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特写还有这么多讲究?怎么拍才好看?

 百合仔 2018-09-27

Oh a kiss is still a kiss in Casablanca

But kiss is not a kiss without your sigh
Please come back to me in Casablanca……

 

哎哎,老宋,你四不四串台了?这里是狼族摄影频道,不是中国好声音!

 

哎呀,没串台,是老宋本人等候电脑启动时哼哼的小曲儿(嘘,知道这首歌也别举手哈,会暴露你年龄的),这是二战老片《北非谍影》里面的主题曲。

 

为啥老宋要哼哼这个?还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来呀,插播一段广告,谜团瞬间解开!

 

11月27日,老宋将率狼族摄影团远赴北非——美丽的摩洛哥,名城卡萨布兰卡当然不能缺席啦。若有兴趣与老宋同行,具体行程详见老狼发的介绍文章摩洛哥13日梦幻之旅,老宋等你。对了,现在老狼应该已经带团出发去摩洛哥了,我们会时时关注的。

 

好了,回来咱们讲“远全中近特”——前面两周没看老宋讲景别的,可以去翻翻,“远全中近特”指的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如果你在别的老师那儿听到还有什么“大远景”“大特写”之类,那都是这五种的衍生物。只有这五种是主干,别的都是树叶儿(如下图里的第二行小字),别理它。

 

 

前面两周讲了远、全、中、近(有朋友说你好烦啊,为啥不一次讲完?亲,你得给人消化的时间啊,若一堂课给你从春秋战国讲到元明清,你连掐死老师的心都有信不),咳咳,今天该说景别中的“特写”了——

 

五、特写


怎么一来就是五?你猜?不明原因的,可以查看前两期:


什么是近景?是画面感觉近还是拍摄离得近?

“景别”是个什么鬼?掌握了摄影前进一大步!

 

特点:特写是对某一局部的细节进行集中表现、使之充满整个画面的景别。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特写,就是“表现细节”。以人像而言,该景别的取景范围是从脖子到整个面部的区域。当然并不局限于面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手、脚、胸等都可以,只要拍摄目的是“表现细节”,就是特写。

 


(这张也是抓拍你们信不?真的是抓拍,我并不认识:有一年在重庆仙女山带孩子滑雪,遇到一个眼睛很好看的少女站在对面正跟小伙伴说笑,我当时胸前正好挂着相机和24-70镜头,就喊了一声“嗨,看这儿”,等她目光一过来就咔咔连拍两张……像我这种看上去人畜无害的老法师应该不会被打吧,如果要求删掉那删掉就是了,其实长得美的人被人拍早就习惯了,爱美不是罪……)

 

说实话,关于特写老宋手头存货不多啊~~~那我穿插着找一些没有版权的电影特写画面哈,比如这张:

 


(后面有位眼尖的同学说,老宋你这植入软广告的阴谋也太明显了,这不又是《北非谍影》么?……啧啧,早告诉你,看破别说破,会暴露年龄的)

 

其实英格丽·褒曼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女明星,她的气质太忧郁了,动不动就梨花带雨……我喜欢的是阳光活泼的奥黛丽·赫本:

 

 

这些,都是特写景别。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既然特写是表现局部细节,构图会非常饱满,甚至可以允许头顶出画——这对特写景别而言是很合理的。若是其他景别,比如全景、中景,头顶出画就很奇怪了。

 

可是还有一半脸出画的呢?比如这张——




这当然也是特写,但这不是常规摄影,这是创意摄影。

 

特写的作用:

 

  1. 用来表现人物情绪或物体的细部质感。

 

特写景别通常除了人物面部以外,没有其他的画面元素,观众注意力非常集中。因此,构成画面的最主要对象当然是人物的表情或物体的细部质感。

 

所谓表情,当然是那种有可读性的、有丰富表现力的表情,而非呆若木鸡的,那样的表情就失去了特写的意义。

 

 


关于表情,我个人的体会是特写镜头非常具有戏剧性(就像拍电影)。而我们普通人日常很难有丰富的表情挂在脸上,特别是中国人比较内敛(喜怒不形于色),而老外就比较好拍,他们的顽皮经常写在脸上。

 


又是《北非谍影》的剧照。看到英格丽·褒曼眼角几乎夺眶而出的泪水没?这就是特写景别对细节的表现力。离远一点根本看不清泪水,这里必须用特写。

 

