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基础知识之一(龙)

 易林一叶 2018-10-02

    一、什么是龙
    谈起地理风水,不外于龙、穴、砂、水、向这几个部分,而在这几个部分中,龙是最主要的。地理风水中的龙也称为龙脉或地脉,是指自然形成的连绵不断的山岭或高地。如果是孤立的或难以查寻的山丘高岗称为砂。地理只所以重龙,是因为龙脉中有生气运行,无龙无脉则无气,无龙不结穴,本主既无,也就谈不上砂、水和向了,所以龙脉是风水的根本。龙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图腾和兴旺的象征,也代表着神力。龙分高山龙、平岗龙和平原龙,高山龙耸拨高峻,平岗龙绵延起伏,平原龙若隐若现。因此,把龙称为龙脉或地脉更为贴切。龙脉落于高山,穴也结于高山;龙脉落于平原,穴也结在平原;龙脉落于湖海,穴也结于湖海之中;龙气若升腾而又会成为空中风水。
    龙脉的行度犹如人身上的血脉一样分支分叉,有主干,有分支,有支中干,有干中支,又有细小的末梢枝。龙离不开水,地脉需要水来滋养,龙脉出身行度,两旁必有送龙之水。有人形象的把土比喻是龙脉的肉,把石比喻是龙的骨,把水比喻是龙的血,把草比喻是龙的毛发。龙气旺则土层厚,水气盛,云气蒸,植物茂。龙脉中的生气就象人的气血运行于血脉里一样运行于地脉中。龙神属阴,水神属阳,山龙为老阴,平岗龙为太阴,平原龙为少阴。
    二、龙脉的辨别方法
    由于龙脉行度很远,分支分脉又多,所以传统的风水学将龙脉从发源处到结穴处分成祖宗山、太宗山、少宗山、少祖山、父母山等几个部分,如图1。这几个部分又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父母山视祖宗山为祖山,而太宗山视祖宗山为父母山,大龙脉有大龙脉的祖宗山,小龙脉有小龙脉的祖宗山,支龙有支龙的祖宗山。高山源于昆仑,昆仑山是高山的祖宗山,丘岭源于高山,高山是丘岭的祖宗山,平原地脉源于丘岭岗阜,岗阜又是平原地脉的祖宗山。
    龙脉行度时脱祖离宗,分支辟脉,大者行程数百数千里,中者行程百数十里,小者行程只数里、十数里,高山龙脉与平原龙脉又有所区别,高山龙脉高大而长,平原龙脉矮小而短。龙脉的优劣从龙脉星辰和护从的多少来判断。源深则流长,根深则叶茂,龙气长、生气旺、精神足、缠护多则福泽深长,龙气短、气力弱、缠护少则福泽短浅。
    龙在高山易辨其起伏,龙落平原则较难辨别。若龙落平原,可以界水为凭,两龙之间必有流水,两水之间必有龙脉,两水夹处的中间即是龙脊。有时平原龙脉也有起伏之处,龙过处会微微隆起,不必问其隆起的高度,平原地高一寸可视为山,地低一寸可视为水。龙脉到头(到界水处)有结穴的,有不结穴的,龙脉离穴较近处关系祸福也近,龙脉离穴较远处关系祸福也远。故此,论龙以少祖山和父母山为主,不必追究的太远。少祖山是龙出身处,父母山是龙结穴入首处,出身处要气力旺盛,要转换,要过峡,要开帐;入首处要气旺,要束气。那么什么是转换:转换是指龙脉在行度过程中左右闪动,有起有伏,节脉由老变嫩,由粗变精。什么是过峡:过峡是指龙脉在行度的过程中跌断,一伏数十米、数百米或数千米后又重新昂起,如图1。龙脉过峡后有时会起顶开帐,开帐是指祖山分出数条支龙来护卫主龙或分出数条龙脉分头行度,如图1。龙脉起顶开帐如大树分枝分叉一般,一株树上开桠,桠上又开桠,桠又生枝,枝又生枝生叶。龙脉结穴象果树开花结果一样,果实总是结在枝杈处。什么是龙脉束气:束气是指龙脉将要结穴时,脉体收缩的很细(如图1),象瓶颈一样,将粗蠢之气抛下而束聚精华之气。父母山到头入首处若束气便会融结穴场。

 


