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培养健康心理的6大黄金法则,第4条很多人都做不到!

 格物方可致知 2018-09-25

怎样才能培养健康的心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研究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形成是由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健康心理的形成与日常生活中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注重自我能力的恰当利用,也就是“量体裁衣”。一个人的个人目标的设置要与自己的智力资源相一一致,才能对自己的发展方面有一个合理的接纳。(2)注重自我认知完善,也就是说正确看待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我们在了解自己,感受自己时要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自卑,不自傲。

(3)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是正常人的一项基本需要, 交往能传递情感,满足人的社会与精神需求,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总能充满自信,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4)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常会有意无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给自己戴上一层又一 层的假面具。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只能有积极的情绪,同样也有消极的情绪。健康心理的人能够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当然不会为情绪所左右难以自拔,一般两天之内解决情绪的困惑。

(5)心理与行为符合其年龄的心理特点。人会经历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幼年、少年天真活泼,充满童趣,青年朝气蓬勃,勇于进取,中老年沉着老练,洞察人生。(6)个人需要的满足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前提。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当前的健康不代表今后永远的健康,今天的不健康并不能说明今后没有改变的可能,同时心理健康也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永无止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