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1747——1529》 (2019年4月整理)

 三禾子恒 2019-06-26

一、作者:度阴山著 

二、简论:

1、缘于格物致知的探讨而思及龙场悟道、格竹等典故,而顿起了解之心;

2、作者文学功底深厚,知识渊博;

3、语言风格诙谐妙趣,却又不落俗庸,与《明朝那些事》等类似;

4、不可以纯粹的历史小说看待、评论与学习本书;

5、其与美国琳内·麦克塔格特《念力的秘密》、美国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开创的“心流论”、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等之异同比较;

6、应厘清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等的辩证关系;

7、辨析其客观历史背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论之实际性,理解作者以工具定论心学的妙处。

8、应辩证看待作者关于心学的理解。

三、理解与辨析

1、理解:作者关于知行合一的含义?(P1)

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2、理解:作者关于理学诞生的渊源及原因阐释?(P3)

①陈抟(túan)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118岁→穆修→周敦颐→程颢、程颐(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雏形)→朱熹(程(颐)朱理学、陆九渊心学)。

②儒学在西汉后至魏晋南朝时佛道繁荣,显示脆弱一面,即大一统的社会期盼;

③北宋统一,赵匡胤“抑武修文”,儒学复兴。

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局限被动性,需北宋时升级。

⑤王安石变法给理学的诞生提供了温床,凌空蹈虚地谈起了天道和人性,理学萌芽。

⑥1314年,元把朱熹推崇的“四书”作为科考内容,理学普及。

3、辨析:其关于理学的缺陷阐释?(P6)

①理学在“存天理去人欲”的执行上过于严苛,忽视甚至扼杀情感。

②理学萌芽于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倡导之人没有政务在身,不对政治负责,提出了高调的个人道德主义,使人在严苛的道德规定下无所适从,注定了难以知行合一,陷入伪君子的指责。

③最致命的,被打造成国家意识形态,严重制约了人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④例:司马光与王安石修身之论,刘伯温之议、朱棣时期朱季友之逆、明山西理学泰斗薛瑄躬行论与江西吴与弼为奴论。

    4、理解:其关于王阳明的性格特征分析,暨成圣的原因?(P9)

①早慧。

②好奇心。

③专注,即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刻苦钻研的心。

④人生目标清晰。

⑤经略四方的志向远大。

⑥信奉他人的真知灼见。

⑦超然于生活,信心坚韧。

⑧家世与社交名流。

5、辨析:王阳明1492年格竹子事件和1498年采用循序渐进读书法后,其对“格物致知”的领悟?(P17-22)

6、理解:王阳明于特定环境中得心静心专一对朱熹的“格物致知”和“圣人处此该如何”之思考,即“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根本含义?(P44)

即: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人人平等,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做自己的主人。

7、了解:王阳明之《瘗(yì)旅文》写作风格?(P48)

8、理解:王阳明以安徽祁门傅凤苦读博士伤身而谈孝,阐释心即理?(P51)

9、辨析:关于习心学之法及实质?(P52)

①立志

②勤学

③改过

④责善

实质:即在仿效典范和反省中获得自我,进而成为圣贤,此时之圣贤就是心理自由、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人。

10、辨析:王阳明在龙场与宣慰使安贵荣论裁驿、平叛二三事,把握其心学的洞察力及灵动性?(P53)

11、理解:王阳明从“知行”的角度说明其和朱熹、陆九渊的不同?(P53)

12、了解:王阳明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二、三事?(P59)

①巧免葛布税(为民争利)。

②导诉讼之心。

③瘟疫横行引悟人心至孝、仁。

④复立申明亭和旌善亭、制度。

⑤拓巷防火。

⑥治恶“王和尚”显机诈。

13、理解:王阳明与黄绾之论心学与禅宗、理学之异同?(P64)

①禅宗——人人都有佛性,佛向心头做,莫向心外求。顿悟与狠斗私心一念间。(同)

②禅宗“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在心头做,不去实践。心学“在心上用功”后,心须去实践。(异)

③理学“去万事万物上格真理”,即是去实践中寻找真理。心学——真理已在我心中,我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最终目的就是磨练我们的心。

