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走出梅花拳锻炼的误区!

 恰恰365 2018-09-25

初学梅花拳之人,在学校里都是集体练架子。常常是前后左右都有人同时练习,站桩步时要“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要时刻保持与其他人行动一致。所以“神思”不是完全放在自己身上,如此自己反而容易静下来。一些老弟子毕业后,常常是自己一个人练架子了,这时他的神思只在自己身上徘徊而放不出去。如此锻炼时间长了,就产生许多“感觉”和“体会”。这些“感觉”有的舒服,有的不舒服。而“体会”中有的与学过的拳理相符,也有的与学过的拳理不符。这就吸引了许多人去探讨和深究,误以为这就是练功的体验和感悟。其实,这是梅花桩武功锻炼中的一个极大误区!那些所谓“感觉”,只不过因为神思在自己身上徘徊而产生的杂念。

《梅拳秘谱》[#1]要我们练功时“凝神忘形”,《无字真经》[#1]要我们把武功练到“观天无人无我,观地无影无踪”,请问练功达到这种境界时,那里还有自己身体的种种感觉呢?而在这些虚假的自我感觉基础上的各种“体会”,又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呢?

要知道人的年龄长大了,生活环境和条件改变了,他在练功时的自我感觉也各不相同。梅拳架子如果一味苛求下去,各种感觉、体会将无穷无尽,架子永远也达不到完美。

从理论上讲,架子基本上是固定的练法,任何固定的形态,都不是客观世界的本体实相(这是佛家的基本道理)。注意!凡是具有固定形态的练功方法,久练之必将心起“分别”而生“执着”,使人远离“平等”与“不二”的原则,这都是产生杂念和感知障碍的原因(以上讲的皆佛家之理)。

上述的话,也可以通俗地这样解释:架子是梅拳弟子入门的必经之路,如果久久抱住不放或一味苛求下去,它也会使你杂念丛生、背离梅花拳的精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本来就是“假”的,只是“借假传真”的工具。以“假”作“真”是行不通的!

读者注意,因为梅花桩是“不二”拳法,对它的任何具体练法,都应该是“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的(是非是,否非否)。


成拳是通过“喂拳”训练“感知”能力的方法,这是梅花桩武功的特有任务,它与一般“对打套路”有本质的区别。人们在成拳训练中感知的是什么呢?显然,感知的是敌我双方的抓拿摔打。成拳可以使人学会抓拿摔打的方法,其实这只是表面的。因为成拳中抓拿摔打的方法,并不是在实战技击中使用的。关于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因为成拳中击敌的手段,并不是最有效或最简捷的。那么,人们在成拳训练中感知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主要是在练功者头脑中,建立一个不断向我进攻的敌人的实相。所谓“实相”,就是不断向自己进攻的真人的形象。练功者头脑中的这个实相,是在不断地抓拿摔打中建立起来的。当练功者单独进行徒手或手持器械练习时,这个在脑海中久已存在的实相就成了假想的敌人。成拳练的多了,这个脑海中的实相也就越清晰。因此,练功者只要自己练习时,就很容易进入“练时无人似有人”的境界。进入这种境界,人们才能做到“行动坐卧都是拳”,这是一种高效率、高层次的武功锻炼实际上这个过程,也就是由“假”而获得“真”的过程!

由此可知,成拳练习很少的人,进入“练时无人似有人”的境界是困难的。练武时那个与自己纠缠的活生生的敌人形象,他们就很难想象出来。不少人练成拳时忽视了这一点,这恰恰犯了梅拳训练的大忌。当练功者达到“练时无人似有人”的境界时,他的神思才能集中于眼前假想出来的敌人,这就叫“凝神忘形”!“凝神忘形”能摒除杂念。我们知道“杂念”都是以“显意识”形式出现的,只有“显意识”活动受抑制的情况下,大脑的“潜意识”才能活跃。


架子、成拳的训练主要还是年青人的事情,随着武功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出了校门参加工作之后,锻炼的环境和条件都改变了,练功的方法必须也要随之改变。梅花桩武功本来就存在着初级与高级之分,怎样才能训练出梅花桩高层次的武功呢?

我们知道“技击是梅花桩武功的灵魂”,梅花桩技击绝不是一般的拼力、较技。它有着神奇的效果和惊世骇俗的威力,它是梅花桩武功已达最高层次——“浑元一气”的体现。我曾说过[#2]梅花桩的技击全靠灵感,那么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呢?”“大量事实说明,这种蕴育灵感的生理环境正是大脑显意识受到抑制,潜意识活跃的瞬间。”所以说“练时无人似有人”的练功方式,是种很好的训练大脑灵性和灵感思维的方法。说的更明确些,“练时无人似有人”的练法,是通向梅花桩高层次武功的桥梁。在学校入门的梅拳弟子们,离开校门以后有规律的锻炼时间没有保证了,活动场地也受到了限制。这时候练武的方式也必须改变!原来是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拉架子,现在就必须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手持器械或徒手以“练时无人似有人”的方式锻炼。这种锻炼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场地的约束,没有固定的套路或招势。忽东忽西、忽上忽下、横走竖撞、返转盘旋、不拘一格。势无定形、脚无定步,随手而出、随势而布、见空按豆、无挂无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谐和,轻松而又专注,好似与四面八方进犯之敌人周旋搏斗一般。

实际上这种无拘无束、无形无态的练功方法,才是我们终身厮守、持之以恒的锻炼方式。很多人可能要感到惊讶!因为一般人锻炼,总是要锻炼总是要炼个什么“拳”才行呀,如太极、少林……,学梅花拳的也要练个架子、成拳吧。这样胡乱八糟地随意活动那能是练拳呢?