图1

    地有吉气,土随而起。穴场是龙脉尽头生气会聚的地方,因此穴星必微微高起。如穴星中间开窝微平或微凹,称为阳穴,如穴星中间或平或凹的面积较大,则气散不聚,中间必须再起微突,称为阴穴。龙脉结穴大致可分为窝、钳、乳、突几种基本形状。
    父母山入首束气处的方位为穴地的来气方向,如父母山从亥方束气入首,则称为亥方来龙,如父母山从未方束气入首,则称为未方来龙,不同方位的来龙,决定了穴中的地脉也不相同。
    对于一处穴地而言,穴地的后方称为玄武,前方为朱雀,左边为青龙,右边为白虎。龙脉的发源处称为祖山,主干龙脉有主干龙脉的祖山,支干龙脉有支干龙脉的祖山,看其祖山起于何处,水源发于何处,在何处分支,水从何处来,向何处去,在何处交,就会知道龙脉的起始处和终止处。审察砂水从何处来,于何处交,同时可以分辨出山的正面与背面,水合处是正面,水分处是背面。
    地理之道全在于“理”字,如能明理就能够理解地理风水的真谛,地理之“理”包含天(星)、地(理)、人(伦)之理。地理之“理”本于阴阳,山静属阴,水动属阳,山无水界合地脉不会停住,水无山关收生气不会留蓄,山水交时生气聚,若是山飞水走,阴阳二气不交,则为纯阴纯阳,生气不真。大概天理易顺,地理易逆,逆则阴阳交,交则聚,聚则成穴。龙脉有生死,水流有吉凶,山静属阴,取其曲曲活动而为生,是为阴中有阳;水动属阳,取其静蓄不动而为生,是为阳中有阴。山动水静,砂交水聚,自然四山环抱,藏风聚气。“葬”的本意就是“藏”,所以龙穴贵在藏风,藏风则气聚,气聚则水聚,水荡则风吹,风吹则气散。若山势顺走,水也会顺流,一竟直去,被风吹水劫,即是阴阳不交,生气不会融结。
    三、龙脉的三种形势
     根据龙脉大小、高低和形状的不同,可以把龙脉分为高山龙、平岗龙(丘岭)和平洋(平原)龙三种。高山龙峻峭、耸拨,性属老阴,山龙结穴要以抽出嫩枝为奇,明堂要平,不至使水倾流,水口要关锁。高山易受风吹,穴点要适当靠下,但不可过低,过低则四围山势压穴。平岗龙委蛇起伏,形似仙带,星峰清秀,跌断已多。平岗龙性属太阴,平岗龙结穴明堂要平,明堂不可过大,大则空旷,生气不聚,平岗龙结穴也要水口关锁。脉落平原,性属少阴,水多山少,穴要点在有生气会聚的地方。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平原以地高一寸为山,地低一寸为水,龙脉出没之处地势必微微隆起,气脉若隐若现,曲折而行,其形似“草中之蛇”、“灰中之线”。
    平地星辰要眠倒来看,比如木星结地,在高山是坚起木,而在平原就是倒地木。平原以突为奇,平原一堆胜似穷源千仞,平原地的一个小堆相当于大山中的高大山脉。山区结穴以水口为主,平原结穴以明堂为主,不论山区平原,穴内都要藏聚,使生气不受风吹。
    四、寻龙法
    五行之气聚则成形,散则为风。五行之气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先贤通过观察天星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地理的变化和人事的更替,知道地气何处聚,何处散,何处兴,何处废。天、地与人的信息是相通的。先贤们辇风水并非单纯的寻找龙脉,而是观察风水(生气)的轮转,通过观察天星而知道地气的轮转与变化,知道人事的兴衰。民间所说的辇风水是寻找龙脉,再以龙脉寻穴。从龙脉的发源处出发,寻至龙脉的结穴处。寻龙要首先弄清龙脉的行止,看龙脉从何方来,往何处去。龙脉从起祖处出身行度,一定是分牙布爪,辅张前去。龙脉行度以水为分界,每条支龙之间必有随龙分流水界开,形成河流的源头。水从何处来,气从何处来,水往何处去,气也往何处去。如水从西向东流,则地气也自西向东行;水从北向南流,地气也自北向南去。龙脉靠流水来分界,地气遇界水会停蓄,山水交会的地方就是地气止聚之处。
    寻龙要知道龙脉是死气还是生气,如龙身直硬无变化为死气,如龙脉曲曲活动、转换、过峡则为有生气,如图2。真龙行度必多起伏,多转折,多过峡,多束气,多缠护。

 

图2

    龙脉在行度过程中会分支分杈,根据分支的不同龙脉又有格局的分别,古人将几种不同的龙脉格局形象的比喻为梧桐枝、芍药枝、杨柳枝三等。
    第一等行龙:龙脉的分枝形似梧桐枝,主脉在中间行度,两边支龙匀停对称抽出,缠护主脉。如图3
    第二等行龙:龙脉的分枝形似芍药枝,主脉在中间行度,两边支龙不对称抽出,缠护主脉。如图3
    第三等行龙:龙脉的分枝形似杨柳枝,主龙脉两边一边有支龙抽出,另一边无支龙抽出。如图3


图3

    龙脉在行度的过程中会有高低、大小等形状的变化,这些变化从形态上讲是尖、圆、曲、直、方等形状的变化,从五行上讲是相对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的变化,从天星上讲是对应于贪狼、廉贞、巨门、武曲、文曲等星体的变化,这种峦头五行及形象的变化在龙脉的行度过程中称为龙脉的转换。在龙脉行度的过程中或龙脉结穴的地方,有时近处的几种星体组合在一起很象一些鸟、兽或其他物体的形象,如象龙形、虎形、牛形、凤形、鱼形、莲花形、旗形等,古人形象地将这些具有一定形状的地比喻成龙地、虎地、牛地、凤地、鳖地、鱼地、莲花地、荷叶地、蜈蚣地、旗地、轿地、船地等等。如图4

