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穴位除疾病

 鹩歌 2018-10-01

穴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针灸、推拿等疗法主要的施术部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穴位知识,可以及时有效地祛除一些小病痛。

※头晕

针灸关冲穴可缓解头晕。关冲穴位于无名指指甲角外侧,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是泻热开窍活血通络的要穴。头晕发作时,用自己对侧手拇指指甲卡在关冲穴上,直到酸痛难受再松开,一按一松持续1~3分钟便可见效。头晕严重者,可点刺关冲穴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一定要由专业中医师进行,先消毒,再进行无菌操作。一般用消毒棉签揩去出血,再挤出血,直到血色鲜红正常再停止。

※晕船

一些人坐车、船、飞机时会头晕难受。此症状可按揉合谷穴缓解。合谷穴位于虎口即一、二掌骨间的敏感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有晕船症状时,可用另一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合谷穴,一按一松持续20~36次。功效若不理想可加按内关穴。这类眩晕欲吐,事前也可预防。例如在出发前半小时左右,在肚脐眼内关穴上贴片生姜。

※耳鸣

耳鸣有新久虚实之分,若想系统治疗,应由中医师辨证施治。若是坐飞机时发生耳鸣,可取用耳前三穴:耳门、听宫、听会。在耳前耳屏的上缺口处为耳门,相隔一指下为听宫,再下一指是听会。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相对挤压左右三穴,一按一松,持续2分钟左右即可。若耳鸣严重,应请中医师用针灸治疗(用1.5~2寸毫针刺之,留针5~15分钟)。

※便秘

治疗便秘的特效穴是支沟穴。支沟穴位于手腕背上三寸(外关穴上一寸),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用拇指有力地一按一松,同时手腕做屈伸动作,一天1~2次,每次持续10分钟即可缓解便秘症状。

※打嗝

打嗝又称作噎,很常见,往往由进食不当引起。打嗝轻者自愈,重者会连续不停、多日不愈。打嗝不停,可能是七情之困所致。治疗打嗝,可取用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骨剑突上的凹陷处,是疏调气机的要穴。治打嗝时,可用食指或中指揉按,或用鱼际穴敲打,或双手合十上下摩擦膻中穴。若打嗝是因饮冷受寒发作,可用艾条作雀啄或拖转来灸。本人曾遇打嗝半月不停者,教其俯卧四肢支撑配合呼吸即愈。

※打喷嚏

有些人在紧张时会连续打喷嚏,此症状可按揉人中穴来缓解。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中下三分之一处,用力点按此穴即可有效缓解打喷嚏的症状。如有过敏性鼻炎,按揉人中穴可能会有涕泪满脸的尴尬,这种情况可按揉天府穴。天府穴位于上臂中段(抱手点头时,鼻尖与上臂所触及之处),属于手太阴肺经。按揉天府穴5秒钟再松开2秒钟,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缓解打喷嚏的症状。按揉天府穴对于急性咳血者也有特效。如是咽喉不适、呛咳不停,以致说不出话者,则可按揉天突穴。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处,用指尖或筷子圆头向内向下挤压再放松,持续1~2分钟即可奏效。

※磨牙

夜睡磨牙又称吤齿,并不少见,且会影响旁人作息。磨牙的原因复杂,有精神因素、寄生虫刺激、牙齿结构失常等。磨牙一般可通过按揉颊车穴治疗。颊车穴位于面部,在咬牙时耳前的突起上。治疗磨牙,可在睡前用两手中指相对挤压此穴100~300次,也可用揿针疗法治疗(需专业中医师进行)。

※急即欲厕

约有54%~70%的人在紧张、情绪波动时想上厕所。这通常是肝气犯胃导致的,可通过自我按摩梁丘穴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上外侧,髌骨外上缘处,按揉1~3分钟即可缓解症状。此穴还是胃经特效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等胃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