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第一课|学习西方哲学你应该注意这些问题(转贴)

 無情360 2018-10-03

博雅好书 今天


★编者按★

      北大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有两本教科书是万千学子心目中口碑佳作——《西方哲学简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这两本教材篇幅不大,凝练概括了从古到今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由于其化繁为简的风格而被不少学校用作教材或参考书,从2001年到现在已重印数十次次。令人遗憾的是,读者只看到其中简明的论述和结论,而看不到被省略了的复杂背景知识和问题,往往忽视这套学术性教科书的思想力度。赵敦华教授曾专门撰文,阐述'简'是如何从'繁'中化出的

      值此开学之际,博雅君特整理文中的要点,分两期刊发,本期关注古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为各位书友新的一轮学习助力加油!

古希腊哲学的问题域


1.'本原'的意义    

        '本原'(arche)原是赫西俄德《神谱》中的术语,亚里士多德用它来概括最早一批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是为了给自己的'质料因'找一个历史根源,比如,他说泰勒斯因为观察到种子生长的潮湿环境而得出'水是万物本原'的结论。受亚里士多德影响,西方学者一般把早期哲学中的'水'、'气'、'火'当作'原材料'(urstoff)。恩格斯也接受了这一说法,泰勒斯认为'水'是'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按照这一教导,我们过去在希腊哲学的开始处寻找'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而忽视了西方学术界的另一种意见:伯耐特、契尼斯等人指出,最早哲学家根本没有'本原'概念,亚里士多德犯了混淆时代的错误。    

       我以为,这两种意见都试图割断希腊哲学和神话的联系,前者企图把哲学的'本原'解释为'元素'这一科学萌芽,后者则从根本上否认'本原'这一神话术语对哲学起源的意义。我不同意这两种意见,认为可以、而且应当用'本原'概括早期希腊哲学的中心思想,但'本原'的意义主要不是'原材料'或'元素'。《新编》和《简史》都明确区分了'本原'的两层意义:最早哲学的'水'、'气'、'火'指本原状态,万物从中分化,又回归于它;稍后一些哲学家的'水、气、火、土'则是构成万物的'根'或'元素'。前者是从整体到部分的分化,后者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构造,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宇宙生成论。我还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角度说明,中西哲学都起源于混沌分化的宇宙生成论或'大化论',以及探讨事物循环往复规律的本体论或'本根论'。    

希腊神话众神图

2.逻辑的起源    

       我不同意把赫拉克利特和老子看做辩证法的始祖。赫拉克利特的'既是……又不是……'的表达方式与'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宇宙观相适应,正如老子'正言若反'是为了表达'道者反之动'一样,这种表达方式不是辩证法,而表达了前逻辑的思维方式。但中西哲学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根本差异:希腊人用'是'作判断系词,'既是A又不是A'是明显的矛盾,而古汉语没有系词,'难易相成,高下相盈'这样的句子没有矛盾。    

       针对赫拉克利特的表达矛盾,巴门尼德提出了'是者为是,不是者为不是'的论辩。按照我的解释,这个被西方学者搞得很繁琐的论证不过表达了矛盾律。巴门尼德的贡献是利用了'是'与'存在'的语义学联系,把哲学思考的对象固定为确定的'存在'(tobe),而不是变动不居的'生成'(comingtobe)。    

      我的结论是,形式逻辑体系并没有先天必然性,它起源于系词'是'也表示'存在'这一印欧语言的特殊用法,针对赫拉克利特的宇宙观所产生的表述上的矛盾,由于巴门尼德论辩的影响而最终被亚里士多德所确立。我们要对逻辑和形而上学的联系作历史的、经验的发生学考察,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古代没有逻辑体系,因而不可能有形而上学思想。    

   

3.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线索    

  卡普斯顿的《哲学史》明确指出,'一'与'多'、'静'与'动'两对矛盾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线索,但他没有说明这四个范畴有无交叉关系。柏拉图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同异、交叉关系。(《智者篇》,237a-258d)我把范畴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得到以下的四方图。可以自信地说,我现在还没有看到比这一图式更简明、更有解释力的概括方式。    

 

