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蔡澜先生一篇专访。 说到吃货,蔡先生说:好好的人,干嘛叫吃货呢,为什么要把自己和自己的心情降到那么低,那么恶劣呢? 蔡澜,香港著名美食家。 老饕 以我个人看来,大多数人对美食不求甚解,只觉得新奇独特,或是还算好吃就大吃特吃。这样的方式,也只能以吃货来自嘲。 美食本身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如果你仔细去了解它,认真去品味它,慢慢的,你就不会以吃货自居,而是满怀尊敬的去面对那些真正用心制作的食物。这是从吃货到老饕的晋阶之路,一旦升级,便能发现无穷乐趣。 《小众独家设计潮汕美食之旅》 我们小众家的潮汕之旅,虽然评价不俗,但是一直以来,我自己觉得只能算是吃货之旅。因为只能吃到潮汕菜的一些皮毛,根本没有真正深入潮汕的饮食文化。这只是吃了便算来过的所谓美食游。 组队 邀请美食家一起出行 幸好,上月与温州味融餐厅的胡颖健老师聊天,说到潮汕美食,胡老师随口道:“有空我陪你走一遭吧。”于是大喜过望,直接盯着胡老师敲定日子,终于在7月初成行。 在小众家的公众号和吃协的群里发了同行招募,最终连我和胡老师及大叔,共10人。有数位群友因为有要事抽身不开,事后在群里观看我们此行收获,都是懊悔不已。此事我们容后面慢慢细说。 以下文字记录我们在潮汕美食旅行的点点滴滴,会有些琐碎,对美食无感者请慎入。 潮汕美食考察之旅 3晚4天小记 首先感谢胡颖健老师和他的好朋友们。 这次的潮汕考察之旅,得到他在潮汕地区许多圈中好友的支持。几乎每到一家餐厅,都是老板亲自接待安排,尽享高端礼遇。而且潮汕著名的美食家林贞标先生还全程保驾护航,让此行不光好味连连,而且还真正感受到潮汕的本土美食文化。 在此特地要感谢说明。 第一天:温州/潮汕 富苑夜粥 从温州到汕头,大多是坐动车,路程5个小时。其实温州到汕头是有飞机的,但是小飞机位置不多,还是坐动车方便些。 来到潮汕,正是晚餐时间。美食团直奔主题,第一餐自然是潮汕最传统的夜粥。 何 为 夜 粥 ? 夜粥也叫'潮州打冷',最早这个词源自香港,因为潮州人很团结,老乡被人欺负了,大家伙就会一起去帮着寻公道。事情完了,事主就请大家去喝一碗粥做谢意。潮州打冷其实就是潮州打人的意思,但是从这事也能看出潮汕人多爱喝粥。 潮汕人喝粥是不分早晚的,一天三顿都喝,不过晚上喝最多。尤其是潮汕人爱夜生活,酒场出来,补一碗白粥,让胃里舒舒服服的结束一天的寻味之旅,正是又健康又落实的好吃法。 富苑夜粥 这是潮汕地区最大的夜粥档口,光看这一排点菜区那就气势磅礴。 此家每晚生意爆好,盖因东西新鲜食材好,按照林贞标先生的说法:潮州打冷是最传统的潮汕小食小菜,做法都差不多。 富苑的好,在于生意好了就会进好货,不愁卖不掉,良性循环,东西越来越好,食客的档次也越来越高,所以富苑的价格也是潮汕夜粥里最贵的。但是就因为食材够好,真正想吃到顶级潮州打冷,那还是要来这家。 潮州打冷的佐粥菜之丰富,是要颠覆外地人三观的。大致菜品要分几类: 一类是鱼饭类 就是把新鲜海鱼用海水煮,然后蘸豆酱吃,这样就保留了鱼最本真的味道。 一类是卤水类,一类是腌类。 潮州生腌海鲜的配方和温州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一向有生食传统的温州人只要尝过便会欲罢不能。 还有各种小炒,小吃和煲类,构成潮州打冷庞大的阵容。不开玩笑,潮汕人喝碗粥的排场比很多地方吃顿大餐都要大。 老饕菜单 富苑的腌蟹只只个大膏肥,完全不是小摊档里那些小蟹所能比拟,美味无比。 富苑招牌卤猪蹄,每桌必点菜。 潮州鹅肠,吃在嘴里是脆的,配蒜醋酸酸甜甜更好吃。 