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贫民窟的大富翁: 一篇价值10000万的小文章 是的,我认为这篇文章值一个亿。 我知道我写出来最多也...

 墨子语 2018-09-29

是的,我认为这篇文章值一个亿。

我知道我写出来最多也就集个赞,呵呵。

还是分享一下吧,决定有价值可以打赏,或者转发。

这就是我写文章的外部意义,内部意义当然是为我自己喽。

这两天看神奇公式和大数投资,大师们在选股估值的时候都采取相对估值法,就是用财务指标,特别的用到了净资产这个量度。

神奇公式买“质优价廉”股票,大数投资依靠“概率统计中蕴含的不确定性可转化为确定性的原理”,两个都是没问题的,关于市净率我觉得有待商榷。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计价方式使得企业有很大的可操纵性,特别是折旧、计提等等,而且把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没有考虑进来,我觉得市净率这个指标不好,净资产收益率更合适。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净资产=(利润/股价)/(净资产/股价)=市净率/市盈率

现在考虑两个企业AB,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0.3 0.2,净资产均为1,假设市净率分别是3 2,那么可以计算股价分别是3 2,通过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得出AB市盈率分别是10 10。

从市盈率和市净率来计算,显然B公司股票更为低估。

AB市盈率分别是10 10

市净率分别是3 2

我们假设公司都不分红,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也保持一致。

那么假如我们有资金100,分别可以买入AB的股本数量为100/3、100/2。

一年后投资AB的收益率分别是

A:1×(1 0.3)×(100/3)=43.3
B:1×(1 0.2)×(100/2)=60.0

从这个结果看显然投资B更划算。

但是我们把时间拉长会怎么样,显然在收益等式中

总收益=1×(1 净资产收益率)n×股本数量

因为股本数量是常熟,前者是指数函数,我们知道随着时间增长,显然净资产收益率高的会很快取胜。

这是复利的第二重含义,比较隐蔽的: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时间越长,优秀企业会更优秀,平庸企业会更平庸。

这个思考的推理过程值5000万。

巴菲特一句话:长时间看,你投资企业的收益率=投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现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市盈率,那么为何我们从市盈率和市净率角度选出来的企业一年和n年后的投资价值会相反呢?

这个答案要值5000万。

我们把市盈率当做企业赚钱的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当做企业赚钱的能力。

静态看: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市盈率

动态看: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市盈率

因为在以会计区间(年)为尺度衡量利润、股价、净资产得出来的关系在跨越几个年度后,再重新计算某个特定年度的关系,推导不成立!

那么神奇公式和大数投资就这么被动吗?

也不是,因为每年(定期)换股,可以保证在持有期间(也就是买入和卖出期间)持有的资产收益率最高。

体现在模型中就是一年的时间内,同样的投资量B公司创造的价值确实大于A公司创造的价值。

但是为了对冲企业股价短期不可预测的风险而采取的长期持有策略,是不是要考虑复利的第二重属性呢?嘿嘿

换言之,哪怕我们认为企业的净资产是真实可信的,但是因为A企业更光明的未来,使得A企业股价上涨更大,从而收益超越了投资B企业。当B企业每股净资产增加更多,而不服气,愿意再比一年以期待可能的市场对其净资产合理估值从而收益超越投资A公司的时候,他们的收益比较期间又延长一年的时候,那么:时间越拖对B越不利。

时间是站在赚钱效率更高的A这边。

综上所述,我愿意采取市盈率 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今日话题 @robertochen @不求甚解曹大勇 @价值ETF @Marsfer @证券时报网 @德林社 @蠢蛋儿 @乐趣 $贵州茅台(SH600519)$$雅戈尔(SH600177)$$双汇发展(SZ0008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