞职了,链接内部怨声载道。

但是三个月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留下的经纪人业务都上去了,并且链接的口碑也迅速得到了改善。

左晖也通过链家向外传达一个理念:链家要做买卖双方都信任的服务商,不赚信息不对称的钱。

4

如今,“真实”已经是链家的标签了,左晖的“真房源行动”也终于实现了,不过他认为这才是房地长行业良性的竞争。

随着房地产的发展,二手房交易越来越多,这也正是链家的主营业务,这也证明左晖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租赁市场已经崛起。

链家旗下如“自如”等品牌也服务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几十万年轻人。

现在,链家可以说是北京房地产中介市场的佼佼者,门店已经有一千多家,也覆盖了全国其他二十多个城市,链家的员工超过十万人,规模可以说相当庞大了。

除此之外,链家的交易量也很大,2015年达到了七千多亿。

如今链家已是中国房地产经纪100强企业,未来,链家也在一步步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