这不是白虾,这是南海软壳虾,白灼就已极鲜。 煎大马交鱼,温州好像很少这样吃法。 豆酱煮鹦鹉鱼,好鱼的鲜美就要用简单的做法来体现。此菜一盘400+。富苑的明档里有不少名贵海鲜,所以一顿吃到上千也是很正常的事。切莫以为吃粥会是便宜货。 潮州花菜煲,用三层肉和干贝等先熬底汤,再来慢煲蔬菜,蔬菜里的鲜香直接霸占你整个味蕾。连一个蔬菜都那么讲究,你觉得潮汕人对美食的追求是不是让人发指。 潮汕著名美食家,《玩味潮汕》一书作者,有潮汕茶痴之称的林贞标先生特地前来,还特地带来格兰杰稀印这样的好酒佐餐。潮汕人爱喝洋酒,大多是各种白兰地威士忌和香槟,大概是与潮汕本地开埠较早有关。 第一餐吃的大家惊喜连连,本以为这已足够,谁料林老师还邀请我们去他的工作室喝功夫茶,这又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大惊喜。 要知道就算在潮汕,要喝到'茶痴'一杯茶也不是易事,非好友不能。托胡老师的福,尝到林老师名满天下的老八仙,那种大道至简的茶之味难忘之极。 潮汕的名茶是凤凰单丛,这几年也逐渐开始在全国流行。一般都说单丛是比普洱还好的减肥圣茶,甚至潮汕人如此钟爱美食却不胖的原因也被认为是凤凰单丛。 我也喝过一段时间单丛,和林老师聊起说喝完就觉得肚子极饿。林老师边泡茶边微微一笑:你喝的不是好的单丛,好单丛绝对不会肚子饿哦。 虽然大多数潮汕人都是和我一样喝着普通的单丛茶。但是这一泡功夫茶,成就潮汕美食的博大精深。若没有这泡茶去解腻,潮汕人如何可以从早吃到晚而又健康养生? 食饱喝足,下榻酒店休息。 此次我们挑选了去年刚刚开张的猛狮凯莱酒店。这家全新的酒店品质不俗,也将成为我们小众团未来下榻的酒店之一。 第二天:陈慈黉故居/潮州古城 鹅肉餐厅+建业酒家 早上在酒店用过自助早餐,10点我们出发前往有岭南小故宫之称的陈慈黉故居。这是我认为潮汕最美的景点。 上世纪初,泰国华侨陈慈黉先生花了30年在故乡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祖居,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以潮汕四马拖车的传统来布局,其设计之精美堪称中华传统建筑的瑰宝。可惜潮汕旅游推广不力,这么好的地方一直藏在深闺却无人知。 我很偏爱这个地方。于懂建筑的人来说这里无处不美,于不懂建筑的人来说也会乐趣横生。 爱美的朋友还可以在这里来几张人像写真,也是超级赞的。而孩子们,如果在这里捉迷藏也是极好。特别感谢同行的几位姐妹做模特,拍摄一组故居人像片。 游完继续寻味。 午餐是胡老师亲点的鹅肉餐厅。潮汕的卤水闻名全国,很多餐厅都有一道菜叫:潮州卤水,但是潮州卤水的灵魂是鹅,潮州卤鹅第一的,非他家莫属。 它的门面占据了半条街,饭点依然要排队,可见生意之火。老板阿忠仅凭一道卤鹅就成为中国厨艺大师,这也算是餐饮界的奇葩。但是这样一生只做一只鹅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美食匠人之道。 阿忠老板出差了,不过早早已经交待手下为我们安排了好鹅。汕头狮头鹅是别处没有的名品,其身上最珍贵的部分一是鹅头,二是鹅肝。 鹅头硕大,一个会有好几斤重,肉质肥美香浓,这也是一只鹅最贵的部分。大多一个狮头鹅的鹅头要卖到7-800元左右,在外地人看来几乎是天价。但是广东还有港澳地区老饕却趋之若鹜。而鹅肝则一点都不逊色法国鹅肝,尤其是100只鹅里才能出3-4只的粉肝,质地细腻,为上品,价格也不菲。 阿忠老板亲自交待,我们有幸品尝到粉肝和各种招牌卤味。对于肉食动物者来说,实在是惬意美满的一餐。 卤味配方独特,卤得更是入味,肉里多汁不柴,肉香纯正。