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古玉沁色的鉴定(3)

 RK588 2018-10-02



历代古玉沁色的鉴定(3)


陈逸民  陈莺


石家河出土的玉器,其受沁情况和凌家滩玉器相类似,一般都被沁成鸡骨白色,仅仅是受沁的程度不同而已。如3-9武穴鼓山1993年出土的石家河玉玦,几乎整器都被沁成白色,可谓深度受沁,当然也有中度受沁的石家河玉器,如3-10一件天门肖家屋脊1988年出土的石家河玉龙,其受沁情况就好于3-9的玉环。也有受沁不多的石家河玉器,如3-11所示的石家河文化玉神人,其玉质晶莹,但这件并非出土品,而且上海博物馆当初是把它作为龙山文化的玉器展示,后来才改为石家河玉器,因此它的受沁情况只能作为参考。


3-9  武穴鼓山1993年出土的石家河玉玦


3-11  石家河文化神人


3-10  天门肖家屋脊1988年出土的石家河玉龙


一般情况下,石家河玉器的受沁情况都达到中沁以上程度。

齐家文化的玉器,受沁程度一般好于南方地区的玉器,这不仅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也和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有关。齐家文化的玉器,因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玉的产地最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新疆玉料,故而不易受沁。图3-12是甘肃定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齐家文化玉璧,其玉质晶莹,基本没有受沁。而图3-13也是定西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玉琮,琮的四角几乎都已受沁。总之,齐家文化玉器很少有全部受沁的器物,一般都是局部受沁。


3-12  定西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玉璧


3-13  定西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玉琮


3-14  上海博物馆收藏龙山文化神面鸟纹斧


3-15  上海博物馆收藏龙山文化三牙璧


3-16  上海博物馆收藏龙山文化牙璋


3-17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藏龙山文化组合玉笄


龙山文化的玉器受沁烈度也大低于良渚文化的玉器,它一般都是略有受沁,如图3-14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龙山文化神面鸟纹斧和图3-15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龙山文化三牙璧,这两件龙山文化的玉器,都是玉器的局部有褐色沁,这应该是和它们的埋藏环境有关。也有受沁较少的龙山文化玉器,如图3-16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龙山文化牙璋,几乎没有沁。龙山文化学界现在都把其归于夏代,其所制玉器精美者如图3-17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藏龙山文化组合玉笄所示,局部受沁而丝毫无损于其晶莹剔透的艺术光华。因此夏代玉器,基本受沁情况大大好于良渚玉器。


3-18  巴林右旗出土的红山文化勾云形珮


3-19  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


3-20  牛河梁第十六地点一号冢14号墓出土的玉瑗


3-21  二里头文化玉璋上出现了朱砂痕


红山玉器的基本材质都是岫岩类玉质,但它可能是新石器时期玉器中受沁情况最为复杂的玉器。它既有全部受沁的玉器,如图3-18所示的巴林右旗出土的红山文化勾云形珮,类似的还有辽宁建平征集的玉猪龙;也有局部受沁的玉器,如图3-19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的玉猪龙,其背上的褐色沁最为醒目,也是红山玉器中最为典型的沁色;而红山玉器中甚至也有和良渚玉器相类似的网状脉络沁色带,图3-20是牛河梁第十六地点一号冢14号墓出土的玉瑗,它上面的网状沁色带和图3-3、图3-4的沁色几乎如出一辙。


值得注意的是,在夏代玉器中,出现了朱砂沁触的痕迹,图3-21是二件现藏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二里头文化出土玉璋,它的器身上出现了朱砂受沁的痕迹。也就是说出现朱砂沁的玉器应该不会早于夏代,它对鉴定此类朱砂沁应该有比较确定的年代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其沁色的复杂性,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切不可以以偏概全,而应有全面的判断,即不能仅仅以沁色一个指标来判断玉器的真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