 
     
     
图4

 

    真龙在行度的过程中多过峡束气。龙脉过峡束气是脱卸煞气,脱去老壳,收聚生气的过程,所以龙脉过峡后多开帐。脉不过峡煞气不脱,脉不束气生气不聚。在龙脉的转折处、过峡处、束气处往往会被人误认为开窝结穴,主龙的缠护、迎送之砂会被误认为是穴地的龙虎砂,这实际上是大龙脉身上的过气,并不是开窝结穴。然而大龙脉在转折处、过峡处、束气处也往往会抛下一此小穴,应仔细辨别。这些地方若结穴,一定要合穴法,要结咽束气后起穴星,脉气要融和,穴场上有分水,下有合水,穴旁微茫水要流入穴前合襟(小明堂)处,左右二砂要环抱于穴前。根据穴地的大小和结穴的类型不同,外堂水有到堂的,有不到堂的。如外水到堂,水从左流向右,要右边砂长出勒转为案,横拦于穴前收水;水从右流向左,要左边砂长出勒转作案,横拦于穴前收水。如内堂之水往左,外堂之水就往右,内堂之水往右,外堂之水就往左,穴场有以上砂水佐证才是结地。如在龙脉转折处虽开窝,但龙不起顶,前不脱卸,又无落脉,虾须、合襟、明堂、案山件件全无,虽弯抱却又斜侧,仔细看去,上重下轻,面前虽有山但相隔较远,或案山走窜,用来作案无情,这样的地方一定不会融结穴场。
    龙分顺龙逆龙。就龙本身而言都是顺行的,龙往东行,本身随龙水也往东行;龙往西行,本身随龙水也往西行。龙脉的顺逆是相对于大龙和送龙大水而言的,顺行龙脉随水而下,到结穴时有顺结的,有横结的,也有翻身逆结的。逆行龙脉也多逆水结穴,由大龙分出枝脚,翻身逆水而上,结咽束气,临局水绕开面,结于随龙水与大水会合处。
    龙脉不论顺逆,真穴都结于众水汇聚的一面,绝无结在水分处的说法,有的书上认为逆龙是龙脉逆水而上,行至水分处结穴,这是完全错误的。即使是龙脉翻身逆势结穴,穴也是结于水会处(骑龙除外),本穴局的水口也应在穴前或两侧。
    五、龙脉过峡
     龙势绵延而来,必穿帐过峡,过峡是指龙脉穿越低平之处,或为山谷,或为荒原,或为平田,或为沼泽。龙脉过峡处如起节泡,称为结咽,就象人的咽喉是人体的气息通道一样,如图5,因此,龙脉过峡处不得被锄断,不得受风吹,古人常常把龙脉过峡的形状比喻成“鹤膝”与“蜂腰”。“蜂腰”是指龙脉过峡处的形状象黄蜂的腰一样短一样细,峡两边的护卫之砂又象似黄蜂的翅膀护卫蜂腰一样护卫着峡脉,如图5。“鹤膝”是指龙脉过峡处的形状象鹤的长腿一样细长,在细长的中间又起有节泡,如图5。如龙脉过峡处太长,中间又不生节泡,说明龙脉气缓力弱,生气不足,龙脉经过峡处脱胎换骨后,又会形成新的体局。


图5(龙脉过峡图)