而更大的发现居然是他家的鹅肉饭,米极好,配一勺卤鹅汁,堪称极品,连团里几个连声说要保持体型的姐妹都吃三碗,意犹未尽。 一顿胆固醇大餐后,下午适合活动一下,所以我们安排去潮州古城观光。古城有近千年的历史,城外的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和赵州桥齐名,也是上世纪第一座闭合式大桥,当然是必去的。 就是这一排小船,拉开就能通行大船,合拢就可以行走车马,古人的智慧还是值得肯定的。 建业酒家 游毕古城,回酒店休息一下,我们便杀奔此行的重点:建业酒家。蔡澜先生评定人的一生全球50家必须一去的餐厅,国内的并不是太多,而建业,则是其中的一家。 其中原因,自然是这里是最传统的潮汕美食传承。林贞标老师回忆自己和建业的缘分开玩笑说:30年来,所有的收入都拿来每天在建业吃一顿饭了。 而此行也有幸遇见胡老师的老朋友:建业酒家的董事长纪瑞喜先生。你很难想象这个已经把建业开到世界各地的中年男子,时至今日,依然会偶尔下厨亲自做几个菜。30多年行厨的他说做菜就是不能有一点的马虎。建业做菜,永远不会有味精和添加剂,每样菜都是古法制作。这是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 所以在建业,不会有太多花样,就是做很本真的东西,一道道都是细做。我们都知道,这些年中国餐饮圈里流行一种快文化,能用各种化学调味品的就尽量不用传统做,成本自然越来越低,但是口味也越来越差,健康方面就更不用说。 建业我不是第一次来,我也知道建业消费绝对不低,但是真正的老饕,就应该来建业吃上一顿古早潮汕本家菜。 老饕菜单 这一晚的大餐是林贞标老师亲自排菜,菜品直接让我们震撼,不多说,直接上图。 先是一人一杯功夫茶开路。头盘是卤水猪手,猪手卤好全部去肉只剩皮,然后低温处理。出来的猪皮Q弹精致,却不腻,卤水的味道恰到好处。 乌鱼饭,6斤多重的乌鱼做的鱼饭,拆骨,肉质甘甜多汁,缀以柠檬,一上桌就震住全场。 潮州腌虾与味琳螺片,潮式的传统腌虾和味琳腌制的螺片,食材很好,腌制到位。 潮州虾卷配炸肉丸,炸物的火候是最重要,脆而不油腻才是高手,2个炸物里都有马蹄,吃起来香而爽口。 世界上最好的海参:蓝肉,24小时慢煨制,才有如此软糯的口感。这种海参一年全球产量只有600公斤,建业却把它拿来做日常菜品。潮州菜最出名的就是燕翅鲍。来潮汕,你无论如何也要尝一次真正潮汕师傅做高端食材的手艺。 榄仁炒水鸭,爽脆的榄仁和柔软的水鸭肉搭配出软中带脆的绝妙口感,呈现潮汕小炒的功力。 腊肠芋是一道很难把握的菜,咸与甜的平衡至关重要,这道菜几乎天衣无缝。 丝瓜烙也是潮汕各种烙之一,尤其适合在夏天,丝瓜的清爽让整道菜都充满小清新,这2道菜尤其受女性欢迎。 因为是禁渔期,所以今天的主菜是虾。第三种虾的表现方式,就是每只都在一两以上的大九节虾,添加了潮汕特有的调料先炸再炒,虾肉非常弹牙。潮州菜做海鲜手法众多,核心是要保持海鲜的本味,酱料再浓也不能掩盖虾本身的味道。 清汤水潺和去壳生焗的虾菇,也都是很独特的做法。 这一顿建业的饕餮大餐,最后依然是以一碗白粥配潮州橄榄菜收尾。再好的美食,终究要回复到平淡才是真。潮汕人的美食观,还是很有哲学意境的。 第三天:菜市场/南澳岛 牛肉+海鲜餐厅 第三天的早上,我们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安排,去汕头最大的龙北菜市场逛逛。 也许很多人觉得神经,但是对于真正的美食爱好者来说,菜市场,就是一个城市美食的密码。 在汕头的菜市场,我们看见是这样的肉和这样的海鲜,随处可见(因菜市场灯光问题,手机拍摄,色彩有些偏差)。这样优质的食材,才是潮汕人能够做好美食的根源。 因为潮汕的物产丰富,所以自古以来老百姓就变着法去研究好吃的,而且因为食材上乘,养成了潮汕人对美食的挑剔。