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神醒脑的黔茶“三板论”主旨演讲整理好了!

 dy_xhui 2018-09-28

9月19日,在2018年都匀毛尖(国际)茶人会“国际茶文化高端论坛”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在论坛上做主旨演讲——“黔茶长版、短板与补板”。赋予黔茶文化新时代内涵,助力黔茶发展。


孙子曰:知彼不知己,一败一胜;

           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黔茶既要参与省级合作走向世界,也要聚力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理性思维是克敌制胜前提:

黔茶有三块长板:

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


       茶——南方之嘉木,喜阴——陆羽。

       低纬度:北纬25°-29°之间。通常在神奇的27°左右。

       高海拔:多数茶海在600-1200米之间,世界上最高海拔人工茶园在威宁2270米。

       寡日照:主要产茶区通常在1000小时左右,有的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最适合喜散射光的茶生长。

        多云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云蒸霞蔚,雾气蔼蔼。


干物质积累多、可浸出物高于国标5个百分点以上。

咖啡碱低,低于国标5个百分点。适合人群众多。

病虫害少,1200米以上基本不用农药,冬天雪凝天气是病虫害不可抗拒的天敌。

生产快,产量高,一年四季都在长,茶叶可以采3季,产鲜叶在1000-2500斤左右。

 


我们有四个世界自然遗产,无出其右:

赤水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及其产区:毕节、遵义。

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及其产区:黔南,黔东南。

云台山白云岩世界自然遗产及其产区:黔中,黔东。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兼具砂页岩、石灰岩、流水地貌产区:铜仁。


贵州同时是长江流域的乌江、赤水河发源地。

是珠江流域南北盘江的流经地 。

丰富的地质蕴藏着丰富的微量元素。


石阡苔茶钾天下;


凤冈绿茶唯一硒锌同具;


正安白茶:氨基酸高达9%-12%


姑箐古茶:咖啡碱低于0.1%


脚尧茶:可浸出物高达42%


威宁茶:没有夏天的茶


世界到处有好茶。中国好茶满山川。但黔茶特点不一般。

我们用大数据检测,黔茶有数十万个与周边茶不同的DNA.黔茶内在品质好,微量元素多,毫无争议。


三、黔茶回家,我们面积最大



如果说前些年靠行政推动,有点水分。现在靠市场助力,实实在在在增加。去年毕节市就增种了40万亩。多地都有流转土地种茶。

没有面积,哪有产量,没有产量,哪谈质量。产量、质量都没有,空谈品牌,自欺欺人。

以上三块长板,特别前两块,是上帝赐予的金不换,无以撼动,稳如泰山。

后面一块在寸土寸金的年代,东部要赶,难。

西部要赶,难。


我们有三块短板



一是产业集中度低;

二是人才缺乏;

三是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高。

产业集中度低:目前贵州茶叶市场比较分散,共有茶企4000多家,上亿规模的茶企不过几家,绝大多数是千万元、百万元级别的中小型企业。茶企小而分散,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

人才缺乏:最好品质没有加工出最香茶味,王庆同志说:贵州茶内在品质第一,没有问题。但提香始终没过关。

这就是人才短板,当然还有其他人才。比如销售没有浙江庞言良之类的任务,年销过50亿。

没有滇红王天权年销十数亿,纳税超3亿。

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高。都匀毛尖产量太少。湄潭翠芽尚未顶天立地、左右市场,遵义红还未红遍天下。

     小、散、弱基本格局改变尚需时日,深圳市领导一句话刺痛我:贵州茶好,咋我们不知道?


 痛定思痛,我们固长板,补短板:


一像爱护我们眼睛一样,保护好环境,每年种茶种竹,种树,到2020年实现生态屏障率60%,茶区达80%以上,产茶县70%,实现真正的村中有茶,茶中有树,茶村相间,融为一体。

实现绿色发展,拒绝一切污染项目,控制茶旅一体,安土有责,得一片净土,种一片净茶。

   二是以市场为主体,稳扎稳打,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实现黔茶4.0。

1000万亩优质茶园;

1000亿综合效益;

100家有影响力企业;

10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茶大县。




三是招育并举,聚天下才

我们以真心,用真情,引天下人才为我所用:

太古集团联合利华来了;浙茶集团毛利民董事长来了;福建正山堂江元勋董事长来了;琪福苑集团叶文盛董事长来了,江苏国色黔香蒋庆松董事长来了......他们以茶为业,以黔为家,成为了事实上的贵州茶人。

贵州大学已经有了茶学院,有了以茶为主体的农药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以虫吃虫,以草抑草,以树隔树。

      贵州茶界有了一批青年才俊,英姿勃发、脱颖而出:


我们顺天时:

适地利:

修人和。

牛皮不是吹的,高铁不是推的。

不破楼兰终不还。再过十年以后,这茶属于我们黔茶新一辈。

我想起了刘邦关于人才的一段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得人才者得天下,

吹尽狂沙始见金,不信东风唤不回!

黔茶前路曲折,但,

光明无限!人才济济!将坐拥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