四方图

4.柏拉图哲学的连贯性    

       研究者一般同意把柏拉图思想分早、中、晚三期,但在哪些对话属于哪一期的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巴门尼德篇》被认为是从中期向晚期转变的枢纽,陈康为此写了详细的注释。弗拉斯托斯对柏拉图思想转变的原因的解释是,《巴门尼德篇》借巴门尼德之口,指出了柏拉图型相论不可解决的逻辑矛盾,晚期柏拉图于是放弃型相论,另辟蹊径。这一解释引起旷日持久的争论。    

       参考争论各家意见,我同意泰勒所说,《巴门尼德篇》的主题既不是自我批评,也不是什么概念'游戏',而是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对型相论加以辩护。本篇上半部分说明,'老巴门尼德'对型相论的批评建立在'是者为一'的逻辑基础之上,下半部分则用'是''一'和'它者'组成的8个假言判断说明,巴门尼德的逻辑将会导致自我否定的结果。    

       我的工作是说明《巴门尼德篇》与柏拉图随后对话的关系:前者是归谬法的反驳,后者从正面解决型相论面临的困难。《智者篇》用'通种论'说明,'分有'不是部分分割整体,而是概念之间相容、交叉或不相容的逻辑关系,'两分法'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型相'与可感事物的联系,《菲布利篇》解决了无理数的'数学型相'问题,《蒂迈欧篇》用'造物主'按照'数学型相'的创造给出了'模仿说'的实在论意义。这些解释以《巴门尼德篇》的问题为起点,贯通了柏拉图中期和后期思想。众人虽然不见得都会接受我的这种解释,但至少不能否认这是一以贯之、持之有故的一家之言。    

   

巴门尼德

5.《理想国》的现代意义    

       '二战'前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成为争论焦点,波普尔把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与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捆绑一起批判,利奥·斯特劳斯颠覆了波普尔的解释,认为《理想国》的主题不是赞美理想国,而是用苏格拉底的反讽和'装糊涂'(dissimulation)的方法,解构了关于'美好国家'的理想。    

       这两种解释都是我所不能同意的。我认为柏拉图批评雅典民主制的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但关键问题是:他为什么批评民主制?如何批评民主制?他的批评是否有现代意义?按我的解释,柏拉图批评打中了雅典民主制的三个要害:无节制的自由、大多数人的统治以及导致僭主制的结局。'哲学家王'是根除这些弊病的政治设计,其实际意义是,由知识和智慧的公共导师塑造全体公民的灵魂,实行精英政治,《法篇》还提出了防止统治者腐败的法治思想。如此理解的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不但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走势,而且对防止民粹主义和极权主义这两个极端,也有现实意义。    

   

6.'是'的三个并列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哲学史家的噩梦,'说不清、理还乱'的思想泥潭。我的处理方式是择其要者而梳理之,这个要者即'是'的意义。研究者都接受了欧文关于'是'有一个中心意义的观点,但这并没有解决问题,亚里士多德有两个术语:'是这一个'(todeti)和'是其所是'(tiestin),两者都可被解释为'是'的中心意义,由此又出现了'两个第一实体'的说法,在国内外风靡一时。           我从系词三个逻辑功能入手说明'是'的意义:连接主谓功能对应于实体和属性的区分,指称个体功能对应于个别实体,定义功能对应于本质。正如系词的三个逻辑功能同等重要,'是'的这三个意义并行不悖,不能说'是'有某一个'中心意义'。问题并不在于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学说是否有矛盾,而在于本质究竟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正是这个问题才造成了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实在论与唯名论的形而上学旷世之争。    

   

7.普罗提诺的思想特征    

       我在台湾出版的《柏罗丁》是汉语学术界第一本研究普罗提诺的专著,但在大陆影响不大。我在本书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普罗提诺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这个问题始于他的学生、《九章集》的编辑者波菲利,他力图调和普罗提诺与亚里士多德关系,最近,L.P.吉尔松延续了波菲利的解释倾向。我在此书中认为,普罗提诺基本立场是柏拉图主义,但他注意在与亚里士多德派和斯多亚派的比较对照中阐述柏拉图主义,因此给人以调和各派哲学的印象。本书依据《九章集》文本,从'三大本体'、'世界图式'、'人的灵魂'和'后世影响'四个方面,具体说明普罗提诺恪守和发展柏拉图思想,批评和修正亚里士多德和斯多亚派的思想特征。    