    龙脉过峡各式各样,有从正中间过的,有从一侧过的,有从两侧过的,有长过的,有短过的,有来脉大过峡后小的,有来脉小过峡后开帐变大的。龙脉过峡处最要紧的是左右要有脉护卫,使过峡处不受风吹。过峡处宜短不宜长,长则力缓;宜细不宜宽,宽则力散。寻龙要善于辨别龙脉过峡的情景,一般情况下,龙脉从中间过峡,结穴时地气也从中间入穴;龙脉从一边过峡,结穴时地气也从一边入穴。
    龙脉过峡,结咽束气,是龙脉脱卸煞气的时候,龙脉过峡后脱去老壳,必复起秀丽星峰,峡前峡后两边溜下枝脚,铺张前去成为缠护之龙,这是龙脉旺气舒发的象征,见龙脉铺张前去,即知龙气生旺。正龙在行度的过程中多不起特别高大的星峰(歇形脉体除外),生出特大高峰的往往是正龙的支龙,是缠护主龙的卫士,高高耸起,护卫主龙不受风吹。
    六、龙脉过峡天机
    峡是龙脉行度过程中跌断而形成的,辨别峡脉的情况,对于审龙定穴具有一定的意义。龙脉的贵贱,落穴的吉凶,都可以从峡脉中分别。
    龙欲结穴,必先跌断过峡,结咽束气,以养成胎,然后顿起星体,融结穴场。峡脉是龙脉的枢纽,造化的胚胎,胎为人体有贵贱,脉为龙体有吉凶,须仔细分辨,不可毫厘有差。从父母山束气跌断至峦头一节脉为峡脉,从峦头之下到穴场之后又有一条融结生气,看似草中蛇、灰中线,此为穴脉,看这两处的地脉情形,就可以判断龙穴的贵贱与吉凶。
    龙脉过峡以从中间过者为上等,从左右过次之。龙脉过峡处要秀嫩,龙大脉宜大,龙小脉宜小,要大小相称。龙脉过峡要有迎有送,夹从护卫要周密,分水要明白,不能被风吹水劫。如无迎送与护卫之脉,峡脉被风吹或被水横过主凶。龙脉过峡的格局各不相同,有成平地过的,有成高山过的,有成池湖过的,有正过的,有侧过的,有横过的,有长过的,有短过的等等,如图5。龙脉过峡的格局不同,对峡脉的要求也不一样,如峡脉高过要不受风吹,平过要不伤气(须防水劫),成池湖过的要脉从中穿,成断过的要界水分明(不使水流过),长过的中间要生节泡,短过的要无粗废之脉。凡脉过峡处见池湖聚水为一等。
    辨别峦头前一节峡脉可以预见结穴的情况,若峡脉侧过结穴也多侧结,峡脉横过结穴也多是横结(或结回龙顾祖穴),如龙脉过峡前后两星左右枝脚相交,叫双迎双送峡,多结正穴。凡过峡处两砂或左长右短,或右长左短,或左有右无,或右有左无,或一边生一边死,结穴的情况也是一样。峡脉小则气清,风吹易散,要护砂遮脉不漏贼风。若左边缺了缠护之砂,被风吹了左边,应长房败绝;若右边缺了缠护之砂,被风吹了右边,应三房败绝;二房属脉中,脉即小巧,被风吹了一边,也会损伤中间之气。如峡脉左右缠护周密,不受风吹,则成蜂腰吉格,主大富贵。
    过峡脉体不宜太长,太长则力缓而死,如峡脉过长,须长脉之中有节泡引过。此节泡为旺气所发,结泡不宜太大,要圆净小巧,端正清奇。过峡脉中只生有一个节泡的为上格,如节泡多,则成为串龙,就不是真正的鹤膝形状了,反成为凶脉,不能使用。“鹤膝”形状的脉长而生泡,最怕风吹,如缠护周密,必主大富大贵。若节泡偏于脉的左边,应长房先发,偏于脉的右边应三房先发,如不偏不倚,先发二房,次及长房、三房。然而脉贵龙不贵,富贵难以长久,所以,一定要近脉前后两星顿起,断而复顿,以绩脉气,方成贵龙体格。若脉懒坦过绩,是气弱无力的象征,即使脉形合格,缠护无缺,也只能出富豪而已,不出大贵。
    如果象“蜂腰”一样的峡脉形体较小巧,小巧的脉中又生一细微突泡在中间继过,两头过接之龙合格,左右送脉分明,护砂紧固,就形成了蜂腰、鹤膝一体脉,此脉福力完全,富贵最大。大抵过峡之脉宜短小,不宜长大,如脉长大又无缠护,穴虽好,但传代到此,终必败绝。过脉宜短夹,如藕断丝连,则气旺力重,左右护送之脉以顺抱向前为吉,若缠护至穴前交会,为雌雄交度,更为吉利,如左右送脉及砂水反扭向后,称为劫龙,不吉。
    “鹤膝”之脉根据膝泡的形状不同可以区分为金、木、火、土、水五种。如鹤膝的形状象金棱,横于跌断的脉上,称为蛾眉金星,脉要小巧端正,不偏倚不歪斜,圆净光润方为合格。两砂缠护要周密,脉体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传代至此,多主出女贵,或因女出贵,并出操持有德之妇。
    如跌断过脉之中微起一横木星,象横放的玉尺一样,称为玉尺脉。脉要小巧端正,不歪不斜,光华清秀,方为合格,切忌一头大一头小,或一头高一头低,不成贵体。玉尺前后的脉体要短夹,缠护要周密,若格真无破,为极贵之体,有三台八座之尊,贵压廷僚。
