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世界的右边》很精彩

 置身于宁静 2018-09-25

        《世界的右边》是青年诗人唐不遇去年出版并获得首届曼殊文学奖的诗集,收入诗人2005年至2013年的诗作90首。这一个多月来,我把诗集放在枕边,一首一首慢慢赏品。读罢有些日子了,总觉得,倘若不写上几句感言的话,心里恐怕静不下来。

       我参加工作8年之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唐不遇,其实出道早矣,印象中他的诗具有全国性影响也该有十年光景了。以前曾读过他发表在《诗刊》上的一组诗,感觉新异,但终究是浅尝辄止,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而已。这次集中阅读了他的诗集,才对这位可畏的后生,有了些比较深入的感受。

       感受之一是诗人的创作以哲思胜。无论他那些发自肺腑的诗,抑或源于头脑深思而成的结晶,皆因有着人生体验和对世界的谛视作为底蕴,都闪现着诗性哲理之光。哪怕是诗集中最浅易的《第一祈祷词》也如此,诗曰:“世界上有无数的祷词,都不如/ 我四岁女儿的祷词,/ 那么无私,善良,/ 她跪下,对那在烟雾缭绕中/ 微闭着双眼的观世音说/ 菩萨,祝你身体健康。”读到这首诗我由不得心里一惊:历朝历代千千万万的成年人拜菩萨,谁不怀着这样那样的功利性期盼和索求?那些成捆烧香火大把塞钞票的人,有谁把慈爱之心献给菩萨?故,在这个单纯的四岁小女孩面前,我感到了羞愧,觉得要反思:人世间习以为常的一些事,一些状态,真需要童真这把人性的尺子来重新打量一番。《水杯和陶罐》、《摄魂术》、《活棺》等诗,也都有着难以言明的深邃意味。

       通过书写个人性的生活、身体和心魂,来传达人类的共性经验和普遍情感,是我对《世界的右边》的第二个深刻之感。我算得上是20世纪七八十年之交中国朦胧诗的粉丝,被这波新诗潮浸润日久,竟然也感到了些许不满足,譬如,北岛“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胡子就长出来”的政治激愤,舒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爱情宣言,以及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历史省思,等等,今天看来,只不过是体现群体意志的合唱,时代精神的代言,而很少能听到存在哲学意义上的个体性单个人的声音,也看不到个体性的单个人的形象。站在朦胧诗和新生代诗人肩上的唐不遇是幸运的,他的诗,在对妻子、月亮、树、鸟、野花、泉等等意象肌肤相亲的吟咏中,具象呈现出个体生命对人生和宇宙的观照与反思。我留意到,在我接触过的诗人中,还没有哪一个像唐不遇这样对时间和节令如此敏感、多情而深思的:故《三月》、《欢乐时光》、《阎王的生日》、《清明》、《结婚纪念日》、《米沃什百年诞》、《这些年》、《这么晚了》、《冬至》、《岁末诗》这些占诗集十分之一以上感喟时光的诗,无不闪烁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然而诗人决不是自说自话,恰恰相反,如同一滴露珠也能呈示出七彩阳光一样,诗人的这些“个唱”,皆传达了人类的共性经验和普遍情感,一如《分娩》组诗(含“清脆的啄壳声”、“被撬开的闷罐头”、“记忆比产道更柔软”、“胜利者是我”四首)全然是诗人在妻子分娩时的心灵震颤,同时又形象表达了所有初为人父者的感怀。真的,当眼光相遇到这几句:“最后,我把你抱起/轻拍你的背,让你吐些空气,/正如在产房前,你的哭声把我抱起:/我因为焦急而吸满空气”,我油然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在产房第一次抱起儿子的情形。是的,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赓续中,面临新生命的诞生,焦急不安转化为甜蜜幸福的那一刻,值得永恒地歌唱和赞美。

       用凝聚着异域文化和诗潮的新奇意象,来表现诗人对世界和生活的体认,该是这本诗集的第三个鲜明特色了。的确,我们在唐不遇的诗中,很难寻觅到诸如杜鹃、杨柳、明月、清风、芙蓉等中国传统诗词意象,《米沃什百年诞》、《致特朗斯特罗姆》和《兰波》等诗歌标题似乎暗示出,诗人的精神、想象力、诗艺乃至气质,显然都受到异域(不完全是西方)的深刻影响。我倒觉得,就诗歌创作而言,来自中国传统的哺育,或来自外国传统的滋养,其实没多大分别,关键在于能否把个人心中抽象的情思,与可视可感的语象契合成一体,创造出让人眼亮的诗歌意象来。这方面唐不遇做得不错,故我读他的诗每每获得新颖鲜活的快意。这个年轻人,能看到到每一棵大树的树干里都站着一个人(《活棺》),能写出“月亮的汁液又涩又苦,/喂养着大海的记忆”这样的奇句,能想象“在天堂里睡觉,我的梦/是倒着的:银河往源头/流淌,爬天堂的阶梯/就像潜水,需要屏住呼吸”这般清晰的玄幻,因此他创作出寻常而奇崛、朴素而深刻的《上帝写给我的信》,我只有惊奇、羡慕,而一点儿不觉得突然:”你是上帝写给我的一封密信/正如我是上帝写给我母亲的一封公开信。/你只喜欢被我捧在手上阅读/而世界总是想偷窥你。//因为你,上帝将给我写第二封信:/ 我们的孩子。/在我死的那天,我会回信给他,/感谢他——//那一天,一万双脚在我身上/盖上重重的邮戳/但只有你盖在我额头上的邮戳/才真正有效。“ 生命,亲情,从婴幼儿的小脚丫一直延伸到沧桑尽头,用邮戳的意象出之,展示得那么美丽,那么巧妙,令人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