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王阳明的心学

 罗宋汤的味道 2018-10-02

王阳明是谁?生在什么时代?他干了些啥?这些问题不属于本文讨论,完全没有概念的同学自行补相关知识。本文纯粹地聊聊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要解决什么问题?

中国古代读书人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迂腐,但总体还是追求做圣贤的。有些人无论怎样坏,口中还是会提孔孟之道,追求修身立业的成果,仰慕圣贤。做圣贤其实就是做完人,那实质就是做人的问题。在为人处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为达到一定标准(明明德),可称为圣贤。

所以儒学也好,程朱理学也好,王阳明也好,是为解决做人的问题,从而做完美的人,成圣贤。

圣贤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吗?

王阳明说是,人人本身都有良知,这个良知如果一直得到光芒发达,就是圣贤了。所以人要做的,就是让人的良知完全显现出来,让良知去引导行为,能一直这样做,就可以称为圣贤了。

为什么良知人人都有?

这个问题很大,属于讨论“人本善”“人本恶”的范畴了。王阳明说,解释这个问题,只需要反问自己的内心。在一个事情发生之后,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就有判断,比如一个老人跌倒了,我们第一反应是去扶而不是其他。这个最初的感觉,就是王阳明说的良知。

在产生了“要去付老人”的反应之后,才可能有其他想法,这个是带着私欲去分析的,不是良知。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地对事情的善恶形成判断,这个判断是好的,是正确的,只要不断让自己的好的判断重现并引导自己的行为,人就会越来越好。

康德墓志铭上的“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也是这个意思。康德大名鼎鼎的“定言令式”其实里面也包含着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这么一层意思。

怎么达到自己的良知

既然我们都有良知,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那怎么做才能往良知的方向进发呢?王阳明把这个过程叫做“致良知”。不好的东西像乌云一样遮盖了我们的良知,我们要小心翼翼地分辨出来,把它从我们的心上抹去,只剩下美好的东西。

慎独,谨慎地和自己相处,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哪些是自然的,初发的,哪些思考是利益驱动的。分辨出来,去伪存真,“每日三省吾身”。

学习,良知除了辨别善恶,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能让自己辨是非,认清自己的私欲。

行动,这里很多人会说,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说你心理认同什么,就应该去做什么。这里其实有个天大的误会,这样想跟程朱理学没有什么区别。下面讨论一下“知行合一”。

知行可能不合一吗

其实在王阳明的体系里,知行合一是一个现象而不是提倡的行为。就是在他的理论里,知行合一其实是自然的,是每个人都已经在做的。

就拿孝举例,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孝的事情,只是嘴里说孝,这个人不是“知行不合一”,不能说他光有孝心只是没有行为而已,而是他根本没有孝顺的心。

按照以前的学说,这个人可能告诉自己“我是有孝心的,只是现在还没有做孝事而已”。但如果能按照王阳明的思想来看,他反省自己的时候,就应该告诫自己其实是没有孝心的,而不是给自己找借口说自己只是没有做孝顺的事情。因为知和行是统一的,他没有做孝的行,其实就是没有孝的心,不过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如果他能意识到这一点,会更沉重,因为把事情推给外力还可以悠然自得,而把责任全归于自己的心,便会沉淀淀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致良知”。会推动自己去“行”,去孝敬,形成了新的“知行合一”,人便更靠近圣贤一步了。

当然,有人说那我看到美女起了淫心,但没有行为,能不能说明我其实是没有淫这个心的。不然,这个后面还有一层意思,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只要有念想出来其实就是行了。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那有恶念肯定就是不对的了。这里要注意的是:善念就应该从身体的行再去继续做,如果是恶念就应该从念头产生的时候就消灭掉。

怎么算达到自己的良知了

不断反省自己的内心,不断转换为行动,最后变成什么样的人呢?儒家讲“止于至善”,那什么是至善?良知是可以辩善恶是非的,至善就是明辨善恶是非的能力,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哪个好哪个坏哪个正确哪个错误,除了良知并没有其他杂念。再加上有知行合一的原则,你的心里只有良知的时候,就会按照良知去做,按照对的善恶观去做,这样就是至善了。所以圣人不只会想,更重要的会行动。

小结

心学,顾名思义,是从心上找原因。把外在的,客观的原因都归于内在的主观的。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分析自己的行,让人与生俱来的良知显现,改变自己的行,用王阳明的原话既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BTW,今天推荐的书是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好书,有兴趣的朋友自己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