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鼻涕、咳嗽、鼻塞、头痛、浑身无力?是秋燥感冒惹的祸!

 旷世奇药 2018-09-27

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秋也渐渐加深了,一日比一日冷。是不是感觉早中晚似乎生存在三个季节里办公室里咳嗽声、打喷嚏声此起彼伏,显然不少人中了秋季必感冒的“魔咒”。其实,入秋后虽少了酷夏的湿热烦闷,但由于昼夜温差大,人自身免疫系统的感应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都会在秋天感冒。稍不留意很容易就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这不,一老友刚吐槽说:“不知为啥,昨晚加完班回家,被突如其来的一股「妖风」撞上了,现在流鼻涕,打喷嚏,头昏脑涨,喉咙干痒的厉害。


对于感冒,有这样一句话:感冒了,吃药一个星期能好,不吃药7天也能好。如果你到药店,能买到的西药大多也是缓解头疼身痛、鼻塞症状或者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的药。那么如果不吃西药,是否也能让身体好受些?

👇👇👇

感冒之腠理开泄


著名军事家孙武曾经教育我们:“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打败「感冒」就要从根本上了解感冒,方能战胜它。


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中医认为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风邪为六淫之首,又被称为百病之长。风性轻扬,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风性疏泄,其侵袭入体,可使「腠理」开泄,故多见恶风、自汗等症状。


此中的「腠理」指的身体肌肉之间是隙,是无形的邪气、正气出入之处。腠理的开合则受卫气的控制,因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腠就如同两山之间的山谷,理就是多个山谷连接成的沟壑。卫气足,则腠理肥,开阖固,邪气不易入侵。


在感冒时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身体仿佛有很多气孔打开,风在往体内钻,身体里的气随着汗在往外跑,整个人会感到疲乏无力,这也是为什么感冒时会比平时怕冷的原因。


外部环境寒热变化,会影响腠理开合。


《灵枢·五癃津液别》谓:“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意思就是夏天的时候我们的腠理打开了,更容易出汗,而秋冬则腠理闭合,水下行,这是人体为了适应环境而作出的生理反应。这也就是说为什么在夏天开空调时也要注意温度不要太低,否则寒气会从我们大开的腠理入侵到体内。

感冒入侵「保卫战」


一般感冒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一场感冒好比一场战争,关键在于自身卫气(城池守军)强弱与感邪(敌军)的轻重有关。


《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意味着只有当身体卫气虚弱,而又恰好感受了外邪,人才会得病,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从反面来说,人只有增强自身的卫气,才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


外邪侵犯肺卫的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故《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主呼吸,气道为出人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随即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状。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

秋天感冒可能有点干

秋天感冒相比其他时节感冒会额外多了点“燥”气,相比常见的风寒风热感冒-咽痛、咳嗽有痰又咳不出,秋天感冒常见咽干、咽痒,干咳等症状,凉燥一般多发于深秋近冬季,较接近风寒感冒,像现在最易患上的就是温燥感冒,症状虽与风热感冒很像,但会有明显2个“燥”点:干 & 痒

肺本为娇脏,喜润勿燥。肺主气司呼吸,通过鼻腔与大气直接相通,温燥通过口鼻直入肺部,既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又耗伤肺津,表现出干咳少痰、咽干喉燥、甚至喘息等症状,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还会引起大便干涩不畅等问题。


温燥感冒关键词:舌上干燥 干咳少痰 咽干喉燥 喘息 大便干涩,总之干干干!


温燥耗阴伤津,阴虚阳亢,呼吸道失去滋润,就会出现血燥生风,就会有咽痒、鼻痒、干咳等风盛之象,《景岳全书》云“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也就是俺们的小肺最怕燥了,一燥就痒,一痒就咳个不停~~~

秋燥感冒还得要“润”

所以,治秋燥感冒的选择上要突出「润」。


道地药材


温燥方选桑杏汤,凉燥犯肺方选杏苏散,中成药选具有润燥疏表功效的,要有桑叶、苏叶等性质平和的发散解表药,同时配有贝母、麦冬、沙参等滋阴润燥的。

秋感参考中成药:桑菊饮(温燥)、杏苏感冒颗粒(凉燥)、川贝清肺糖浆(温燥)等。(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如果在感冒吃药后,依旧感觉咳嗽不止,喉咙干痒难忍,感觉有痰。不妨在工作学习的闲暇之余,在茶水中泡一些花茶,如菊花、金银花、玫瑰、陈皮、蜂蜜百合等。可以帮你清热去火、理气化痰、生津止渴,帮你安然度过感冒这个特殊时期。

秋燥感冒治法以祛风解表宣肺为主,按摩风池、列缺、迎香这三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风池穴

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因受风邪所致的疾病,皆为本穴主治范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约与耳垂齐平。

操作方法: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每次100下,有祛风解表之功。

列缺穴

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主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按摩列缺穴可治疗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等症,有宣肺止咳平喘、利肺化痰之功。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可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为列缺。

操作方法: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列缺穴,轻轻摩擦,以发热为度。每日2~3次。

迎香穴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位于鼻旁,根据本穴位置及与其他经的关系,有宣利鼻窍之功。可治疗鼻咽干燥、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本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操作方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

若经穴位按摩,症状仍不缓解,且有持续加重的倾向,请及时就诊。


本文转载自心一堂,如有需要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