读者不要忘记,我们这些所谓“胡乱八糟”的活动,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出来的。它是在架子、成拳基础上进一步的提高,是梅花桩拳法进入“无”的境界时的高层次武功的练法。这种练功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由于这种练功方法无形无态的特性,使它能够很容易地糅合于日常生活之中,使人们作到“行动坐卧都是拳”!只有这样,才能使你轻松愉快地终生都能坚持锻炼。

第二,“存在决定意识”,经常进行这种锻炼的人,善于变化、反应灵敏,思维也必然活跃。这种人不愿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富有创新和改革的精神。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大脑灵性和平衡心态的方法。

第三,这种形式的练功方法,也是一种最接近实战的技击能力训练。


古代的梅花桩是在一百多根桩阵上练功和交手的,到了近代由于条件的限制,改为地上练习,称为“落地梅花”。锻炼的方式改变了,练功的结果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什么影响呢?我们必须分析一下在桩上练功和交手的特点才能知道。在桩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练功者在拳打脚踢的同时,还要随时维持身体的平衡。从人体生理学知道,人的拳打脚踢是大脑皮层某个负责运动的区域指挥的,而人体的平衡则是小脑的功能。很明显,在桩上练功、交手,人体需要有更强的平衡能力。人们知道,不论是大脑支配四肢的作用或小脑使人体平衡的功能,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增强的。杂技演员可以在和平状态下,训练出人体惊人的平衡能力。但是梅花桩武功却训练的是,在练武或与人交手之时的平衡能力,过去古人把这种能力形容成——“五趾抓地”。但是许多人把这个形容给误解了,他们在练架子时,刻意去用五个脚趾抓地。结果使步伐迟缓,行动笨拙,这明显是走了弯路!

在梅花桩架子之中,有的桩步,如大势。当练习该桩步时,只要脊柱正直,颈椎正直,自然就有“艮背念止”消除杂念的作用。不仅如此,由于这个桩步姿势站好之后,人体恰恰立于“似倒未倒”之间,即处于“随遇平衡”状态。如此练习久了,也能产生“五趾抓地”的效果,提高小脑的平衡能力。可惜,这种平衡能力是在静止(桩步)状态下练出来的,仍远远逊色于桩上练出来的功夫。所以久练(落地)梅拳架子的人,虽然也能脚步沉稳,脚下有根等,但却仍然达不到梅花桩武功的真正要求。什么是梅花桩武功的真正要求呢?

我们知道,梅花桩武功是“把矛盾双方都融为一体”的“不二”武功!古人形容“五趾抓地”时是说,人在地上不论怎样活动都不倾倒。要像小鸟落在树枝上那样,任随风雨飘荡,只要五趾抓牢树枝,就从不跌落下来。所以,梅花桩武功一边要脚步沉稳、脚下有根,还要能够“脚落如猫行”,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地轻灵神速,这才是真正的梅花桩武功!古人早就说过:“梅拳善长于步”,凡有实战技击经验的人都知道,只有擅长于步者遇敌才能操胜之权!

我们在基本功新练法中,已经解决了拳打脚踢与平衡能力综合训练的问题。我们必须把“梅拳擅长于步”的特点发挥出来,这才是梅花桩武功的本色和精髓。


什么是梅花桩武功的威势呢?有人把交手中出手重、力气大别人搬不倒,认为是梅花桩武功的威势。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了。佛家认为:“凡是有相,皆属虚妄”,梅花桩是无形无相的真拳法,这些有形有相之物不是梅花拳的本色。

我们应当从两方面看这个问题——

第一, 所谓出手重、力气大是没有止境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国外有些职业拳手,从小就从事力量的训练。不少人从他们上几代的祖辈起,就是以奶酪等奶制品为主食,其体质、体能并不是一般的强壮。中国人的生长环境、生理特点等,若与这种人较量“出手重、力气大”的话,那是“以我之短击敌之长”没有前途的。

第二, 梅花拳擅长于步,在击敌中把注意力放在脚步上,而不是放在拳脚招势上,这是梅花拳的精明之处!因为在技击中无论处于怎样的劣势,只要脚步及时的一变,就态势一切改观,胜负另当别论。敌人出手再重,却打不到我身上。我出手虽然晚了一点,但因为步伐变了,仍能后发先至,击中敌身要害。有人四肢粗壮,力大如牛。但梅花拳专打这种体壮如牛,硬顶硬炕的犟劲!梅花桩武功神奇的内力,能直透腠理、震撼内脏。甚至斩断营卫、截断气血,粉筋碎骨、毙性命于顷刻

上述所讲的才是梅花桩武功的真正威势,这种威势也只有把武功练到无形无相的境界时才能作得出来。


要使梅花桩武功在你身上起到作用,必须就要终身练习。梅花桩架子和成拳是艰苦的,锻炼时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间。能不能把武功锻炼变成轻松愉快又能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事情呢?当然可以,梅花桩武功的高级练法就是这样的。因此,练功者必须走出练功的误区。要认识到架子虽然是梅拳弟子入门的必经之路,但它却只是初级武功,只是借假传真的工具。

梅花桩武功的威力是骇世惊俗的,但它却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使人能够练成。练功者首先要懂得梅花桩基本功是动静互根的,行动迟缓,出手有僵力,这都是技击之大病。梅花桩技击是在灵感思维作用下,猝然之间阴阳电相交而释放出巨大的人体电能来的结果。在古老的梅花桩传统技击论中,都是用“霹雷交”和“震雷迅发”来形容这个过程的。能否实现这个过程?练成这种本领?则全在于练气、练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