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840万“银行理财”变成了保险,我们怎样才能不被坑?

 小草收藏 2018-09-27

最近哈尔滨出了一个新闻,两年前,朱小姐到银行买理财产品,当时银行的“工作人员”给她推荐了一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说5年之后就能连本带息地把钱取出来了。


朱小姐当时觉得这产品不错,不仅自己买了,还推荐给家人,朱小姐和家人总共买了840万的理财产品。


但朱小姐最近才发现,自己买到的并不是理财产品,而是保险。


联系了保险公司的售后人员之后,朱小姐后悔不已,自己非但拿不到工作人员当初承诺过的高收益,而且自己的本金也不是5年后就能拿回来,而是71年后才能取出,那时自己已经是108岁了。


如果现在要退了这份保险,只能拿回现金价值,在买了保险的前几年,保单的现金价值实在是少得可怜,如果朱小姐要退保,就亏大了。


她去找银行,银行的人说,当初卖给她保险的人,并不是自己银行的员工,而是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她又去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人却说,卖给她保险的人,早已辞职。


朱小姐本来只是想买一个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没想到掉进了一个大坑。事实上,像朱小姐这样,在银行被人坑的,还不是个例。


哪怕是到了我们印象里非常可靠的银行,大家还是不能没有防备之心。

 

那些常见的狸猫换太子


朱小姐是被伪装成银行工作人员的保险销售员给坑了,才错把保险产品当成了银行理财,这是“狸猫换太子”的常见情况。


销售人员到银行驻点,他们跟消费者见面的场所是银行,衣着也很正式,所以消费者时常会误以为这些销售人员是银行的工作人员。


其实保险销售人员到银行驻点这样的做法,早在2010年就被银监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明令禁止了。


但是朱小姐在2016年还是遇到了这个情况,看来不是每一家银行都按《通知》要求的那样做了。


如果大家遇到的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那警惕性不够高的人很可能就会被坑了。大家随便百度一下就能看到很多去银行存钱、买银行理财,结果变成了买保险的案例,受害者多是老人。


那如果我们遇到的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是不是就能如愿买到银行理财了呢?也不一定。


有一个词叫“银行飞单”,说的就是银行的内部人员违规代销保险、基金、贵金属等产品,用高收益引投资者上钩。


那些产品的提成很高,所以有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提成,就欺骗投资者这些理财产品是高收益、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


这种陷阱多半瞄准高净值用户,不少用户就被自己很熟悉的理财经理给骗了,以为买的是银行理财,结果可能是买了高风险的私募产品、长达60、70年的保单、贵金属交易协议……


所以说,不是到了银行就可以放心大胆买理财产品了,随时留个心眼才能不被骗。

 

怎么防止被骗?


任何时候,有人来跟我们说理财问题,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不要被人忽悠了。如果出现下面四种情况尤其要警惕。


一、推荐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


我们都应该知道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享受高收益,就要忍受高风险。


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很少有超过4%的,那些年收益动不动就超过10%甚至20%,还承诺保本的产品,一听就该知道是陷阱。


二、理财经理约你私聊


现在银行查飞单查得很严,在银行柜台、大户理财室等区域加装了摄像头、录音器,所以理财经理如果想要推销“飞单”,多半会约VIP出去私聊。


哪天你的专属理财经理约你出去谈个大项目,你可不要轻易上当了。


三、合同含糊不清


如果你打算投资的产品光看合约根本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别买了。那位受骗的朱女士就是因为合约都没看懂,就盲目投资,才会受骗。


四、没有双录


现在买理财产品,按照规定都需要双录:录音、录像,还需要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如果没有双录,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不是银行理财。


如果大家担心买到假的银行理财,不妨上中国理财网查查真伪。


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不管是在哪个渠道售卖,都会在中国理财网备案。如果在中国理财网上找不到,就一定不是银行理财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