    如跌断过峡脉体的中间顿起一个小尖堆(平原地区眠倒来看),为火颈过脉,如接脉峦头顿起方正土星融结穴场,则为火土相生,气力更旺,主人财两发,武贵巨富;如接脉峦头的形状为金星,则为火来克金,主凶祸及血光之灾;如接脉峦头的形状为水星,则水火相刑,多生奸盗之辈。火颈脉多属杀气,利武贵,有权威,但不可轻用,宜与峦头相生化气为吉,也要左右缠护周密,不受风吹。
    如跌断过峡的脉体中微起一方正土堆,形似土星,为土颈过脉。脉要小巧,清奇端正,缠护周密,不被风吹,方为合格,忌坑陷、歪斜,不成贵体。土颈过脉主富。
    大凡过峡脉体平坦者为阳,覆脊者为阴。如平多而覆少,是为阳中有阴,前去穴场融结成乳突形状的穴。如覆多而坦少,是为阴中有阳,前去穴场融结成窝钳形状的穴。此是阴阳二气交感之理,造化生成之机。如果峡脉是纯阴纯阳就会不生不长,也就没有生长化育之道。
    七、平原地区龙脉的看法
    龙脉在山区较易观察,脉落平原,闪踪隐迹,难以辨认。脉落平原,看似一马平川,虽无秀丽耸拨的高峰,如若仔细辨别,也会发现有隐隐隆隆,仿佛高低,依稀厚薄。说起风水,一般人会认为山环水绕便是佳境,认为平原地区无山,不会有什么风水。其实,平原地区以地高一寸为山,地低一寸为水。有人会有疑问,高一寸便可指为山吗?是的,只要地下有生气存在,地高一寸便可为山。平原地高一尺似高山千尺,地高三尺胜高山万仞。龙落平原,煞气脱尽,真气凝结,福力更大,更平稳,更悠久。从阴阳理论上讲,高山龙为老阴,平岗龙为太阴,平原龙为少阴,少阴的生气和生命力一定会大于老阴和太阴,因此平原风水与山区风水也不辨自别,平原地不仅有风水,而且平原风水胜过山区风水,只是平原风水难寻而已。
    龙脉跌落平原,有时也会微作堆阜断继而行,要学会在断处察其续,在续处察其断,如遇到有稍微润大的土堆,一定会有肩翼帐幔分出,至龙脉结穴处必微微涌起,结成窝钳的形状,成窝穴或钳穴。窝钳宜平,宜浅,开口不可太大,如窝钳铺展太大,则中间需要再起微突微乳,变成乳穴或突穴,否则气散不聚。
    平原水乡,龙脉来去难辨,可以水流辨别龙脉,通过水的分合及流向来确认地气的行止,这是最为简便而又直观的方法。龙脉行度,两旁必有界水跟随,百里来龙有百里界水,十里来龙有十里界水。不论来龙长短,龙脉到头结穴时左右必有两股小水兜拱,以界送气脉入穴,穴前必有小明堂,左右随龙水送至局前交互,穴前有朝案砂和横栏水弯环向穴,四周护卫之砂回头驻扎,向穴有情。穴前明堂平正,不易低旷,水口要交锁,不见水流去,穴前有兜收(穴前水聚即是兜收),穴后有托送(穴后水来即是托送),这是平原水乡龙脉自然的结穴方法。
    平原地区虽一望无山,但也有高地、平地和洼地的区别。平原龙脉有高地连绵盘绕结地的;有墩阜连线忽起忽伏结地的;有圹坂田中微微高低界水,其脉如丝如线盘旋结地的;有平田平地,无高处可寻,水道环绕收束地气结地的。无论哪种结作方法,都要先观察水流的来去(即地脉的来去),水汇的方位(即地气朝拱的方位),然后才能确定。在平原地区另有一种圩头或墩阜结穴的情况,四面为平湖或洼地,中间起墩阜或圩头,此是煞气脱尽,吉气涌起的象征,大多结穴,但要求穴内藏风,四围有缠护,穴内见不到四外的大水,方能成为贵格。
    平原地脉有顺行的有逆行的,结穴也有顺结的有横结的有逆结的,结作方法和山龙大同小异。
    八、干龙
    主干龙发祖皆出自名山大川,山中气机旺盛,云雾撩绕。主干龙行度常跨省连市,绵延数千里,如主干龙发出的较大枝干蜿蜒千百里,行布一方,也可称为大干龙。主干龙身上多不起高大星峰,起高峰的山多是干龙的护从山脉。干龙行度都有大江、大河夹从,有时离河较远,有时随河而行。大龙跌断,一去十余里或数十里远,或穿田渡水,或藕断丝连,或抛踪闪迹,跌断后又忽起高山,牵连而行,行而又断,连绵而去。干龙结作多为怪穴,或遇穴结高山,或遇穴结石间,或者形成骑龙,或者房分不均,有吉有凶。干龙结作皆是天然形成,造化无全功,不可求龙穴十全十美,更不可以小嫌而弃干龙真穴。干龙行度过程中有时抛下枝脚,过峡束气后一节即结穴,此穴不拘远近,因于干龙同祖,气脉宏大,结穴之后必多余气兜收,大水被余气隔在远处,穴不抛头露面,所以此等穴极贵。
