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朝故都洛阳 | 豫史

 豫史 2018-09-25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南岸,它北依邙山,南临伊河、洛河,西据秦岭、潼关之险,东靠虎牢(关)、黑石(关)之固古人云:“洛阳形势险要,堪称天下第一”,因此自古以来,这里是中原逐鹿之地。

洛阳最早的名称叫“郏鄏”(按:郏,古山名,即今邙山鄏,地邑名),自周以来,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场帝)、唐(武后则天)、后梁、后唐,先后有九个王朝建都于此,素有“九朝故都”的美称。这里群山环抱,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士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样地之一。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母系氏族公社已发展到繁荣阶段,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即首先发现于洛阳西北的仰韶村。今伊河、洛河两岸,是夏朝活动的中心区域,登封县告城镇附近的王城岗遗址,相传是夏禹时期的都城阳城。夏、商时期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在洛阳一带已发现数十处,证明此处是古代都邑,不少学者认为,这里可能是商灭夏后“汤都西毫”的所在地(此说若能成立,洛阳即为“十朝古都”)。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定都镐京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命周公在水东岸营建洛邑。不久,成王将象征王权的九鼎迁于洛阳,这就是所谓“成王定鼎于郏”。又在洛水北岸修两座城堡:一日王城(在今洛阳市内王城公园一带) 日成周(又称下都,距今洛阳城东约15公里)。周公曾迁“股顽民”于成周,并派八师兵力监视。这时,洛阳成了保护“宗周”鎬京和镇抚东方的重镇,上升为西周的陪都,名东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得天下,为了逃避犬戎,巩固统治,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至公元前256 年秦灭东周,在长达500余年的时间内,洛阳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名都。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精邙洛。东汉的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秦代三川都治(按:秦统一后,在洛阳置三都,三,以黄、洛、伊三河得名)和西汉河南都治(按:西汉改三川那为河南都)的基础上扩建的。它南北长9里多,东西宽6里许,城周约合14公里。城内有巍峨的宫殿、豪华的衙署、葱郁的苑囿和繁荣的市场,24条街道,纵横交叉,错落有致。城南郊,有东汉时兴建的最高学府太学,有国家天文台灵台;城西郊有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洛阳东观藏书多达7000车,很多文人学者在此流连忘返。据历史记戴,东汉学者许慎在此著《说文解字》,班氏兄弟妹在此著《汉书》,王充在此作《论衡》,张衡在此研制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蔡伦在此试制“蔡侯纸”、神医华佗在此发明“麻沸散”……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是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北魏原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时迁都洛阳,对汉魏洛阳故城大加扩建,东西宽20里,南北长15里,全城居民达10.9万余户,若按1户5口计,人口多达95万。北魏统治者崇信佛教,此时洛阳内外有佛寺1300余所,其中以皇家首刹永宁寺最为壮观。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就在这时开始雕凿。

这一时期,洛阳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人才荟萃。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孔融、王桀、刘桢、阮瑀、徐斡、陈琳、应场);曹魏时的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西晋时的“竹林七贤”(稻康、阮籍、阮咸、刘伶、向秀、山涛、王戎);北朝金谷二十四友陆机、潘岳等人的文学活动,多在洛阳进行。左思的《三都赋写成,人们竞相传抄,致使“洛阳纸贵”,传为千古佳话。一些历史名著,如陈寿的《三国志》张华的《博物志》、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均在洛阳写成。

北魏末年以后,战乱迭起,赫赫皇都洛阳,因此荒废。隋朝建立后,定都长安但隋炀帝继位后,迁都洛阳,在周代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18里处,兴建洛阳城。唐朝虽都长安,但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改称神都。整个唐代,洛阳进入鼎盛时期。城周70里,横跨洛河两岸,城内设三市103坊,居民逾百万。北部皇城宫殿鳞次栉比,巍峨壮观,上阳宫,明堂及邙山翠云峰上的上清宫,雄伟挺拔,“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飞观紫烟中,层台碧云上”。城东北部官仓林立,含嘉仓、洛口仓、回洛仓等,担负着为京师乃至国家储存、转运粮食的任务。城南部龙门石窟在唐代佛教臻于极盛的形势下得到更大规模的开凿,万佛洞内小佛雕像密布,多达1.5万尊;奉先寺窟洞宏伟,中央的卢舍那佛高达17米看经寺洞内的飞天体态优美,栩栩如生,真有鬼斧神工之妙。

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会,结下终生不渝的友谊。白居易十分热爱洛阳的风光,晚年在洛阳生活18 年,自号香山居士,75岁逝世后,就安葬于香山。另外一些著名诗人如贺知章、王昌龄、韩愈、张说、刘希夷、刘禹锡等,也经常在洛阳活动,留下了不少吟咏洛阳的诗篇。“画圣”吴道子很长时间在洛阳从事创作活动,在上清宫、天宫寺、福先寺等处留下了大量壁画。建国以来,在洛阳还出土了大量绚丽多彩的釉陶器物“唐三彩”,它充分表现了洛阳制瓷工匠精湛的技艺。

隋、唐以后,洛阳又为五代时后梁、后唐的国都。至此,古都洛阳作为帝都已近千年,仅次于西安,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建都时十间最长的城市。

北宋定都开封,但以洛阳为陪都,称西京,许多文人学者云集于此,在学术上占有重要地位。司马光历时20余载,在洛阳写成他不朽的历史名著《资治通鉴》。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的初稿也大部分在洛阳写成,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和邵雍等,长期在洛阳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研讨学同他们的学术思想影响以后我国思想界五六百年,开创了洛学学派。因此,洛阳堪称宋代理学的发祥地。

元、明、清三代,洛阳均为河南府治。明代,伊王、福王封于洛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曾将部分中央机构迁洛阳,但时间很短,不足1年。自元以后,由于洛阳失去帝都之尊,加之几经战乱,闾里丘墟,昔日豪华的宫殿,巍峨的城廓,均荡然无存。解放前夕,千载古都衰颓败坏,满目荒凉,百业凋零,民不聊生。那时洛阳仅有一个小型发电厂、几个小矿窑和一些陈旧破烂的手工业作坊。工人不满300,城市人口不足10万。   

1948年,古都洛阳获得解放。

解放后,洛阳成为省辖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洛阳工农业建设发展迅速。轴承厂、矿山机械厂、拖拉机厂、铜加工厂、热电厂等大型企业林立,纺织、印染、食品、陶瓷、玻璃等中小型企业星罗棋布。陇海路、焦枝路在此交会,公路四通八达。今日洛阳已发展成为河南重点基地和豫西交通枢纽。

北宋司马光诗云:“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古都洛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都洛阳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至今,洛阳已出土古代历史文物30多万件,在国内尚属罕见。白号寺、少林寺、石窟寺、龙门石窟、关林、苏秦墓、田横墓、吕不书墓、光武帝陵、三汉(明帝、章帝、和帝)陵、西晋皇陵、魏孝文帝长陵等,既是千年古迹,又是游览胜地。自汉魏唐宋以来,溶阳花木苑囿之盛,殊为世人称颂,“洛阳牡丹甲天下”,“天下名园重洛阳”,并非谥美之辞。如今,阳春四月定为洛阳牡丹花会,游客云集,盛况空前,国色天香,又为古都洛阳增添了一份光彩。

摘自:《河南乡土历史》,责任编辑:晓东;问题建议,QQ/微信:860055692;更多精彩,请关注豫史微信公众号(ID: Henan-li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