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说过一个意思,就是学画是学习说话,作画是发表演讲。 好的演讲,内容精彩,语言也美。同样,好画也是立意精彩,画面形式也美。今天我想简单地说说自己的体会。 关于立意。我认为立意就是画画的人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画面来表达出来。有时是着意的,有时是自然地流露出来。画的立意是画画的人各方面的修养和经历的体现。 画的立意也是喜欢看画的人所感兴趣的。我画画几十年来,接触过很多看画的人,我经常发现他们很注意画的意境,他们喜欢某一幅画,往往是这幅画隐含的情感、情趣合他们的意。与喜欢看画的人交流起来,听他们讲述对画的感受,有时他们的理解甚至比我自己的立意还要丰富,如有的人说每幅画都像有一个故事,然后就一边指点着画面的细节一边讲出来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这些交流让我很欣慰。 所以说一幅画要有好的立意,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说这才是根本的。 关于画面形式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幅画,最先打动人的,必定是画“好看”。画画的人是“艺农”,是生产精神食粮的耕耘者,向社会提供美,创作大家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作品,也就是提供“好画”。 那么,“好画”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人喜欢中国画,好的中国画一定要有中国味道,这是最基本的。而今现代人又对中国画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近代西画传入中国后,被中国人所接受、所喜爱的那些新的画法。 我个人很喜欢民国年间北京地区山水画家的画,特别是祁崑(祁井西)的画法。祁井西先生出身于颜料制作工坊,社会地位不高,但画技极佳,据说在当时的京津地区是很受欢迎的,他的很多画作通过租界流传到了海外,现在在境外的收藏家中仍有很好的声誉,境外出版的论述民国年间中国北方画家的书,无不提到他,可惜反而是在大陆祁井西先生的画作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祁先生的画,中国的味道很浓,同时也很新颖,他的很多山水画,既是纯正的中国画,又呈现出一定的光感、空气感、立体感和进深感等新的美术因素。祁先生的山水画,山美、树美、水美、云也美,画面理法精严、笔墨精致、墨彩明洁、柔逸淡雅、清刚秀丽、韵味悠然,看起来非常舒服,值得好好学习和继承。祁先生的画对我影响巨大,包括他的再传弟子高二跃先生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非常盼望能与喜爱祁先生的同道共同努力,把祁先生的艺术传承下去。 学祁先生,当然做不到全似,但只要努力追求了,下了功夫,总会有几分成果。而且由于自己的条件不同,或因时代不同,也一定会有所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人不同的新的风格。 关于学习方法,主要就是临摹和写生。学画山水当然要观察自然山水,最好是长期生活在山水之间。但中国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画种,博大精深,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称之为“心画”,不是简单的风景画。学画中国画,光是写生不行,一定要学习古法,如果只从写生入手,画出来的一定不是中国画。 学习中国画,要多看多临摹经典作品,最好能把现存的重要的经典作品都看看,包括看画册,要选自己特别喜爱的作品,认真临摹,对临、默临,反复练习,山怎么画,树怎么画,水怎么画,云怎么画,怎样用笔,怎样用墨,还有画面章法、布局,都要用心学习才能入门,就像《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烂熟于心,随手画出就有那个精神,那种味道。 关于写生,现在有的画中国画的人可能理解错了,他们过分依赖写生,画出的画很少有好画。其实遍观历代山水画名作,没有一件是对景写生出来的,就像有的人说的没有所谓“现场感”。中国画画家观察自然,不是在一个定点边看边画,而是更强调“饱游饫看”(“饫”也是“饱”,这句话的意思是多多的游、多多地看),画家都是长期亲近自然,生活在其中,看、游,主要是用心去感受、体验,有时也用笔做些记录,到想要画的时候,焚香沐手,临案挥毫,把“心中要吐出来的境界”落在纸、绢之上,就好像从心中流出的一般,所谓“思如泉涌”,于是精品、好画应运而生!反过来说,如果真要追求“现场感”,照相机不是很好吗?可是人们还是喜欢看画。这个问题以后再细谈。 今天就说这些吧。 1、云山秋色图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2、回首青山半是云 3、烟江望客图 今夕可有故人来,教人望断西山影 4、秋在白云黄叶中 5、草色遥看近却无 6、烟波人老不知名 水墨山成多得意,烟波人老不知名 7、数峰清瘦出云来 8、山居图(之一)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9、山居图(之二) 门前积雨生幽草,墙上春云覆绿苔 10、秋清泉气香(之一) 11、秋清泉气香(之二) ![]() 12、云山霜树图 霜树新红叶,云山老绿苔 ![]() 13、云山观瀑图 ![]() 14、暮雨归村图 微雨湿林树,诸峰生晚烟 ![]() 15、秋色清华图(仿祁井西) 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 ![]() 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 |
|
来自: 明远小筑 > 《国画、西画及各种形式艺术作品、艺术名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