④禅宗注重的是修养(尊德性),而几乎没有学问(道问学)。心学既有修养又有道问学的。禅宗没有进取,心学是一门要人进取的学说,这是最灵魂的区别。(如曾国潘之挺经)

⑤佛道之学和圣学只是一张纸的距离,不易辨别,即责任心和使命感。儒家有,佛道没有。王之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14、辨析:王阳明于1515年上《谏迎佛疏》中,以佛及孔子的身份与舟车对应论的哲理机锋?(P66)

15、辨析:作者关于王阳明南赣剿匪军事上的三点过人之处?结合理政中感悟。(P110)

①不重形式,只重实质。

②以毒攻毒,以贼攻贼。重用受降的卢珂。

③心理战(格心),如建立政府据点、保甲制、光荣榜、黑名单、《南赣乡约》、纠恶簿等。

16、辨析:王阳明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的阐释?(P114)

①涵义:明明德——光明自己的良知,亲民——关怀爱护民众,止于至善——处于最完善的境界。

②明明德是要倡立天地万物一体的本体;亲民是天地万物一体原则的自然运用;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法则。

③至善的显现,表现在立刻能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凡轻重厚薄,都能根据当时的感觉而展现出来,它富于变化却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它是人的规矩与法度的终极裁判,其中不容许有些微的设计筹划、增益减损存在。

④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而一些却以掺杂私欲的智慧从外面去揣摩测度,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⑤如佛、道,想使明德昭明于天下,然其不知止于至善,故使之夹杂私欲的心过于膨胀、拔高,所以最后流于虚妄和空寂,而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内容无所帮助。

⑥如春秋五霸功利之徒,希望亲民,然不知道止于至善,使自己的私心陷于卑微的琐事中,因此将精力消耗在玩弄权谋智术上,从而没有了真诚的仁爱恻隐之心。

17、辨析:王阳明在《大学问》中,关于知行与致知的理解,其与传统儒家学者的区别?(P117)

①本末主次之分与知行合一之论,静态与动态之别。

②扩充知识与达到我心本具的良知之分。

③若想辨别善恶以使意念变得真诚无妄,其关键只在于按照良知去判断行事而已。若虽说心里知道,但实际上跟不知道是一样的,则不能使意念变化。

④于《大学》八目的理解。

18、辨析:作者以王阳明和弟子陈九川对话,阐释“致良知”的运行原理?(P177)

①其原理就是按良知的本能(能分是非善恶)指引去为人处世。

②提倡:良知刹那间一发作,那就是正确答案、最佳方案,其与深思熟虑的关系?

③与孟子“良知”的区别,孟子——纯粹立足于人的情感上,也就是道德上,恻隐之心、善恶之心都属于道德,属于善恶之心。王阳明——除了关于道德的善恶之心外还有关于智慧的是非之心。

④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其与盲信的区别。

⑤龙场悟道的“格物致知”是心学的基调,1520年提出的“致良知”则是灵魂。

19、辨析:作者以王阳明论服王艮,阐释特立独行的狂与天理的关系?(P180)

①所谓“狂”,必须是在真理的前提下时刻坚持真理、践履真理,其他一概不管。

②良知能分是非善恶,是因为良知光明。如果良知不光明,在是非善恶上,其作用就微乎其微。

③故:人人都有良知,但只有大多数人的良知认定同一件事是对的或者错的,才是心即理,否则不是。即:天理就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对一个道理达成的共识。

④例:吃猪肉的场合、聋哑人杨茂。

20、辨析:王阳明关于仕途如网的比喻,怎样网上看、网中做?(P190)

21、辨析:王阳明关于孔子——“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之理解,既现实中,不要以恶意去推测别人,该如何防止别人的恶意?(P190)

①事先存心,时刻防备,致心力交瘁,偶有疏忽。

②以恶度人,己已先恶,良知已失。

③当苦下致良知功夫,变疑为知,世事皆洞明。

22、辨析:王阳明关于“学习良知学,正如治家请客”论“圣学无妨举业”?(P199)

①举业——平台,

②借物请客(死记硬背)——致良知(内化于心)。

23、理解:王阳明家世渊源知识的传承性,以及其父王华作道德完人的二、三事?(P233)