普罗提诺

中世纪哲学


1.'基督教哲学'的结构    

        '基督教哲学'是一个很成问题的概念,海德格尔说,'基督教哲学'如同'木头铁'(hölzernesEisen,英文译作'圆的方'roundsquare)那样,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1928年,法国著名哲学史家伯里哀(M.E-mileBréhier)否定'基督教哲学'的合法性。新经院哲学的哲学史家吉尔松用信仰与理性的内在关系维护基督教哲学的合理合法性。法国哲学家布隆代尔则说,'天主教哲学'的精神是超越理性限度的超自然的启示。直到最近,还有人喋喋不休地争论有无基督教哲学的问题。    

       我认为,关于基督教哲学的概念之争没有多大意义,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我把'基督教哲学'当作一个理论框架,用以包容那些反对、赞成和超越基督教哲学的各种立场。反对派可以说是理性派,超越派是信仰派,而赞成派是调和派。自基督教诞生后,西方哲学中始终有这三派。在教父时期,信仰派最初表现为原教旨主义,理性派则以诺斯替异端为代表,但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理性辩护主义调和立场最终取得正统地位。在经院哲学诞生时期,理性派和信仰派的斗争表现为辩证法和反辩证法的对立,以安瑟尔谟为代表的辩证神学调和两者,成为正统派。13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传入后,理性派和信仰派表现为拉丁阿维洛伊主义和波那文都主义之间的斗争,调和两派立场的托马斯主义最终取得正统地位。14世纪后的司多脱主义是信仰派,奥康主义是超越派,一直到宗教改革时,它们仍与托马斯主义争论不休。我的这一结构安排可以全面讨论和评价理性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而不管两者关系是否表现为,或是否被承认为基督教哲学。    

   

2.奥古斯丁的政治哲学    

       基督教思想家在讨论哲学问题时都有神学背景,企图把他们的哲学与神学分开是徒劳的。比如,罗素一方面说奥古斯丁是一个神学家,另一方面又说他的时间学说是他的最纯粹的哲学思想,因为他用'主观时间'代替了上帝创造的时间。罗素没有看到,奥古斯丁的'主观'是上帝的心灵,他的时间学说是为创世论服务的。    

       一些天主教和新康德主义的学者用奥古斯丁关于上帝之城的思想强调教权、贬低王权;而新教的一批神学家和自由思想家则用末世论否定上帝之城的政治哲学含义,比如,波勒断定奥古斯丁没有政治哲学,因为他的思想是非政治,甚至是反政治的。他没有看到,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通过对世俗之城起源的历史神学解释,说明了国家的本质、结构和功能等政治哲学的一般问题,还说明了爱心与正义、治理与权威等中世纪政治的特殊问题。奥古斯丁没有简单地把两城等同为教会和国家,但他把神学与政治哲学结合起来,确实埋下王权与教权冲突的理论根源。    

奥古斯丁

3.托马斯主义的承上启下    

       托马斯主义是一庞大体系,人们一般把它处理为中世纪神学和哲学的集大成。我选取的是体现中世纪哲学历史贡献的精华,即上承希腊哲学之余绪、下开近代哲学之先河的观点。比如,希腊人的'质料'是无形状,无规定性的,托马斯发明'能指质料'(mattersignata)的概念表示质料的形体,'质料'概念被赋予广延之后,就转变为近代意义上的'物质'。再如,古希腊哲学中并无与现代西文existence和essence相应的概念,托马斯后来用ens和essentia这两个概念分别表示'是者'(es-se)的'存在'和'本质',并认为上帝的存在是创造活动,因此决定事物的本质。如果用人代替上帝,那么托马斯关于存在与本质的区分就变成了现代存在主义。还比如,亚里士多德用'消极理智'和'积极理智'相互作用解决感性与理智关系,但语焉不详。托马斯深入细致地讨论了感性与理性、记忆与想象、分析与综合以及认识的意向、动力和过程等问题,他的分析一直延续在近代认识论之中。另外,我还说明,托马斯关于理智、意志和欲望关系、自然律、德性、人性等问题的探讨在哲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西方哲学简史》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简史》、《新编》作者:赵敦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