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销6亿个插座净赚12.8亿的公牛拟IPO:高毛利率、高净利率、高净现金流

 吴工图书馆 2018-09-30

9月28日,证监会受理了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材料。


公牛集团创办于1995年,是一家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民用电工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拥有延长线插座、墙壁开关、LED照明、数码配件四大核心产业,观海卫、古窑、龙山、匡堰四大制造基地,销售网点超过100万家。



注重产品质量、多渠道销售、提升品牌形象这几大策略使得公牛集团凭借单价十元上下的电器插件,在2017年一年间销售总额高达72亿元。



阮立平的家乡浙江慈溪,和青岛、顺德并称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与之相伴而生的插座等配套产业相当活跃,仅在1990年代就有大大小小几百家插座生产企业,成了全国有名的插座供应地。


当时,阮立平发现,不少插座有先天缺陷,“30个产品能有10个是坏的”。维修这种小事当然难不倒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现武汉大学工学部)出身的阮立平,但他看到的并不只是几个坏插座,而是整个行业的混乱无序。


当时的插座企业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粗制滥造居多,既没有工程师,也没有设计师,相互抄袭,毫无设计感。且竞争多了,大都拼低价,本来就不注重质量的产品更是偷工减料,次品率相当高。据说一个卖得最火的“神座”牌插座,其老板曾公开宣称,要“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利润”。


阮立平很清楚这样的产品会给用户造成什么后果——接触不良,一碰就断电;不耐用,插拔几次就失灵;爱发热,接大功率电器容易冒烟引发火灾……1995年,他辞去工作,贷款2万元,创办公牛电器公司,此时芝加哥公牛队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取名为了“公牛”,意在只争第一,赢到最后。



这些举动反而遭到了同行们的耻笑:“质量这么好,都用不坏,那产品卖给谁?”阮立平想的恰恰相反——用不坏,人家才愿意买。



公牛产品面世后,被伤害了太久的消费者对公牛给予了高度认可,并用口碑为公牛做了最有力的宣传,其插座销量一路扶摇直上,最终坐上行业头把交椅。为了品牌形象的推广,公牛更是免费为15万家店五金店安装有公牛识别的广告牌。



从数百家企业中拼杀出来,如今占据国内行业半壁江山,有人把公牛的成功总结为质量好。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公牛集团营业收入达72.4亿,净利润12.8亿,毛利率37.79%;2018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4亿,净利润3.2亿,毛利率34.98%。


稳步递增的销量,和平稳的毛利率也保证了其充足的现金流。



除了国内市场的开发,早在2000年起,公牛的产品开始向海外拓展,凭借可靠的质量获得向飞利浦、罗朗格、西门子等国际大牌提供产品的机会。过硬的品质让公牛插座闯进了美、德、法、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高端市场。这也令公牛具备了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时,同行一片惨淡甚至停产,公牛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长。


二十多年来,阮立平专注做一件事,所以也错过了很多的风口,比如: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但如今众多公司不同的是,公牛集团发展中没有向机构投资人融资。相反,在2017年12月,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以443.78元/出资额的高价分别买入阮立平、阮学平90.1341万元出资额的股份,合计8亿元,以此入股公牛集团,按照这个转让价直接推算,公牛集团的估值高达358亿元。



在2016年武汉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李晓红向全校师生讲起阮立平的故事:“做产品其实就如同做人,心正才是根本。为什么众多产品最后败给了‘公牛?’那是因为品格决定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