①拾金拒酬。

②欲借人间种,恐惊天上神。

③断然拒刘瑾。

24、理解:作者以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牌上一段话,说明不能致良知的恶果,其与“百忍成金”“杀身成仁”“无求生以成仁”的辩证性?(P250)

25、理解:作者以王阳明与弟子陆澄论子病忧愁事,关于“天理之所以称为天理,就是因为它有个中和处,一旦过了就是私心,就不符合天理了”之论断?(P251)

26、理解:作者关于王阳明与弟子孟源的好名——表现欲之开导?(P255)

27、辨析:王阳明关于不可拘泥常规的论断,其与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之联系?(P261)

28、理解:王阳明关于人生中的“预”——操心与“致良知”的关系?(P265)

29、理解:其关于获得幸福的方法——不要和外物对立?(P267)

①王与弟子薛侃论“善恶”。

②心学的无善无恶,即指不要刻意为善,更不可刻意为恶,与佛家的无善无恶区别。

③遵循天理即为善,为气所动即为恶。

④和“与天地斗其乐无穷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的辩证性。

⑤儒家分三等人论:生知安行者、学知利行者、困知勉行者,关键是自己而已。

⑥精金论人皆可以为尧舜。

⑦世人只想在知识才能上为求做圣人,耗费精力从书本上钻研,从名物上考究,从形迹上摹仿。至知识越渊博人欲越滋长,才能越高而天理越被遮蔽。

30、辨析:其关于朱熹式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的区别?(P273)

①作者以吃烤鸭例

②朱——探究万事万物以获得知识,王——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

③以孝顺父母为例

④朱——性即理,王——心即理,即以外体心与以心御外。

⑤理学——先探究,后用心,即先泛览博观,然后选准目标,专心以究。心学——先用心,后探究,即先有目标,然后去专一致知。

31、辨析:王阳明的“心外无理”论及其局限性?(P277)

①徐爱之问:世界上那么多道理,你如果不去心外探求,怎么可能得到?

②孝道之来于心还是父母与杀猪刀之喻。

③朱熹是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去寻找问题,而王则是面对问题时,才来探究问题。

④“心即理”是解释人际关系的伦理学的,如放在别的学科中,则重心不稳。

⑤其永远把重心放到自己的内心上,时刻在内心上用功致良知,少了外界的烦忧。

32、理解:作者关于理学宗师程颐的“万物一体”论与王阳明“体用论”之阐释?(P278)

33、理解:作者以风、水、波三者为例,分析体用论与因果论的异同?(P279)

即:因果关系是风同波的关系;体用关系就是水同波的关系,认为水之为主体,波是派生的,两者虽不平等,但谁也离不开谁,本就是一体,单方面是不可能存在的。

34、理解:王阳明关于“心即理”“心外无物”“以外无事”等,并与佛家的根本区别?(P281)

35、辨析:王阳明关于良知与良心、私欲与物欲的区别?(P281)

①分清善恶是良知作为品德方面的能力,而分清是非则是良知作为智慧方面的能力,故不仅仅是良心。

②私欲指心中过度的七情六欲,物欲则是指外界给我们内心的刺激所产生的欲望。

36、理解:王阳明致良知的两个内容及不能致良知的两种情况?(P293)

①致良知的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向外的即以良知施加于万事万物,用良知去做事;二是向内的,即光复良知。

②听而不闻者与多虑者。

37、理解:四句教?(P296)

①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②实际上就是致良知的步骤。

四、字、词、句

1、拥趸(dǔn)

2、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

为生民立命——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

为往圣继绝学——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

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P4)

3、朱熹: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P21)

4、转捩点:liè,即转折点,流体力学术语,表示层流向紊流转变的点。(P25)

5、人生一切所谓的苦难,都是比较而言。(P37)

6、口舌之学与身心之学。(P37)

7、抱负是一个人活出价值的发动机。(P38)

8、正义总需要一些人来维护,你只是做了你该做的事。(P41)

9、王阳明: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即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P41)

10、屠龙之计。(P42)

11、王阳明艺术上的自我调节,玩易窝、何陋轩、君子亭。(P42)

