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方证

 有你真好c2mu22 2018-09-30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胡希恕注: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虽形似桂枝汤证,但微恶寒而不发热,则病已由阳入阴,尤其小便数,为胃虚不能以制下;脚挛急为津液不足以养筋,若反与桂枝汤攻表以发汗,则津液益虚,故四肢厥而咽中干,激动里饮,更必烦躁而吐逆,因与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以复其阳者,谓复其胃气以滋津液也。若厥愈足温,而脚挛急不去,再与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挛,其脚即伸;若由于津液亡失,胃不和而谵语者,可少与调胃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假如不止误与桂枝汤,而误与麻黄汤重发其汗,或复加烧针劫使大汗者,致虚寒更甚的阴证,虽亦必四肢厥冷,然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了,当须四逆汤主之。

按:中气虚,有水饮反不能保持之,则小便数,古人所谓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故小便数者,不可发汗,《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有“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读者可互参。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胡希恕方解:本方主用甘草缓急养液,佐以干姜温中逐饮,故治胃虚有寒饮,或呕逆吐涎沫,或遗尿、小便数而急迫者。

【参考处方】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

2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以上,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胡希恕方解:本方以芍药解挛急并治腹痛,合以缓急迫的甘草,故治上证而急迫者。

【参考处方】芍药18克,炙甘草10克。

2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以上,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清酒洗,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胡希恕方解:方中大黄、芒硝攻实下热,甘草安中缓急,故治胃不和,发潮热,而大便不通者。

【参考处方】大黄12克,炙甘草6克,芒硝(分冲)12克。

3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前二味1小时,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冲入芒硝6克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胡希恕方解:本方于甘草干姜汤更加附子温中驱寒,振兴沉衰,故治四肢厥逆、呕吐、下利清谷、极度沉衰的阴寒里证,非此莫救。

【参考处方】炙甘草6克,干姜6克,生附子(先煎)1530克。

3味,以冷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先煎附子40分钟,再同煎二味,煎开锅后1520分钟,取汤150毫升温服,续水再煎一次温服。若针对心衰急救,本方必用生附子30克以上,并增干姜用量,意同通脉四逆汤。急煎开锅即可一点一点喂服,直至脉出心衰好转为止。

冯世纶解读:本条主要讲,临床也常见一些表证,但已不是桂枝汤证,由于误发汗,则可出现甘草干姜汤证、或芍药甘草汤证、或调胃承气汤证、或四逆汤证。

甘草干姜汤证,为误治后出现“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很易看作里热,实际是因表证发汗伤津液太过而传里,呈里寒挟饮,津不上布。胡老注解本方时,联系了《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及《金匮·水气病》篇讲解,明确指出“治胃虚有寒饮,或呕逆吐涎沫,或遗尿、小便数而急迫者。”即甘草干姜汤是治里虚寒太阴病之剂。

甘草干姜汤证见“小便数而急迫者”更是胡老心得,参看下一条注解可知。此对指导辨方证尤为重要,200710月治愈1例前列腺炎印象尤深:患者30岁,为赤峰来京打工者,病2月,服专科药1月多,症有增无减,且使生活拮据。症见:尿急,尿等待,小便频数,夜尿67次,手足逆冷,口中和,舌苔白,舌质暗,脉沉细。给予炙甘草12克,干姜10克煎服。二周后特来致谢,知其痊愈。

病在表,过多发汗,病入里,津血不足而出现腹挛痛,即呈芍药甘草汤证,该方是甘草汤加芍药而成,故治甘草汤证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

探讨芍药甘草汤证六经归属:胡希恕老师对该方证有以上论述,但未明确六经归属,我们联系老师对桂枝加芍药汤的分析,再从药物组成分析,即甘草,《本经》谓:“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别录》称:“温中下气”;《药性论》谓:“主腹中冷痛”。可知有补中益气作用,为治里虚寒之太阴证;芍药,味苦微寒,为凉性补血药,为治里热血虚之阳明证,故芍药甘草为补中养血,缓急止痛,其适应证为上热下寒,即阳明太阴合病里证。

病在表,不正确的发汗使津伤入里,也可出现阳明里实热证,调胃承气汤证即阳明病见胃不和、发潮热而大便干结者。病在表,不正确的发汗,津液大伤入里,也可出现里虚寒甚者,四逆汤证即太阴病见四肢厥逆、呕吐、下利、脉微者。

由本条可知,病在表用汗法,治疗方药对证则病愈,治疗不对证,病传于里。值得注意的是,传里可出现阳证或阴证,里实热者则为阳明病;里虚寒者则为太阴病。以是可知,六经的变化,是缘于八纲的变化,六经来自八纲,是临床经验的总结。

今日(2013929)写到这里始悟胡希恕先生提出:始终理会读《伤寒论》,是说读一遍是读不懂的,还必须前后联系分析反复读才能理解。这一条及下一条反映了我们的前辈,在医疗实践中,是先认识到病在表发汗则愈,不愈则传里,以后渐渐认识到,病不但有在表者、在里者,还有在半表半里者。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冯世纶。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