    主干龙在行度的过程中过峡束气,过峡束气后又重新起顶,从顶部分出数条大支龙,这些大支龙可称为小干龙,小干龙多顿起高大星峰,自此离祖下殿,迢迢行度而去。小干龙的长度从数百里到百余里不等,小干龙分枝辟脉较多,干中有枝,枝中有干。小干龙到头多融结阳基,结地的大小根据龙气的旺衰也不一样,大的可结都会,中的结市县,小的结镇村。
    九、支龙
    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注重干龙,轻视支龙,认为干龙力量大,结地大,支龙力量小,结地小。干龙虽然好,但干龙必定少,而且干龙也很少结作阴穴。论地只可以真为本,以聚为要,不可拘其大小。气虽旺,散而不聚不可用,气虽薄,只要聚结也可用。大地难求,小地易得,积少而可以成多,积小而可以成大。
    支龙也有大小之别,有支中干,有支中支,有支中梢。支龙行度多起伏、多跌断,左抛右闪,带仓带库。凡支龙结穴多在将尽未尽处,穴后一节山或束气结咽,或跌断为峡,然后顿起穴星结穴。穴四周的送、迎、托山重重,下手砂有力。如支龙贵重,也会结大富大贵之地,穴场会有印、蛇、楼台、旗鼓、华表、朝案等砂作为佐证。
    小支龙是支中之支,离祖不过三四节,远者十数里,近者数里。小支龙结穴也要结咽束气,束气处要不受风吹,不犯劫煞,龙脉有起伏,有夹送,穴地龙虎、应案、堂气、水城、下砂、门户都要合法度,这样才是真结,也主富贵。小支龙结穴紧巧,所以发福很快,只是龙脉短小,后劲不足,虽富贵却不长久,少则发一、二代,多则发三、五代。
    十、龙脉贵贱
    龙脉的贵贱可以从祖山和父母山上观察,祖山要耸拨、秀丽,要起龙楼宝殿、御屏廉幕,龙脉离祖时要开帐穿心正出,不偏不斜,有迎有送,龙脉行度要多转折,多起伏,多跌断过峡。然而,善辨地理者从龙脉的结穴处就可以看出来龙的贵贱,不必寻往祖山。穴贵脉自贵,凡贵穴,穴前必多朝拜之砂,前有迎,后有托,左右有侍有卫,穴前秀水朝堂,奇砂罗列,堂局端正,气脉专注而不散乱,水口华表、捍门待立,此知穴而可以知脉。
    十一、龙脉偏正
    从祖山分出的龙脉往往有数条之多,在数条支龙之间有正龙有偏龙,要区别龙脉的偏正可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综合起来判断。1、从龙脉的大小、高低、长短来判断,如众支龙皆小,则特大的一支为正龙;如众支龙皆大,则特小的一支为正龙;如众支龙皆短,则较长的一支为正龙;如众支龙皆长,则较短的一支为正龙;如众支龙皆高,则较低的一支为正龙;如众支龙皆低,则较高的一支为正龙。总之以特为正,以大小、高低、长短与众不同的一支为正龙,再结合朝应、缠护及有情无情来判断。2、以脉离祖出身行度时居于正中、星体特异、缠护周密者为正龙,如龙禀气正,出身也正,龙禀气偏,出脉行度也偏。3、以多断多伏者为正龙,少断少伏者为偏龙。正龙行度一定会多屈曲起伏,多跌断,多过峡。
    十二、龙老嫩生死
    龙有老嫩生死之别,龙脉高大粗陋,未经脱卸者为老,龙脉脱卸后抽出小巧、清秀、细嫩的新脉为嫩,且脱卸越多越秀嫩。龙脉到头不脱卸者为亢龙,亢龙尽处必被风吹水劫,为死气、煞气,不会结地。龙又有生死之别,龙以粗蠢、直硬、孤陋为死,以屈曲、起伏、润泽、秀丽为生。有时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改变了地形地貌,地脉也会有聚散的变化。如龙脉被开凿挖断后,有的地方地气会散失,而有的地方地气会聚结。龙脉结穴多在有生气聚集的嫩枝上,而不在形容枯槁的老枝上。
    十三、少祖山
    寻龙要看其龙脉来自何方,祖山在何处,如祖山耸拨高贵,则子孙也贵。然而,龙脉辞楼下殿,迢迢行度,涉涉远隔,很难寻找到它的出处,所以寻龙首当寻少祖山,即相对于穴星的主山。凡龙脉行度稍长,离祖较远,到即将结穴时忽起高大星体即为少祖山。龙脉从少祖山下来一节至三、四节结穴的为上格,如过十节八节之外则力轻气弱,结穴无力,必须再起少祖山方可。穴必以离少祖山近者为贵,一节即入穴,力大福大。大凡好地必有近穴少祖山,少祖山要有气势,或成三台、宝盖、玉屏,或成冲天木、涨天水等贵格。若少祖山欹斜不正,孤露破碎,纵有穴场堂局也主不吉。
