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隋元·国保)

 安东老王 2018-09-25

年代:隋仁寿元年(601),元至元十二年(1275);形制、特点:覆钵式砖塔,高40米;现状:2001国保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阿育王塔,俗称白塔,山西忻州市代县原果园寺,现县政府东北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初为木塔。金兴定二年(1218)元兵南下时,州人举火自焚,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建为砖塔至今。塔为圆锥形,佛教藏式造型,通高四十米。基平面为长方形。塔身建于基中央。塔座平面圆形,作复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塔身上施曲尺形须弥座,座上承刹杆,上覆盖盘,中连金顶宝珠,轮廓秀美,稳健挺拔,砖雕艺术高超,是我国藏式塔中的佳作。现塔为2006年修缮。

 2001年6月25日,阿育王塔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资料:园果寺, 现位于代县城政府院内。寺建于隋仁寿三年。园果寺已毁,现存阿育王塔,砖雕面成。园果寺寺院宏阔,殿宇壮伟,原大殿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斗拱大。园果寺西阁有碑记载:“创自隋高祖仁寿三年,画阁雕梁,擎星贯日,迥廊曲楹,八水双林,严然□□之西天何异五峰之胜景,□□休哉,诚一郡巨观也历唐面宋而元明悉有碑记可考……”七七事变后,寺庙被日拆毁。现在遗址内有阿育王塔,范围现存东西九十米,北南一百六十米。

图片资料:新浪博友·耶律一溜烟、  若愚、我与白云相看笑福成中华资料库


 

代县阿育王塔欣赏


一、修缮中的阿育王塔

中华名塔: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代)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中华名塔: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代)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修缮时工程人员对古砖的编号与精心摆放

 

中华名塔: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代) - 安东老王 - 安东王府

 阿育王塔修缮时替换下来的古塔朽木

  

二、修缮后的阿育王塔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代州阿育王塔局部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四、代州阿育王塔摄影作品选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山西代县阿育王塔(元·国保) - 安东老王 - 福成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