12、竹子具备君子的四个特征,中空而静,通而有空(君子之德);外节而实,一年四季枝叶颜色不改(君子之操);随着天气而出而隐而明,适应性强(君子适应时势的变通);挺然而立,不屈不挠(君子之容)。(P43)

13、任何一位伟大的圣贤都要经历过一番非比寻常的困苦环境——摩西被逐、耶稣流离、穆罕默德颠沛、释迦牟尼出走等。(P45)

14、官场中“廉价自尊”下的无理取闹。(P47)

15、学大才渊。(P53)

16、佛教以超脱生死来劝人信奉,道教以长生不老劝人信奉。(P65)

17、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肯定是做事的人。一个没有人欲的人必然是内心强大的人。内心强大的人心如明镜,来了就照,去了也不留。(P69)。

18、民谚——庸人一挫就馁,才胜便骄(P77)

19、高快马的事迹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尤其是做贼,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绝对不成的。(P102)

20、人有建功立业的心没有错,但千万不要把这种心当成常态。我们应该时刻格自己的心,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不要刻意去追求。(P120)

21、一语成谶(chèn):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一语中的——指一句话就说到重点。(P121)

22、把人际交往扩大化和精深化。(P133)

23、他发现这是个旱地拔葱的机会。(P188)

24、结交皇帝身边的红人是一个政治家变通的智慧。(P189)

25、形象生动性——杨廷和是法律方面的专家,这种规定他随时可以找出一百条。他就站在那里,看着地面,仿佛地面有法律条文一样,滔滔不绝。(P191)

26、老百姓是群最健忘的人,对一个人的记忆不会超过三年,你对他坏和对他好,都是如此。(P213)

27、政治无非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能力,政治没有是非,利害即是非。(P234)

28、一个权谋家最憎恨的就是:你根本没有资格蔑视我的权威却蔑视了,那你就是我最大的敌人。(P236)

29、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曲求全,有时应该忍辱负重。(P239)

30、程颐之“天理”论,王阳明之“良知”论,说明:无论是学问还是人生的道理,都要“自得于心”。只有“自得于心”的才是最适合你的,对你而言,也是最有用的。(P249)

31、寻愁觅恨。(P252)

32、这种消除愤怒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规避,把当事人巧妙地变成旁观者。(P253)

33、闲思杂虑、泛览博观、戒慎恐惧。(P258)

34、中西差异:中国人喜欢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幸福,而西方人则喜欢在和大自然搏斗中获得幸福。(P278)

35、学问思辨、庄敬持守、省察克治。(P288)

五、应用与探索

1、辨析:作者关于王阳明“人人都是圣人”论的阐释,领悟其本质?与孟子“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联系?(P246)

①以与弟子王艮、董萝石关于满大街皆圣人的论断故事,突出人人平等的思想。

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而人人一出生就具备此二素质,故人人皆是潜在的圣人。

③以庐陵治盗为例,以乌云遮阳而阳不失为喻,即圣、贤、愚的良知是一样的,关键在肯“致”。

④精金之所以为精金,在于成色足,而不在分量的轻重。这就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良知光明,而不在“才力”的大小。(P270)

⑤“人人平等”思想的背后其实就是主张人的“自尊”。

⑥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俯首于自己那颗拥有良知的心,就可以了。

2、辨析:王阳明与弟子陆澄之问答,关于用心专一的“逐物”与“致良知”的区别?(P262)

即:心中有本,持敬专一,固守不动——心无定一,勤于外物,逐末忘本。

3、理解:王阳明关于心即理的立言宗旨,结合现实中的两面人剖析之?(P282)

①从古到今,太多的人本心和表现出的外在的道理一分为二,如春秋五霸的“尊王攘夷”,只是一个口号、手段,心就不是理。

②提倡心即理,是希望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本心的想法做事,不要矫饰,凡事在心上下功夫,而不要到心外去寻求,这才是王道的真谛。

③管仲临终与齐桓公论宠臣易牙——烹子、竖刁——自阉、齐开方——以贵为仆三十年,违反天理人心,即只是一种手段,心与理不合的典型性。

④“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但却绝非率性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