    平岗龙多委蛇而来,若行度起伏屈曲,就不必拘其必有少祖山方成大地,只要将入穴处二、三节内跌断过峡,结咽束气,夹从合格,不犯劫杀,不受风吹,即同有少祖山看。若平岗龙无起伏,或伏不能起,起不能伏,则为无力。平原龙脉也是一样,必于穴星后有断伏为要,断伏处须分水明白,束气入首处或如蛛丝马迹,或如藕断丝连,或如草中蛇,灰中线等。束气后生气才能会聚,穴场得气之聚处方是真融结,否则生气散漫。
    十四、龙脉结穴入首要论
    凡龙脉结穴,皆以入首一、二节脉最为重要,因为入首一、二节脉最关穴地的吉凶祸福,应仔细辨别。如果入首处脉体起伏顿踊,星体秀丽,支脚随身,走闪活动,开帐穿心,随身支脉起峰峦如仓库、旗鼓、天马、金箱玉印、武库等,夹送支脚皆向我、迎我、亲我、为我所用,此为大贵龙,发福久远。若近穴数节山体无吉星,脉气懒散、怯弱,或成死硬臃肿,粗恶直长,或无枝脚,或边有边无,或成退龙、逆龙、病龙、杀龙等种种凶格,则必无真结,即使龙虎、明堂、朝案、水城件件皆美,然而坐下无气,或虽有气而为煞气,这样的地方也不可用,因为龙脉入首一、二节为穴地气脉生生化育之地,最为重要,生化之气既凶,穴不可葬,葬后必败。如果穴星一、二节合吉格,以后至少祖俱犯凶星,只要凶气不入穴可以用,此为祖贱孙贵,也可有三、五代的福气,造化无全功,无论龙和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做任何事都很难求得十全十美。
    十五、论龙三落
    龙脉在行度的过程中落脉结穴有先有后,有出身不久就落脉结穴的,有行度到中途落脉结穴的,有行到将尽处结穴的。在地理风水学中,分别把它们称为初落龙、中落龙和末落龙。
    初落龙:龙脉出身离祖不远即分脉横落,过峡束气,起星开局结穴。初落龙与祖同宗,局势借主龙之势,穴要四围砂重,局势完整。
    中落龙:真龙迢迢行度,去祖已远,大顿小伏,中间忽分一枝走闪,另起高山为少祖,自少祖下开帐过峡,或三、五节又过咽束气,开局融结,其大龙自作势远去。中落龙结穴自开一穴局,朝迎山拜于前,分枝山帐于后,分出之山多为我用,或作城廓,或作下砂水口。
    末落龙:龙脉自祖山发下,迢迢行度,山势将尽,与送龙大水相交于将尽未尽之处,起高山为少祖,自少祖以下开帐、降势、过咽束气,起星结穴。穴前或临江河,或临湖泽,或外洋朝拱,或下山一臂关收,或翻身逆张,或脱落平洋而作平地之穴,远山远水朝应。所谓末落即尽龙,大尽龙结穴也不在山穷水尽处,有余气方是大龙末落之格,山穷水尽处多是大龙余气。
    十六、中国龙脉
    五行之气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峙而成为山岗,阜散而落为平原,山川的流峙也是气的流蓄。平原地脉是由岗龙分布四维而形成,所以察看岗阜龙脉的去向就可以知道平原地脉的发源。
    中国龙脉大多起自青藏高原的昆仑山,昆仑山为天下龙脉之祖,它分支布干,八方而行。昆仑东北出角为艮龙,东南出角为巽龙,西南出角为坤龙,西北出角为乾龙,正东一条为震龙,正南一条为离龙,正西一条为兑龙,正北一条为坎龙。昆仑分出的干龙有艮、震、巽三条入中国,成为中国龙脉的大宗大干。巽龙出身行度,向东入海,结帝王之都,三起蛟龙之地147处,水穴36处,产忠贞,育英才,出圣君贤相之地720穴,聚精拨秀,为卿士大夫之地不计其数。艮龙出身行度,向东入海,结帝王之都,一起蛟龙之地72处,顶穴18处,产圣人及出贤人良相之地507穴,为卿士大夫之地不计其数。震龙出身行度向东,于伊、洛、厘涧之交结帝王之都,三起蛟龙之地24处,产圣君贤相之地505穴,其间钟气发秀,为卿士大夫贤士之地比艮巽龙脉更多。
    黄河、长江为中国龙脉的送龙大水,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东麓,左边是艮寅行龙,右边是甲卯行龙,向东曲折而流,至河套地区出峡,过山西右臂向东,经河南向东南而流,左纡徐州东北入海(现黄河改道,自河南兰考东坝头向东北入海)。黄河的西北是丑艮行龙,属坤申方来气,晋东至河北(黄河以北)这些地方多坤申方位结穴,少离、巽、艮、震穴(如有离、巽、艮、震穴,应为支龙翻身逆势所结,然而,因这些地方气散而顺,所以逆势结穴十有九空)。
