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珙是明朝初期最有名的相士,看人奇准,曾经准确预言姚广孝和朱棣的前程,所以明代流传着一种说法,说他:“辨宰相于嵩山佛寺,识天子于长安酒家。” 袁珙给人看相,不只是看这个人的外在形体。当初,李时勉、陈敬宗二人都在翰林院,李时勉身材短小,相貌也比较丑,但为人宽厚,声望很高。而陈敬宗高大魁梧,仪表堂堂,但为人方正严厉。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们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但有一次袁珙把二人拉到一起,上下审视之后说:“二位先生将来的功名一定差不多。” 这个结论让人难以置信,结果证明袁珙的眼力确实是准,后来李时勉做到了国子监的祭酒,同时期,陈敬宗做了南京国子监的祭酒。 袁珙还曾经看准过一个人,后来做到了兵部尚书。 此人名叫金忠,是宁波人,和袁珙是同乡,早年自学《易》经,断卦奇准。当时,金忠的家里很穷,他的哥哥戍守通州,结果死在那里,金忠需要到通州去代替哥哥继续戍守,但他穷得拿不出那一笔路费。 袁珙看出他的前程不可限量,给了他一份资助。更重要的一点,袁珙的好朋友姚广孝此时也在北平。 金忠到了北平,一边当兵一边在城里卖卦,口碑不错。姚广孝也向朱棣推荐了金忠,这其中,姚广孝大概对金忠有过托付,就是要他尽量为燕王打气、鼓劲。 当时朱棣正在装病,金忠去为他占卜,得到一卦,金忠说是贵不可言。此后他就留在燕王府中,只要是朱棣有所疑惑,金忠占卜,总是知无不言,一直鼓动他坚定信念。可以说,金忠用他的方法辅助姚广孝,鼓动朱棣一路做下去。 朱棣先是让金忠做了燕王府的纪善,负责宣传鼓动的工作,正八品。后来又让他升任燕王府的右长史,正五品。金忠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开始帮助朱棣策划军事行动。到这里,金忠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一个卖卦的术士,变身为一个深得朱棣信任的谋士。 朱棣登基之后,让金忠做了工部右侍郎,再升为兵部尚书。数年之间,金忠就从一个穷小子蜕变为大权在握的朝廷重臣,依靠的是他的智慧和见识。 朱棣坐稳皇帝宝座之后,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挑选皇太子。他的儿子不多,主要在大儿子朱高炽和二儿子朱高煦之间犹豫不决,金忠坚决看好朱高炽,解缙、黄淮等人也是同样的观点。 永乐二年,朱棣册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姚广孝为太子少师,金忠兼任詹事府詹事,负责辅导皇太子。可以说,朱棣安排自己的心腹谋士去帮助皇太子。 不过,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并没有到此完结,最凶险的一次发生在永乐十二年,朱棣率军北征,留下皇太子监国,金忠、蹇义、黄淮、杨士奇等人辅佐。 朱棣回来之后,听信谗言,把东宫的官员全部下狱。金忠免冠顿首,哭着为皇太子和各位官员担保,坚信他们无罪,最终皇太子躲过一场大劫。 金忠最后死在永乐十三年,明仁宗时代,追谥忠襄。 于左 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