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道菌群、抗生素、益生菌与PD1:必读 – 咚咚肿瘤科

 tina360tina 2018-09-29

近期一段时间,肠道菌群再一次“火”起来了:主要原因之一,是学术界发现,肠道菌群与抗癌治疗的疗效、抗癌治疗的耐药密切相关,尤其是肠道菌群与PD-1抑制剂的疗效,是近期研究的热点。

上周,全球自然科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杂志《科学》在同一天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3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基本类似的结论: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数量、种类和构成,与这些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生存期密切相关,其可能的原理是肠道菌群参与了抗癌天然免疫反应。

一时间,相关的科普文章,铺天盖地;其中,不乏打着科普的旗号,售卖益生菌的商业公司。

那么,到底肠道菌群、抗生素、益生菌和PD-1抑制剂,是什么关系?从这些重磅研究中,病友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作为肿瘤专科医生,关于这个话题,对肿瘤病友有什么建议或者忠告?……萝卜医生重点讲如下几点:

 

1:类似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很有前景。

目前,类似的研究,主要采用两大类技术手段和方法。

第一种是从病人那里获取大便标本,然后分析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的病人大便中的细菌,到底有何不同。那么,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的病人大便中分布和比例差别很大的细菌,是不是一定参与了PD-1抑制剂起效的过程,目前依然是存疑的。

第二类研究,是在体外的动物试验中,把治疗有效的病人或者老鼠的大便移植到治疗无效或者完全无菌的老鼠体内,观察这些老鼠是不是会变得对PD-1抑制剂治疗有效,从而间接证明某一种或者某一类肠道细菌对PD-1抑制剂疗效的影响。这类研究,可以初步判断某些具体的细菌与PD-1抑制剂疗效的关系,但是由于目前各项研究得出来的“有益的、起到正向作用的”细菌,并不相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实际的借鉴意义并不大。

此外,毕竟老鼠和人还是不同的,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是把肠道作为一个免疫系统和生态系统,进行一个高纬度的模拟,或许会得出更靠谱的结论。国外,一小部分心急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构思和启动,粪便移植试验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部分晚期癌症。当然移植的粪便,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2:目前,到底哪些细菌对PD-1抑制剂发挥疗效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其实不明确的,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益生菌疗法”。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补充市面上有售的任何一种益生菌产品,有利于PD-1抑制剂发挥疗效。当然,有的病人消化道比较脆弱,补充一点益生菌,有利于改善肠道菌群的构成,从而减少便秘或者腹泻的发生,或许是有帮助的。

 

3:在使用PD-1抑制剂期间,滥用广谱抗生素,目前看来是会影响PD-1抑制剂疗效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反对矫枉过正的错误行为。如果患者不幸发生了明确的细菌感染,该用的抗生素,还是要用的;而且,要及时用,要足量足疗程的用。因为,不这么做,细菌感染不控制,有时候是致命的。

 

参考文献:
[1]Gut microbiome modulates response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 patients. Science. 2018 Jan 5;359(6371):97-103.
[2]Gut microbiome influences efficacy of PD-1-based immunotherapy against epithelial tumors. Science. 2018 Jan 5;359(6371):91-97. doi: 10.1126/science.aan3706
[3]The commensal microbiome is associated with anti-PD-1 efficacy in metastatic melanoma patients. Science. 2018 Jan 5;359(6371):104-108. doi: 10.1126/science.aao3290.

添加咚咚客服助手小橙(微信号:dongdongkfxc,注明咚咚官网会员),获取更多PD-1资料、临床信息、药物渠道、线下活动及抗癌最新资讯 。下载咚咚肿瘤科app,还可与全国十强肿瘤医院医生实时交流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