1.无背景、无陪体,主体极度突出,细节表现事物由表及里的深层特质。以人来说,面部情绪代表的是内心。所以特写的景别除了形还有神,这是形神兼备的景别。如果说远景追求的是“势”,那么特写追求的就是“神”——正所谓“远取势,近取神”,特写与远景是两个极端。


2.特写镜头在电影中常常被用来转场。电影的剪辑规则中有一条是“相邻景别不宜接”,比如中景接近景,就会给人一个跳跃的感觉,仿佛人物向前跳了一步。


那么如果用特写在中景和近景间过渡转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当然也不要接在远景里,因为还有一条原则是“两极景别不相接”,除非是两个时空的蒙太奇。因为这也是特写的作用,顺便介绍一下。

 

特写拍摄注意事项:


1.不宜用广角镜头抵近拍摄。一方面广角镜头会有明显的畸变,另一方面会引起人物的不适感,从而影响正确的表情。那种举着广角镜头贴近遇难者家属痛苦的脸努力抢拍泪水的记者,要么是不懂,要么是混蛋。老宋也做过记者,绝不敢这么干,可以拍人家悲伤的泪水,但要用中长焦拉过来。

 

特写并不是指相机与拍摄对象的物距离得近,要指望焦距发挥作用。再说一次:离得太近,小心大蒜味喷人家脸上。

 

2.正面拍摄是很考验人脸型的,如果不是完美的脸型,通常不宜正面拍摄(东亚人很容易被拍成大饼脸),脸部最美的角度是45度角左右。强迫症也别纠结角度的精确,差不多就就行啦,艺术不是工程。

 

上面的例图中虽然也有正面的,但人家是奥黛丽·赫本,那么完美的美人脸,在人家那儿也得百里挑一。如果是咱村东的王二丫,或者村西的刘翠花,长着一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态尊容,那就算啦,可千万别逞能。

 

3.不宜仰拍。全景可以仰拍,那是为了表现气势或者伪造大长腿;但仰拍特写就很容易拍出大下巴,倒三角形的脸型不好看,你可能会被模特的小拳拳捶个半死。

 

4.因为特写镜头中的面部非常清晰,那么对妆容的要求就比较高。你最好跟化妆师搞好关系,也要适当修图。否则如果拍出一堆清晰的痘痘,估计轻者要一至两顿烧烤赔罪,重者你从此就会被模特永久拉黑。

 

呼……总算讲完了所有的景别,不用写“下回分解”了,不然我会被等着急的同学骂死的,嘿嘿。

 

为了安抚一下那些催稿的同学的小心脏,我准备来一段Encore,返个场赔罪呗(这年头演唱会没有返场,观众不干呀)……

 

咱来说说特写下面的衍生物——大特写。

 

大特写当然就是比特写还特写啦,是特写里面的特写。我把例图贴出来就知道啦,就是取景范围小于面部,通常只表现五官中的一种。

 

 

也许有同学会问:这样景别的照片,跟微距摄影有什么区别?

 

当然不一样啦,特写是特写,微距是微距,那是两个范畴。

 

“微距摄影”的概念是什么?经常有人不明白这个概念,但这种事儿又不足以写一篇文章来正本清源,但可以顺便说一下。

 

当被摄物体在底片(图像传感器)上的投影与物体实际大小达到1:1或更大时,才能称为微距摄影,满足这样条件的镜头才能被称为微距镜头。

 

假如一只蜜蜂的大小是1cm长,那么它在CMOS上的倒像也要至少达到1cm,才能叫微距摄影。人的嘴唇是做不到的(人嘴比比CMOS还大呀),嗯,汗毛倒是可以做到,你可以用微距把汗毛拍成电线杆。

 

好了,讲完了景别,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讲“照片的层次”了,下回再见,拜拜。


  特别说明  

微信公众号又要改版了,每次改版对于小编来说,都荒得一批。

好怕改版后,我们在茫茫公众号中走散啊啊啊……所以,大家快把狼族摄影、狼族视觉公众号“设置星标”吧 



做了以上设置之后,你就能在订阅号消息的顶部,快速找到我们哟。



超实用摄影工具,再不怕眼花看不清!


这个相机目镜设计很巧妙,收纳后很只有化妆盒一样的大小。它是干什么的?看看下面视频你就明白了。


关于目镜的详细介绍参见:

一个很酷的摄影工具,以为装B,其实很实用!


狼族限量秒杀价¥528




狼族摄影《LVG杯·无极风光摄影大赛

万元现金+奖品等着你!


(点击图片 立即参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