这也使得整个城市的人都爱吃懂吃,会做菜会讲出个头头道道。这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终成美食之城的美誉。 逛完菜市场,中午轮到潮汕牛肉登场。 这几年潮汕牛肉风靡全国,但是只有潮汕本地,才能吃到真正顶级的牛肉火锅。因为其他方面都可以做到一摸一样,只有牛肉这个食材,新鲜才是王道。 潮汕本地的牛肉火锅店,都是现杀现吃,使用古法吹风排酸,保持最好的口感。我们选择的这家牛肉火锅店,是真正纯正的潮汕老店,一盘盘不同部位的牛肉,只涮7秒,才能体现牛肉之嫩滑。 在潮汕吃牛肉是空盘只管往上加的。这样一叠空盘,才是吃牛肉的王道。 吃完牛肉,开车前往中国十大最美的海岛:南澳。南澳大桥和北回归线纪念碑,据说每年有一天的中午12点,太阳会直射在纪念碑圆球的小孔上。 当然,我们来南澳,主要就是来吃海鲜。 南澳的海水和沙滩都非常棒, 是难得的海滨度假地。 下午我们乘船出海,感受着南澳的海风。海鸥就在我们的船边飞翔。拉网捕鱼,做一回渔民。 可惜禁渔期,不能去远海,只在海湾里转了一下。只有一些小鱼,统统放生还给大海吧。 晚餐的地方,是林贞标老师推荐的。 南澳的海鲜是全潮汕最好的,直接从海里上岸就烧,自然鲜美无比。 海胆蒸蛋,唯一有点遗憾的菜,蛋蒸得有些老。 螺类和蚝,潮汕人都不生吃的。潮汕传统认为贝壳类普遍带有微生物,必须做熟吃。 石斑鱼中的极品:红斑,野生且是活的,潮汕师傅的蒸鱼也是一绝,只是这道菜,就值得来一趟南澳。 南海的小管,比东海的好吃n倍,白水煮就是最好的方法。 本地野生的对虾,就二个字:鲜,甜。 用潮州咸菜煮文蛤,别有一番味道。 第四天: 金新肠粉和金石炒粿,返程 南澳的早餐普遍很烂,所以自然是回汕头来尝下地道潮汕人自己的早餐。 汕头的肠粉和广州的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米浆为皮,但是潮汕人的更大只,里面满满的是鸡蛋,豆芽,虾仁,鲜肉等作料,浑不是广州人秀气的塞一点点牛肉或者素菜什么的,洒一些潮汕菜脯,淋一点生抽,就是潮汕人最家常的早餐。 从潮汕回温州的动车大多是中午的, 所以这一天,吃大餐是没有时间了, 不过上车前再来一点小吃才不枉此行。 靠近火车站的金石炒粿店也是老字号,潮汕人喜欢把米磨成酱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食物,这些食物统称'粿'。 真正意外的是这家店里的牛杂和蚝烙。牛杂原汁原味大家都觉得赞,而蚝烙连胡老师都备加推崇,认为是他在潮汕吃过最好的蚝烙。胡老师还特地跑去厨房和厨师交流询问如何才能炸的如此外脆里嫩,厨师也很豪爽,直接现场演示了一番。 蚝烙是潮汕知名的小吃,采用新鲜的蚝,用马蹄粉一起来煎,其实沿海一带都有类似的做法,比如厦门的海蛎煎,台湾的蚵仔煎,温州的蛎勾煎蛋。但是潮汕的做法还是很有些不同,只见厨师将蚝的汁逼出倒入马蹄糊中打匀,然后再和蚝一起下煎锅煎。煎到半成熟时打入鸡蛋并再次下油,直到表皮酥脆就可出锅,洒上香菜蘸雨露,就是一份美味。 这家蚝烙之所以做的好,胡老师分析说,一是金石当地产的蚝品质好,这家现剥现做,口感好,二是这口特制的煎锅,更容易煎出脆爽的口感。 小小的炒粿店,食材正,做法考究,才修得如此美味。在潮汕,小店如此,大店也多如是。这座城市的人们自由随性,唯独对吃来不得半点马虎,这就是这座城市最真切的美食态度。 最后用一句潮汕话来结束我们的游记吧: 食登旁派不.....(来顿好的不?) |
|
来自: 昵称37818141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