    昆仑丑艮行龙为坤申之气入首,水多东流。山西、河北及京津地区为坤气腰落,山东为坤气尽龙。昆仑丑艮落脉直连无曲折,河北(黄河以北)气散不收,所以民多直鲁,性情刚烈,风气强劲,少奸诈,民不恋业,家境不富,官无三代,然而长产圣贤,为文章之祖,育英才,为一时之盛,女子美貌而多无职业,这些都是由于地理的因素而造成的。
    长江发源于各拉丹冬山,左边是震龙,右边是巽龙。昆仑巽巳行龙经青海、西藏入云南,形成云贵高原,从云贵高原分枝三派,右股出云南东南,到广西、广东、海南。中股经武陵山到长江,为荆襄的右壁。右股经乌蒙山、大娄山到长江,作成都、重庆的右壁。主龙经苗岭到南岭,其间分枝辟脉,一枝经雪峰山作长沙之左壁,一枝向漓江东南到广东的西北,一枝经罗霄山、幕阜山,到庐山,结九江。主龙过南岭后,经大庾岭、油山到南平,于南平复分西南一枝,经回龙、吕田、同和、至白云山结广州。主龙在粤、闽、赣交界处复起武夷山脉。武夷山向南一枝经罗浮,到南岭又分东西两枝,东一枝到潮州、汕头,西一枝到深圳、香港。武夷山东南分三枝入福建,西北分一枝入江西,经小松、东坡、陶沙,结南昌。武夷东北分枝入浙江,一条到温州,一条经仙霞岭到浙东后入海。巽龙主脉过枫岭关后脱卸为离龙入首,逶迤向北,经蒿峰山、玉京峰,到黄山、天目山一线复起高大秀丽星峰,巽龙经脱卸过峡后,到此钟气发秀,成为苏、杭、宁、沪诸龙脉的祖山。
天目山以甲卯行龙为总气入首,向北一枝沿浙皖、苏皖边界北上,经上兴到句容起少祖山,逆水而上,向西到紫金山结帝都南京。从句容分一枝沿江东行,隐隐隆隆,经丹阳、常州、洋山、金山、狮头到太仓,北边是大江,南边是太湖,中间一脉绵延横亘,抵达吴淞、江口而止。天目东枝至杭州左回右抱,与武夷山东北枝脉合气结钱塘。一枝经杭州分出,沿钱江分枝向东北曲折而行,进入海宁、海盐,经奉贤、浦东,到吴松、江口而止。天目中枝经湖州过峡束气,经太湖向东,结上海。
    巽龙行度分枝辟脉,逆行顺行各有所终,此脉东部地多离龙,脉多红黄。云南的水流自北向南,地多坎、艮、乾龙。广东界地多坤、艮、兑、乾龙,东部为巽、震、艮、坎受气。江西东部巽、震气交。福建南部坤申得气,北部则兑、亥、坎气成胎。南京得南离之气尽,逆收长江之水,上海为巽龙之大尽,形成东方一大都会。
    巽龙自昆仑东南出脉,为乾亥行龙,且巽宫之气暖而风和,亥木得之则生意条畅,枝叶茂盛,气愈和而散漫。南方之人散而不聚,不眠教化,然多洞穴,水从穴行,人反奸淫,同域异音,语言不辩。南岭东北至长江以南气和平而教化行,风得美,行文书。惟广西、云南、福建三省气多背逆,穴地出水,民风顽,不知礼,龙蛇出没,民多病疫,语不通音。
    珠江三角洲、韩江下游、湘江、赣江、太湖、钱江为巽龙发秀之地。
    昆仑震龙起自昆仑山东部,从昆仑山口出首,落脉起帐,经巴颜喀拉山,到松潘、岷山,分一枝沿岷江南下,经大雪山、九顶山、都江堰,结成都,右边有主脉分枝邛崃山、大雪山作成都右壁。震龙主脉逶蛇东进,经巴西、郎木寺、岷县,从岷县分一枝向东北,分枝辟脉,落于渭河流域,作西安之朝卫。主脉经麦积山到太白,分东南一枝到大巴山,成为四川盆地及成都的左臂,众川江(枝脉)大水口聚结于重庆。
    震龙主脉于陕西南部顿起祖山为秦岭,其间太白、首阳、终南、西岳华山等山多耸拨峻秀,云气撩绕,成为中原龙脉的尊贵祖山。终南山北枝脉离祖下殿,只一节即结帝都西安。东北一枝经华山向东,过崤山、渑池、义马,结帝都洛阳。震龙主脉经永丰、三要,分枝辟脉,在豫西形成左中右三枝,主脉秀气跌落于淮北平原,形成数条秀龙(头枕大别,身在颍州,尾在河南),左右两大枝干合抱淮北平原于皖东北淮河出口处。左右两大枝干中,东北一枝过峡束气,到中岳嵩山起顶,沿黄河东南而行,结郑州、开封、商丘,余气落于洪泽湖。东南一枝经方城、桐柏山、鸡公山,到大别山复起祖山,其间从鸡公山过峡束气,分枝向南结汉口。大别山主枝脉转向东北而行,跌落为江淮丘岭,经张家店、山南馆结合肥。从合肥分一枝向东北,于合肥东北跌伏后分三枝而行。一枝向东而行,坐镇南京大水口;一枝向东北,到达洪泽湖,其间分一枝向东跌伏而行,结扬州;一枝向北起大顶山。震龙余气散落于江苏中部。
    四川盆地、渭河、江汉、淮河为震龙发秀之地,其中,豫东至颍、亳为震龙正气所钟。震龙落脉为江河之中柱,其龙独尊,其气独正,民安物阜,文士萃出,风气正直,民无奸诈,上下从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